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瞩目,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深受危机影响,相形之下,中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受危机影响较小,成为稳定世界经济的"压舱石"。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中国在全球治理中会顺应世界大  相似文献   

2.
在线新经济逆势增长、数字经济成为发展新动能、新基建提速、"云经济"崛起,新消费模式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动力……在疫情阴霾笼罩下世界经济遭受严重衰退时,中国经济率先复苏,成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第一个实现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与中国经济发展具有的强大自我修复能力密切相关。中国有信心也有能力持续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世界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信心与动能。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可能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严重影响,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实施了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2009年新增贷款余额9.6万亿元,中国经济增长成功实现了"保八"目标。经过多方努力,中国经  相似文献   

4.
今日中国,综合国力大大提高,已跻身于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国内生产总值,这个反映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的指标,2000年已达到89404亿元,与1949年相比,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56倍,年均增长8.3%。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1979年~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9.5%,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大大高于同期发达国家年均2.5%和发展中国家年均5%的经济增长速度,也高于世界平均增长3%左右的速度,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这不仅实现了国民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翻两番的前两步战略目标,同时也为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  相似文献   

5.
文化强国战略的目标,是让文化实现与经济同步的发展,拥有与经济增长同样的影响世界文化增长的力量。在让世界尊重五千年中华文化的同时,也要尊重并倾听当今中国文化发展的态度和声音,使文化成为中国和平崛起的重要力量和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6.
数字     
正82.7亿元万五年来,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加到82.7万亿元,年均增长7.1%,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4%提高到15%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58.8%五年来,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革,消费贡献率由54.9%提高到58.8%,服务业比重从45.3%上升为51.6%,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力。  相似文献   

7.
《世纪行》2014,(5):5-5
<正>一、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情况(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我省经济增长的亮点今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经济增长减速,但战略性新兴产业却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2014年一季度,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108.8亿元,同比增长30.6%;生物产业累计实现企业总收入145.9亿元,同比增长32.2%;高端装备制造业累计实现企业总收入194.1亿元,同比增长22.9%;高技术服务业累计实现企业总收入319.5亿元,同比增长27.7%;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发展也呈现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8.
正越来越多的经济学者转移注意力,关注中国等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内容,并从理论角度进行解释和深入探讨。早在20世纪70年代,亚洲的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等实现了经济增长奇迹,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成为高收入经济体。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等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超过世界其他地区,再一次引起世界关注。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联合国指出,世界经济将在2010年出现反弹,实现2,4%的增长,其中,中国2010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会达N8.8%。而世界银行对于中国经济的预测结果则是,中国经济将继续是世界主要的增长引擎,今明两年中国经济都将会增长9%。消息一出,人们又在开始议论未来中国经济的走向,许多人说,今年世界经济能否实现真正复苏,主要是看中国,中国将是拉动世界经济复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天下事     
经济200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9万亿元 200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933亿元,比去年增长7.3%。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657亿元,增长8.1%。税收大幅度增长,全国财政收入达到16371亿元,按可比口径增加240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500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进入了新的一轮增长周期,国际贸易和金融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但是全球经济、贸易和金融的内部却出现了结构性变化,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经济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由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国际资本流动格局也随之发生变化,国际金融中心呈现多极化的趋势。中国资本市场在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后,无论是从制度规范,还是市场规模和市场结构都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进而推动了中国金融的崛起,中国在可预见的未来必将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在全球金融中心多极化发展趋势下,中国金融崛起过程中的资本市场发展应采取顺势而为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2.
过去一年,面对金融危机影响加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缙云全县上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工业经济发展势头不减,实现总产值203.16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全社会出口交货值39.5亿元,增长34.4 %,其中实现自营出口3.12亿美元,增长60%.外贸经济已成为缙云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具潜力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知识追赶成为中国经济追赶先进国家的主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从先进国家获取知识溢出成为中国实现知识追赶的主要捷径,但是这条捷径日益难以为继。中国未来必须靠自主知识创新继续对发达国家进行知识追赶,从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持续的经济增长。自主知识创新是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4.
时事学习     
中国经济:2001年又是好年景  2001年我国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国民经济保持了快增长高效益低通胀的良好态势,“十五”计划开局良好。  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在全国计划会议上说,在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缓,特别是美国经济增长持续减速的情况下,今年我国经济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预计,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完成96450亿元,比上年增长7.3%。经济总体效益不断改善。1至10月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647亿元,同比增长9.3%;财政增收2568亿元。市场物价基本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相似文献   

15.
钟晴 《台声》2004,(8):55-55
热点之一:奥运经济 一项研究调查报告表明,申奥将会成为未来7年贯穿中国经济增长的一条主线,每年为中国经济带来0.3%的增长,7年下来对中国经济累计的贡献将达到1.38万亿元。  相似文献   

16.
陈冰 《今日广西》2010,(4):32-33
激荡2009年,疯狂与理性交织。在世界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呼啸而过之后,通过动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经济率先复苏,实现了V型反弹。随着资产价格特别是房地产以更快的速度上涨,再加上国际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一致看好,纷纷通过各种方式流入中国,使得中国成为世界私募股权的投资和融资的中心。中国一跃成为全球令人羡慕的财富高地。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内生产总值(GDP)已从1978年的3645.2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340506.9亿元,人均GDP相应地从381元增长到25575元。[1]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GDP从1978年的世界第十位上升到目前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我国城乡二元发展格局并没有  相似文献   

18.
陈芳 《创造》2015,(11):73-75
中国是世界第一烟草大国,不仅吸烟人数世界第一,烤烟种植面积、烤烟产量、卷烟产销量等,也是世界第一.烟草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全行业实现工商税利总额10517.6亿元,同比增长10.02%,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为国家财政增收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一) “21世纪将是亚洲太平洋世纪”作为一种预言能否变成现实,取决于新一轮国际竞争格局的演化结果。如欧共体实现一体化并向中、东欧拓展,欧洲可能成为增长最快的地区。如美国、日本同时在主导未来的高科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保持美、日、欧三足鼎立之势并在东太平洋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中发挥重大作用,那么,21世纪便可能是亚洲太平洋世纪。尽管西太平洋地区能否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的重心尚难定论,但该地区将成为未来20—30年内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已成各方知识。 中国是西太平洋地区最具增长潜力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发展将促进该地区的发展。西太平洋地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尤其“亚洲四小”的发展,也有利于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如“大中华经济圈构想”成为现实,21世纪中叶中国有可能上升为世界经济二强或三强,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将随之发生重大变化,并对  相似文献   

20.
《今日海南》2011,(8):52-53
<正>2006年—2010年,海南工业增加值从177亿元增加到380.7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实现了翻番,年均增长16%。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24.2%,工业税收比2005年增长了295%,占全口径税收收入的比重达32.4%,成为带动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