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当代中国的解放思想,应当把人们继续从“马教条”、“洋教条”和“古教条”中解放出来。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当前继续解放思想的主题和方向。  相似文献   

2.
《求知》2009,(1):46-46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社会科学报》撰文指出,我们现在真正的解放思想就是要破除各种迷信.要继续破除旧体制留下来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脱离实际地把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片面理解,甚至是曲解地“马教条”;也要破除形形色色的“西教条”,尤其是盲目奉行新古典自由主义,盲目照搬西方发展模式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党的思想路线,这是马列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它们因产生、发展的阶段不同,所以就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一、马克思主义精髓理论的提出和发展“精髓”就是本质的东西,就是精华。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都强调过他们创立学说的基本特点——“我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明确提出并阐述马克思主义精髓理论的主要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都曾经反复…  相似文献   

4.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郑建邦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邓小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发展,不然就成为教条,“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式现代化”成为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代话语,反思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中国现代性精神成为时代赋予的重要命题。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苏联文化及西方文化相互交织构成了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多样文化景观。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现代性建构始终面临着“儒化”“教条化”“苏化”“西化”的价值挑战,形成了中国现代性建构深刻的矛盾语境。我们应在这种矛盾语境中作出正确文化选择:审视传统文化,实现中国现代性建构的非儒化与对传统文化的转化发展;省察教条文化,实现中国现代性建构的非教条化与马克思主义真精神的实践创新;考量苏联文化,实现中国现代性建构的非苏化与对苏联现代性的借鉴超越;反思西方文化,实现中国现代性建构的非西化与对西方文明成果的扬弃。  相似文献   

6.
在《中央机关要做全国的表率》的重要讲话中,胡耀邦同志精辟地阐述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他说:“我们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和爱国主义的理想。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我们既反对那种否定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又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成僵化教条的错误倾向。正确对待马克思的义的精髓,就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和解决社会主义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也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更好地结合  相似文献   

7.
《求知》2004,(11):41-42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学者认为,要区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两个不同的概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的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着不断的切磋和互动,产生的结果有的是符合马克思主义,但有的却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风格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在克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产生的各种错误思想后形成的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科学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8.
赵曜 《理论探讨》2002,23(1):7-8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 ,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这一概念。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主要包括 ,革命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 ,与时俱进的发展理论 ,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8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全面总结了我们党80年来的辉煌业绩和宝贵经验,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意义、科学内涵和落实“三个代表”的明确要求,指明了我们党在21世纪的战略任务和宏伟目标,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全面落实。江泽民同志在总结我们党80年的实践经验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他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历史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理论视野》2005,(3):62-64
《光明日报》2005年2月22日报道说,陈奎元同志在中国社科院组织编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书的“代序”中指出:当前社会意识领域存在着两种迷信、两种教条主义。一种是空谈马克思主义而不懂得时代的发展变化,另一种是迷信西方发达国家反映资产阶级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理论,把西方某些资产阶级学派的理论甚至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策主张奉为教条。前一种教条主义的影响正日趋式微,而后一种教条主义的倾向在意识形态领域以及经济社会变革中的影响力正在上升。假如,我们忽视这种教条主义的危害,“全盘西化”的威胁就会向我们逼近,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必须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归于失败。但是,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具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48页)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时俱进,必须正确运用于实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不能脱离客观实际 据《社会科学报》1998年7月23日报道,由中国管理科学院上海分院等共同举办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学术讨论会,7月10日在上海浦东举行。这次讨论会提出了不少新思想、新观点,深化了“公有制实现形式”这一命题。例如,(1)公有制实现形式研究的出发点,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南,但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马克思主义必须以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为依据。(2)自撒切尔夫人开始大规模私有化以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不是资本主义私有制  相似文献   

13.
徐世杰 《理论探索》2005,3(1):12-14
邓小平作为我党第二代领导核心 ,他不但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杰出倡导者和实践家。其学风思想主要体现在 :一、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 ,即“老祖宗不能丢” ;二、要抓住马克思主义最基本、最本质的东西 ,要学以致用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即“学马列要精 ,要管用” ;三、“应该准确地、完整地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四、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五、马克思主义不是僵死不变的教条 ,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 ,即“要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相似文献   

14.
去年九月,邓小平主任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向全党新老干部提出,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他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俄国的十月革命和我们中国的革命,不就是这样成功的吗?”小平同志还告诫我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正义思想的理论品格和话语特点决定了我们无法从马克思主义正义思想中建构一种适合新时代的中国需要的完整形态的正义理论,因此要求我们必须将公平正义纳入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视野、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加以审视与沉思,把马克思主义正义思想置于“小康社会”“美好生活”“共享发展”“共同富裕”“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具有中国色彩的话语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正义思想的具体化、现实化。为此,一方面通过马克思主义实践正义的理论成果打通与当代中国实践的相遇,另一方面根据中国“实践”丰富马克思主义正义思想的时代意涵。而“两个结合”则是马克思主义正义思想中国化的路径选择,即从现实需要和现实规约逻辑起点出发,从中国传统正义观中找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正义”和“历史正义”思想的贯通处和结合点。  相似文献   

16.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辩证方法”的论述 “辩证方法”这个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评论黑格尔哲学时常用的一个概念。最早是恩格斯1859年在《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一文中提出来的,此后,马克思、列宁、斯大林都使用过这个概念。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有时把“辩证方法”简称为“方法”,也有时在“辩证方法”前面加上各种定语,使“辩证方法”具体化。例如,“消除一切教条东西的辩证方法”等。但其含义与“辩证方法”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三化”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三化”是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和实践特色的根本要求,也是党的理论创新的具体表现。马克思主义“三化”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体,他们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厘清这些逻辑关联,对于我们正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在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张之后,又提出“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这是两个相关的提法.它们不仅展示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双向运动,而且也展示了把实践经验加以提高化成新的理论的运动。“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这一提法的实质是要提升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水平,善于对中国革命的实际经验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和总结,不能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泛化理解,要把经验上升为理论并用以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9.
重提“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时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云 《理论视野》2009,(6):13-15
本文比较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提出的不同背景、内涵上的区别,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提出的最为重要的时代意义,在于它实质上开始探讨和研究“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以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践”的重大命题。这一命题既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延伸,又与“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紧密关联,同时又具有它本身的个性特征,其个性特征的核心就是“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20.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即“第二个结合”是习近平提出的原创性理论,是对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历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功经验的总结和深化,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新发展开辟了新道路。在新时代新征程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行之际,迎接新赶考新挑战,必须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离不开“第二个结合”。“第二个结合”以“第一个结合”为依据为基础,从实践品格上和理论互补中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发展理路,有助于深化和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一步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磅礴伟力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