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一、关于总部经济。早在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和地区就已经出现了总部经济现象,它的深刻背景就是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发展。目前,总部经济已经出现并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掀起了一股浪潮,总部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
总部经济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区域经济,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其高端经济特性和加速城市经济转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独特功能对国内城市具有极其巨大的诱惑力,越来越多的城市将总部经济确定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本文阐述了总部经济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分析了合肥市发展总部经济的条件,提出了合肥发展总部经济的总体思路、布局构想、发展策略和战略安排,并从转变政府职能、聚集战略资源、建设总部基地、营造文化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国大中城市正形成一股"总部经济"热潮,众多城市纷纷提出发展总部经济的战略和举措。但社会各界特别是政府部门对总部经济的认识存在片面性和盲目性,本文从企业总部的层次划分及其选址特点入手,认为企业总部选址同世界城市体系紧密相关,存在着一定的阶梯性特征和个别差异,并从此独特视角对总部经济的实质进行了剖析,提出总部导向经济概念,分析政府在总部导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最后就区域性中心城市如何适应总部导向经济的发展提出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总部经济通过将企业的总部机构同生产基地相分离,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并避免了中心城市产业置换后形成空心化。通过总部经济,可以促进区域制造业的发展,也将带动中心城市知识型服务业的发展,从而优化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以及经济全球化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已把目光投注到最具经济潜力的中国.不少跨国公司已经将其地区总部移至中国,还有相当多的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也在筹划迁往我国.由此,总部所在地产生了一种具有外来刺激的现代经济形态--总部经济.珠海作为毗邻港、澳的经济特区,有着发展"总部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此,珠海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争取"总部经济"成为本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使之成为结构优化升级的"引擎"  相似文献   

6.
总部经济是指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形成企业总部在本区域集群布局,企业生产加工基地则通过各种其他形式安排在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的经济活动的总称。  相似文献   

7.
关于成都发展总部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成都社会和经济发展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都总部经济的提出也进一步丰富了成都经济的发展形式,为成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农业总部经济就是众多农业企业将其总部活动(主要是设计、研发、营销、品牌、物流、金融等)在特定地区集中配置,通过自我强化效应而形成的集聚经济形态,是农业产业化的高级或升级形态。当前我省部分地区如寿光的蔬菜农业总部、莱州的种业总部等开始成型。本文在分析农业总部经济的发展形态的基础上,总结全省部分地区发展农业总部经济的典型经验并提出发展对策建议,对于进一步转变我省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拓宽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南宁发展总部经济的独特条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宁市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但是具有发展总部经济所需要的一些独特资源条件,因此,应当将发展总部经济上升为南宁市的发展战略,加快促进总部经济的发展,以总部经济形态统筹和促进南宁市的工业、商业、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经济全球化是国际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市场化、信息化和自由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区域经济合作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和大环境下形成和发展的,它必然要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因而表现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多样性、开放性和趋同性。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两种趋势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互相促进,互相制约,其发展过程是迂回曲折的。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在2007年下半年提出了构建“一体两翼”的经济发展新格局,自此山东区域经济发展进入深度竞合、提升整体竞争力的新阶段,发展进入关键期。山东区域经济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区域发展差异依然明显,因此必须采取积极的区域经济发展对策,促进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实行的统一的全国性货币政策,但因经济发展阶段和货币机制传导主体发展水平不同,使我国货币政策体现区域差异性。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需求,可以在统一货币政策的基础上,实施灵活的区域性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3.
杨吴和南唐国先后以扬州、金陵为都经略江南 ,社会发展取得了跳跃式成就 :以水稻为主、多种经营的农业新格局形成 ;以纺织、制盐、造船为主体 ,制茶、制瓷等全方位呼应的手工业发展模式初步成型 ;商业活动中的商品萌芽和“近代化”倾向 ,使江苏区域较早进入我国相对发达区域的序列 ,为我国经济与文化重心实质性南移以及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南唐在江苏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应当得到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14.
自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壮大县域经济”方针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日益引起各级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县域经济发展论》,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性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的创新,从理论、实践、对策三个层面,对县域经济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和研究。结合实践工作经验,认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摸清、吃透县情区情;必须创新变通,必须聚力突重;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具有运行的目的性,同时要加强领导。  相似文献   

15.
论节约型政府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节约型政府体现了现代公共行政的价值取向,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关键。其根本目标就是要建设一个低价、高效、公平的政府。  相似文献   

16.
李景峰 《外交评论》2004,(3):99-104
在“中日韩推进三方合作”的框架下,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正在加快,首先是中韩两国开始努力实现经贸合作的战略升级目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韩两国推进经贸合作既有潜力又有机遇,已经为双方经贸合作实现战略升级提供了可靠保障;中韩两国经贸合作关系发展前景广阔,已经为双方经贸合作实现战略升级确立了现实依据。然而,中韩两国经贸合作中尚存在一些具体问题,应当采取有效对策加以解决,以便为双方经贸合作实现战略升级目标打开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17.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当代两种主要的也是相互竞争的经济体制。在20世纪末期以来的经济全球化中,市场经济几乎一统天下。然而,一些左翼学者以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为支点,提出了新计划经济论。他们认为计划经济具有优越性,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计划经济进行革命性改造,可使计划经济更客观、更具有反应性。新计划经济论总体上还是带有乌托邦色彩的构想,存在一些本质性的缺陷。但新计划经济论提醒人们,信息时代的市场经济不等同于新自由主义,要注意市场经济和宏观调控相结合,运用信息技术完善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8.
重视并大力扶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共识,特别是在县域地区,研究和探讨民营经济的发展问题,更具有积极意义。以宁津县为例,从研究当地的民营经济发展的历史入手,着眼全县当前民营经济发展实际,深入剖析县域民营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粗浅地提出加快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内联引资直接反映区域经济中心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以及城市竞争力。而天津市作为环渤海经济中心城市和北方重要经济中心,基本上是外资投资拉动型经济,对周围地区的辐射和拉动作用远没有充分体现。在投资结构、投资行业和资金来源方面亟待作出重大调整,以此提升中心城市竞争力和发挥区域经济中心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循环经济不仅是经济,而且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发展循环经济要多从文化上着力,基于这一认识,本文从循环经济与文化哲学、绿色文化、制度文化、人文素质等方面揭示了循环经济的文化内涵,力求从文化的角度来理解循环经济,从而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文化价值的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