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实践中人们对行政行为违法性的确认存在较为模糊的认识.由于行政主体的多元性及行政行为的多样性,行政行为违法性的确认也存在多种模式.既可由有权机关采用违法确认书或在复议决定书、判决书中直接确认,也可由行政行为被撤销、改变或无效等问接方式确认.不同模式下,行政行为违法性的确认主体、性质、标准、程序等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3.
不可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探究崔巍从具体行政行为和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关系这一角度来分,可以将具体行政行为分为可诉的具体行政行为和不可诉的具体行政行为。一、探究不可诉的具体行政行为的现实意义可诉的具体行政行为与不可诉的具体行政政为是一组矛盾的两个方面,舍去可...  相似文献   

4.
确认行政行为无效诉讼是否适用起诉期限,存在否定说、肯定说和中间说。必须首先厘清上述三说的合理与不合理之处,应将肯定说修正为有限肯定说,即原则上适用起诉期限,对已确认的无效行政行为,法院有权排除期限适用;同时建立适当机制发挥行政自我纠错和过滤功能。其次开展实证研究,探寻三说的现实困境。再次,运用皮尔斯实效主义法学对四说进行法经济学分析,证明有限肯定说具有经济优势。最后,研讨有限肯定说的制度进路:建立原告超期起诉提供证据制度,建立被告处理前置及其责任制度,完善无效行政行为举证责任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5.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54条第2项的规定,人民法院对主要证据不足的具体行政行为,应当判决予以撤销。因此,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应当查清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存在主要证据不足的问题。笔者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论述。一、事实与证据的关系通常意义上所说的“事实”,是指客观上实际存在的情况。很多人将客观事实作为执法机关处理案件的事实,并且认为执法机关应当而且也能够查清客观事实。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唯心的。执法机关处理案件都是某一事情出现后,才开始进行调查处理。在执法机关进行调查取证时,一些案件由于种种原因…  相似文献   

6.
理论界对行政行为的成立、生效、合法、无效等基本概念的界定模糊,导致行政确认判决存在众多问题。确认合法、有效判决违反不告不理原则,且与行政诉讼的目的相背。无效行政行为在立法上的矛盾令实务界陷入两难境地,必须对此加以研究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论行政超越职权及其确认和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行政超越职权及其确认和处理金伟峰一、行政超越职权的涵义在许多国家的行政法中,行政超越职权(简称超越职权或越权)作为法院撤销行政行为的理由,其内涵往往不是立法一次确立的,而是通过判例提出并在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所以“越权”是一个弹性极大的概念,不仅...  相似文献   

8.
内部行政行为不可诉的理由及其反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洪芳 《行政与法》2006,3(1):91-94
内部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内部行政组织管理过程中所作的只对行政组织内部产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行为。在特别权力关系理论的影响下,我国行政诉讼法将其列为不可诉行为之一。学界以事关行政机关自身建设、已有其他救济途径等理由,作为其存在合理性的证明。在对内部行政行为不可诉的理由进行反思之后,会发现其弊端是多方面的。为了更好地保护内部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将其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这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相似文献   

9.
论行政重复处理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重复处理行为”一词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德国法上的WiederhedendeVerfuegung,我国台湾行政法学界将之引进后称之为“重复处置”或“重复处分”。但在我国大陆行政法学中,却一直不存在这样一概念,直至在最近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论法>若干问题的解释》①(因其共有98条,故以下简称《98条解释》)中,第1条第2款第5项出现了“重复处理行为”这个概念。②这种情况实际上便得立法规定走在了理论研究的前面。但是究竟什么是行政重复处理行为? 在实际中应该怎样把握这个司法解释?现实确实亟待我们从理论上作出阐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10.
行政重复处理行为是指行政相对人及其利害关系人在行政救济时效届满之后向法定机关再次提起处理的请求,行政主体重申原行政决定的行为。通过对程序重开制度和行政信访制度的分析,行政重复处理行为有多种表现形式,《司法解释》中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并且行政重复处理行为的救济应当视具体情形来决定,行政主体依照法定申诉作出的行政重复处理行为应当具有可诉性。  相似文献   

11.
具体行政行为可诉还是不可诉的划分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
行政确认判决的适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确认判决援自于民事诉讼,即确认民事诉讼当事人之间一定的法律关系存在或者不存在的判决。由于制订行政诉讼法时,我国的行政诉讼仅仅处在起步阶段,没有丰富的审判实践,对行政诉讼是否需要确认判决认识不足。尽管当时一些学者提出行政诉讼中应当有确认判决的形式,①但在当时未引起立法机关的足够重视。因此,行政诉讼法最后通过时,没有规定确认判决的形式。随着行政审判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国家赔偿法颁布实施后,人们逐渐感到,仅靠维持、撤销、变更具体行政行为和令被告履行法定职责4种判决形式,已经难以适应对各种类型案件的处理。…  相似文献   

13.
在民事诉讼实践中,由于缺少必要而明确的法律规定,导致对行政确认和司法确认的关系认识不清,在程序操作和实体裁判中做法不一,甚至前后矛盾。笔者对此作一浅显的分析,以求取得共识。行政确认和司法确认的区别民事诉讼中的司法确认,是人民法院依照实体法和程序法对当...  相似文献   

14.
该税务处理行政行为应当维持张斌案情谌玉凤和陈玉春是表姐弟关系。两人在竹山县得胜镇经营商店和饭店,但没有进行税务登记和纳税申报。为此,得胜地税分局派专管员利仕江、吴健、章先勇于1996年3月24日进户定税,采取“定期定额”收税办法。经审查:商店的营业执...  相似文献   

15.
行政侵权责任及其确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侵权责任表明一种损益性的行政法律责任,是行政致害行为的法律后果。行政侵权责任作为一种事后调整机制,是对公权力行为的否定和对其损害的补救。行政侵权责任是一种行政主体对受害人承担的以利益给付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法责任,这一责任的实现需要以其责任的确定为前提。行政侵权责任的确认是行政侵权责任成立的基点,是行政侵权救济的前置程序。  相似文献   

16.
行政赔偿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而由国家依法承担的一种赔偿责任。我国国家赔偿法第九条第一款规定:“赔偿义务机关对依法确认有本法第三条、第四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赔偿。”由此可见,只有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行为的违法性得到了“依法确认”,国家才对受害的相对人给予赔偿。但是,“依法确认”应当通过怎样的程序进行,比如由哪一主体确认,如何确认等问题,国家赔偿法却并未作具体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实践中也存在不同的认识和作法。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17.
谈谈民事诉讼中涉及行政行为的处理潘昌锋最近,某县人民法院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原告方新平与被告方东平系同胞兄弟,在某县硕湖乡曹庄村四组境内有一块长36米、宽17.4米的零星地,属原、被告及其兄方受平等人共同使用。1988年,方新平经有关部门批准在该土地...  相似文献   

18.
人民检察院办理行政诉讼监督案件,对于违法行政行为严重侵犯公民人格尊严,当事人要求行政机关赔礼道歉的,应当予以支持。人民检察院通过抗诉纠正人民法院生效裁判遗漏赔礼道歉诉讼请求问题,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赔礼道歉义务,有利于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实现良性有序的社会治理。对于在办案中发现作为社会治理重要基础的执法信息数据存在管理漏洞问题,人民检察院可以督促行政机关完善执法信息数据采集使用管理工作,从源头和机制上消除社会治理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9.
绥宁县地处湘西南,人口 35方,县内共有 16个少数民族,民风淳朴。但由于历史原因,矛盾纠纷比较多。近几年来,由于司法局和其他政法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县没有出现群体性事件,没有发生群众性械斗,社会治安形势较为平稳。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司法行政职能不可替代,党委政府重视完全应该。 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对肩负重要职能的司法行政必须重视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略,这是实现由人治向法治转变、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党中央把这项职能赋予了司法行政部门。作为县一级党委.政府就是要重视关心支持司法行政,帮助他…  相似文献   

20.
陈明国  蒋敏 《人民司法》2008,(22):10-12
案例刊载于《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7年第10期【案情】1992年,原四川省成都市第五中学向原成都市教育委员会(现为成都市教育局)报送《关于对我校职工杨一民作除名处理的报告》,原成都市教育委员会于1992年12月23日作出成教发人(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