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应时代呼唤作出的重大部署。高校统一战线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革命传统赓续和现实选择。本文在理论分析高校统一战线与乡村振兴战略内在联系基础上,针对服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新举措。  相似文献   

2.
3.
基于数字乡村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关系,运用修正后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全国30个省区市2011~2019年的发展指数进行分析,探究数字乡村与乡村振兴的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全国数字乡村发展水平滞后于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发展仍处于中等水平和失调状态,且均存在东部地区最优、中部地区次之、东北部和西部地区较差的不均衡现象。建议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向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缩小数字乡村与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的差距,增强耦合关系;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赋能数字乡村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人的发展与物的现代化。一方面,中国人多地少的客观现实决定了多数农民需要转移到城镇就业和生活,需要通过完善农民向城市转移的培训赋能机制和完善农民进城保障措施来实现。另一方面,在人口无法充分转移进入城市就业生活的实际情况下,在乡村地区发展以现代产业为核心内容的优势产业村镇(产业圈聚落),培育农村地区的生产增长极和生活宜居地,打造乡村地区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且突出强调产业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乡村振兴肩负着缓解城市人口压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缓和社会主要矛盾等诸多问题的重任。但乡村振兴并非一帆风顺,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困境。解决乡村产业多功能性丧失、农业产业链单一薄弱易断裂、产业发展效益低下等诸多问题,必须从产业发展入手。针对乡村振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多样化产业链、发展优势产业等措施来探索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6.
7.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为农村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要实现乡村振兴就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我国长期以来是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和乡村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还未形成。因此,在产业发展、环境治理及公共服务等方面要大力推动农村和城市的融合,要通过城乡要素顺畅流动来带动农村的繁荣和发展,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考察资本主义发展中产生的社会问题,全面剖析了工业化对城市和农村所带来的影响,认识到城乡对立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固有顽疾。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促进城乡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消除城乡对立和城乡隔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走城乡融合发展的道路。列宁和斯大林承接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合作社的方式使苏联的城乡关系成功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可是斯大林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又使苏联的城乡关系步入了歧路,阻碍了苏联社会主义农村与城市的发展。中国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极大地解放了中国城乡的生产力。但由于受国内外客观环境的影响,中国的城乡关系逐步失调,即使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也未能得到彻底改变。新时代,中国社会在产业发展、体制改革、精神文明、社会治理和生态治理等层面出现了众多利于城乡融合的积极因素,利于我国形成新型城乡工农关系,构建以“人”为核心的城乡融合实现机制,能够使中国城市和乡村在融合的发展道路上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9.
当前国际金融形势复杂多变,多数经济体滑入负利率时代。在世界经济增长趋缓背景下,我国经济始终稳健前行。但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依旧存在,金融脱实向虚的现象还未根本消除,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还有待提升。这就迫切需要国家进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加速引导金融回归本源,进而提高国家经济增长水平和质量。我国当前金融供给面临货币供给总量过高、金融结构不平衡、资金流向低效率部门、传统与创新困难并存等挑战。针对这一系列挑战,应实施稳健货币政策、优化金融结构、大力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对外开放创新。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压舱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民营经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张謇的讲话,实质是对张謇内循环乡村建设模式的肯定,具有深刻的新时代含义.张謇乡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对民营经济参与新时代乡村振兴、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启示.民营经济参与乡村振兴必须走独具中国特色的内生低成本之路,包括社...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要振兴,乡村善治的环境是基础,一个兼容乡土气息的司法制度则是必要保障。而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正描述了中国特有的乡土伦理体系与基层权力结构。虽然时代不断发展变化,中国农村也发生巨大变迁,但笔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当下",差序格局""礼治无讼"等传统思想,依然对乡土社会影响深远。因此,完善新时代农村司法制度需要在法治原则下兼顾礼治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既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影响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随着移动终端在农村的普及,农村网络意识形态的传播成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网络意识形态传播过程中,呈现传播普及化、传播主体去中心化、传播内容日常化等新特征。同时,农村也面临优秀传统文化引导乏力、封建迷信伺机渗透、西方意识形态隐蔽侵入等方面的挑战。要应对这些新挑战,需要从构建农村网络意识形态之基、主动融入传统优秀文化等多维度发力,形成新媒体时代农村网络意识形态传播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3.
县域文化产业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环节。中国要成为文化产业大国强国,是不能没有县域的贡献和支撑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县域文化产业不管在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都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痛点难点。为此,必须建立健全政府扶持和调控机制、市场机制、创新激励机制、扩大消费机制等长效机制,推动新时代县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这一制度贯彻执行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党内民主建设是民主集中制的基础。只有大力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民主集中制建设才能稳步前进。民主集中制的集中是全党智慧、意志的凝聚和行动的一致。党内集中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在新时期任务能否完成和党的战斗力能否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5.
公路交通运输竞争力是提升中国交通运输产业竞争力的基本动力。制度创新是提升竞争力的前提和保障;管理创新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创新是提升竞争力的源泉;文化创新是提升竞争力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战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应该说,当前面临的最核心问题,是大学扩招后教育质量下降的问题.大学扩招后,我国高等教育一片繁荣,但问题也很多.主要是三大问题:一是教育资源不足;二是教育质量下降;三是就业困难.如果这三个问题解决不了,中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就"化不了".如果不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中国因此也就不能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也更不可能说我们已经建设好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由于时间关系,我今天只能谈谈三个问题之一,即高等教育质量问题.虽然它只是三大问题之一,但因为它上连资源问题、下连就业问题,所以是三大问题的核心.  相似文献   

17.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出现供需失衡,己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瓶颈”。因此,重构农村金融体系,应该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多类型的小型农村金融机构,规范民间金融。  相似文献   

18.
从国际金融整合看金融业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 ,全球金融机构并购的数量和规模急剧上升 ,其主要原因在于信息技术的发展 ,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趋势 ,以及金融业自身开拓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等。全球金融业整合并购的结果表明 :金融业的竞争主要在跨国或全能金融机构之间进行 ,其技术竞争日益重要 ,金融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9.
民主党派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有利于推进民主党派自身持续发展、彰显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自信,对助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重要意义。当前民主党派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主要面临对多党合作制度效能相关理论研究不够深入、民主党派履职实践不够充分、民主党派组织建设水平有待提高、履职工作制度不够完备等问题。民主党派应从加强民主党派履职能力相关理论研究、增强民主党派成员的政治责任感和履职意识、大力加强履职队伍建设、创新民主党派履职实践平台以及完善履职工作机制等方面着手,充分调动广大成员参与多党合作实践的积极性,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不断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青年观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有针对性地回答了我国当代青年发展及其工作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成为促进我国青年事业全面进步的理论遵循与行动指南.为了全面认识和精准把握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观,就需要从历史、理论、实践三个视角来探析,对习近平青年观的历史之源、理论之旨、实践之思进行思考,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其形成的理论溯源、历史奠基与文化涵养,从价值、目标、教育三个维度进行逻辑解读,通过加强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完善青年发展蓝图规划、推进共青团组织改革来真正落实习近平青年观,助推我国青年的全面发展与我国青年事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