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万德明 《云南人大》2008,(10):31-33
祥云县地处大理州东大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县,境内居住着汉、白、彝、苗、傈僳、回六个世居民族和十九种少数民族,全县有三个民族乡镇(米甸镇、东山乡、普溯镇)。2007年末,全县总人口456847人,少数民族人口8124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7.78%,其中:苗族588人、回族510人、其他民族1920人,多数居住在山区、半山区,以大杂居、小聚居形态分散在二乡六镇、  相似文献   

2.
民族乡是我国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种特殊政治形式,是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的乡级行政区域。民族乡是党和国家为保障散杂居地区少数民族的权利而建立的基层政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种补充。云南在建立了8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的同时,还先后建立了197个民族乡,到2000年,有8个民族乡先后撤乡建镇。民族乡根据法定程序撤乡建镇的,继续享受民族乡待遇。民族乡的发展情况,可基本代表散杂居民族地区的发展情况。散杂居民族地区是云南省民族工作分类指导的一个重要地区,是一个情况复杂、发展极不平衡的地区,也是全省扶贫攻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地区。在全省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散杂居民族地区的发展情况如何?有一些什么样的经验和问题?需要采取一些什么样的对策和措施?为此,我们特别推荐一组来自几个典型的民族乡的调研报告。  相似文献   

3.
民族乡是我国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种特殊政治形式,是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的乡级行政区域。民族乡是党和国家为保障散杂居地区少数民族的权利而建立的基层政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种补充。云南在建立了8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的同时,还先后建立了197个民族乡,到2000年,有8个民族乡先后撤乡建镇。民族乡根据法定程序撤乡建镇的,继续享受民族乡待遇。民族乡的发展情况,可基本代表散杂居民族地区的发展情况。散杂居民族地区是云南省民族工作分类指导的一个重要地区,是一个情况复杂、发展极不平衡的地区,也是全省扶贫攻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地区。在全省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散杂居民族地区的发展情况如何?有一些什么样的经验和问题?需要采取一些什么样的对策和措施?为此,我们特别推荐一组来自几个典型的民族乡的调研报告。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曲靖市麒麟区按照中央、省、市的要求,结合实际认真开展了“三村四化”、“866”512程等新农村建设512程,这些工程的实施,不仅给民族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民族的团结,这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麒麟区是个典型的民族散杂居地区,全区有彝、回等39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山、茨营、三宝、珠街、西城、白石江等6个乡(镇),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分布在高寒山区,生存条件差,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我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5.
伊金霍洛(汉意为“圣主的苑囿”)旗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总面积5600平方公里,辖7个镇138个行政村,现有总人口159752人,少数民族11923人,占全旗总人口的7.46%,其中蒙古族11426人,满族、回族、土家族、壮族、彝族、苗族、朝鲜族、达斡尔族、水族、白族等16个少数民族共497人,是典型的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6.
中国各民族长期以来就是共同生活在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中。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相互杂居,形成了既有一定聚居区域,又分散居住在其它地区的状况。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民族压迫制度,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民族间的交往日益频繁,民族散居和杂居的状况又有了进一步发展。我们党和政府在处理国内民族问题时,对散杂居少数民族的工作十分重视,把此作为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散杂居少数民族的民族平等权利和合法权益都一律予以尊重和保护,并根据散居、杂居少数民族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方针和政策,采取…  相似文献   

7.
民族乡是我国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种特殊政治形式,是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的乡级行政区域。民族乡是党和国家为保障散杂居地区少数民族的权利而建立的基层政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种补充。云南在建立了8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的同时,还先后建立了197个民族乡,到2000年,有8个民族乡先后撤乡建镇。民族乡根据法定程序撤乡建镇的,继续享受民族乡待遇。民族乡的发展情况,可基本代表散杂居民族地区的发展情况。散杂居民族地区是云南省民族工作分类指导的一个重要地区,是一个情况复杂、发展极不平衡的地区,也是全省扶贫攻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地区。在全省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散杂居民族地区的发展情况如何?有一些什么样的经验和问题?需要采取一些什么样的对策和措施?为此,我们特别推荐一组来自几个典型的民族乡的调研报告。  相似文献   

8.
东川市是一个典型的民族杂散居地区。境内有16种少数民族共18910人,分布于各乡(镇)和矿山、城镇中。在东川矿务局系统中,有1393名外来少数民族职工,他们多是新中国成立后,为支援东川矿山建设陆续迁来的。东川世居的少数民族为彝、回、布依、苗族,共16000多人,除一部分分布于矿山地带外,其余分布在全市14个乡(镇)中。在全市148个村公所、1245个社中,少数民族聚居村有6个,杂居村有39个,聚居、杂居的合作社有101个,其中有87个社属高寒山区和二半山区。  相似文献   

9.
民族乡是我国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种特殊政治形式,是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的乡级行政区域。民族乡是党和国家为保障散杂居地区少数民族的权利而建立的基层政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种补充。云南在建立了8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的同时,还先后建立了197个民族乡,到2000年,有8个民族乡先后撤乡建镇。民族乡根据法定程序撤乡建镇的,继续享受民族乡待遇。民族乡的发展情况,可基本代表散杂居民族地区的发展情况。散杂居民族地区是云南省民族工作分类指导的一个重要地区,是一个情况复杂、发展极不平衡的地区,也是全省扶贫攻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地区。在全省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散杂居民族地区的发展情况如何?有一些什么样的经验和问题?需要采取一些什么样的对策和措施?为此,我们特别推荐一组来自几个典型的民族乡的调研报告。  相似文献   

10.
正保山市是云南典型的散杂居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0.87%。一般来说,散杂居民族地区的民族工作抓手不多。正是因为这样,散杂居民族地区的民族工作更考验、也更体现民族工作的理念。在昌宁县湾甸乡,水与火的民族同耕一片田;在龙陵县龙山镇,曾经在发展路上掉队的芒麦村如今发展势头强劲;在耈街乡,传承几千年的苗族服饰重新焕发生机;在腾冲市荷花镇,佤族清戏如众星捧月;在隆阳区潞江镇,傣族村  相似文献   

11.
武宁县是一个多民族的散杂居县,有畲、苗、蒙古、回、壮、维吾尔等23个少数民族,全县建有4个民族村13个民族小组,少数民族人口2594人,其中畲族人口2229人,占全县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6%。近年来,武宁县人大常委会坚持以科学  相似文献   

12.
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曲靖市现有少数民族人口41.5万人,占总人口的7.2%,有世居少数民族7种,其他少数民族38种,散居在113个乡(镇),相对聚居在8个民族乡和非民族乡的99个民族村委会,共2230个村民小组,有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信教群众约24万人,正式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277处,教职人员760人。民族散杂居,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欠发达,五大宗教齐全,信教群众较多等是曲靖市民族宗教工作的最大市情。  相似文献   

13.
尤建华 《今日民族》2018,(10):56-58
昆明市晋宁区是伟大航海家郑和的故里,古滇国的发祥地,也是典型的滇中散杂居民族地区。全区有30多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33909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1.92%。彝族、回族、哈尼族3个世居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少数民族人口的90%。  相似文献   

14.
民族地区农村党员信仰宗教和参与宗教活动的问题比较特殊。本文通过对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划分少数民族共产党员参加宗教活动与随顺民族风俗习惯界限的调查,分析了党员信教的现状、原因,总结了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划分少数民族共产党员参加宗教活动与随顺民族风俗习惯界限的具体做法,以供其他民族地区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包头市紧紧围绕中央、自治区关于做好民族工作的指示精神,以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为宗旨,从四个方面大力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1.加强基层文化基础建设。积极为少数民族聚居区达茂旗7个镇、1个苏木,昆区1个镇,九原1个苏木的文化站进行文化设施基础建设,向上级争取资金198万元,在配置和更新设施设备方面投入资金150万元。从2011年开始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馆、图书馆设立免费开放项目,投入经费40万元,为改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一、准确把握昭通地区 民族工作的特点, 提高做好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昭通是一个地处内地、边远、贫困、 少数民族散杂居的地区。昭通地区民族 工作有以下特点: 第一,少数民族人口绝对数量大、分 布广、散杂居。全区有少数民族23种48 万多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o%,其中人数 较多的民族有苗、彝、回三种 。全区11 个县(市)171个乡(镇)、1102 个行政村 都有少数民族居住。 第二,少数民族种类多,存在明显的差异。10万人以上的有苗、彝、回三种民族。其中,苗、回人口在全省同类民族中占的比重大。上千人以上的民族有白族5931人,布依…  相似文献   

17.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福建省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福建省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我省是一个少数民族散杂居省份,共有54个少数民族成份,有18个民族乡、546个民族村。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全省少数民族人口58.3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71%。为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今日民族》2010,(8):26-27
柯那村位于维西县塔城镇西南部,距县城保和镇67公里,距塔城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是塔城镇区域面积最广、村民居住最分散、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一个行政村。全村共有16个村民小组,626户,2979人,是以藏族为主,傈僳、纳西、彝、汉、普米等民族杂居的民族贫困山区。  相似文献   

19.
谱写散杂居民族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新篇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江伦 《今日民族》2008,(10):39-42
曲靖市是云南省典型的散杂居民族地区,是珠江源头第一市,经济总量居全省第二位;国土面积2.8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03万人;境内散杂居着彝、回、壮、布依、苗、水、瑶等45种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41.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2%,主要聚居在8个民族乡、178个民族村、2230个村民小组,少数民族绝对人口多,发展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切实加强对民族工作的领导,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的作用,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法规,不断创新民族团结工作思路,保持了全市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创造了实施民族团结目标管理责任制、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等民族团结工作的典型经验。市委、市政府先后两次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0.
论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民族团结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民族问题始终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全局问题。我国1.06亿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41%,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64%,西部以及边疆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散杂居少数民族遍布全国各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