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与法律》2000,(2):58-58
荷兰英特艾基系统有限公司诉北京国网信息公司“宜家”(“IKEA”)商标被抢注为域名案从首次开庭至今历时10个月,现在终于有了结果。2000年6月20日,该案由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做出了一审判决。主审法官在长达11页的判决书中指出,国网公司将“宜家”(IKEA)驰名商标作为域名使用,易误导消费者,以为该域名可以查到和“宜家”(“IKEA”)有关的情况,国网公司利用了“宜家”(“IKEA”)的良好商誉,以提高其网站的访问率,对“宜家”(“IKEA”)的商标专用权造成了侵害。判决书要求国网公司立即停…  相似文献   

2.
2020年1月6日,美国历史上出现了最高一笔因过失致儿童死亡产生的赔偿和解金——46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2亿元)。据《华尔街日报》《每日邮报》等媒体报道,这是瑞典家具制造商宜家家居就2017年的问题抽屉柜压死一名美国男童之事,与男童父母达成和解,并已同意向美国这名男童的父母支付的赔偿。此前,中国大陆地区的宜家家居方面曾因马尔姆系列抽屉柜问题先后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局约谈。  相似文献   

3.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迎来了新的机遏,同时也面临着严峻考验。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掺入了许多不和谐的因素。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就目前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如何做好新时期的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电子商务存在价值就是让消费者通过网络在网上购物、网上支付,节省了客户与企业的时间和空间,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特别对于工作忙碌的上班族,也大量节省了其宝贵时间。在消费者信息多元化的21世纪,可以通过足不出户的网络渠道,了解商品信息,然后再享受现场购物乐趣,已经成为消费者习惯。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的颁布施行,对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裁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违法现象,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保障作用。没有法律责任的法律无异于空头支票。《消法》第七章专门规定了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责任”,使《消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目的得到切实的落实。法律的规定为消费者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和有力的斗争武器,对于执法部门更好地运用有关法律规定制裁在消费领域内发生的侵害消费者的现象与行为有着积极的…  相似文献   

6.
消费者权利的人权属性和教育权的人权属性使得消费者教育权成为一项人权。消费者教育权的直接义务主体包括消费者协会和国家,不包括经营者。国家在人权方面的各项义务对于消费者教育权同样适应,加强消费者教育权的保障主要依赖于国家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人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购买、使用商品及接受服务等生活消费。为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于今年3月15日起施行。该修正案对于实践中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各项情形予以明确规定,修改或是新增相应条款,强化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刘俊海 《中国法律》2010,(5):5-7,60-62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自1993年10月31日颁布、1994年1月1日实施以来,对于保护消费者权益、培养广大消费者和经营者的法治意识、净化市场交易秩序、推动国民经济稳步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健全,消费活动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事业面临的新情况与新问题也不断增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必要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9.
纪亮 《法人》2006,(5):78-81
随着经营策略和市场重心的转移,宜家已经开始认识到了自己和市场的需要。它的风格已经由小资转变成“Mild”  相似文献   

10.
马丽 《法人》2011,(8):24-25
对于消费者所受到的损害,不能简单地推给商家,政府在其中也必须发挥一定的作用,使得权益受到损害的消费者能够获得应有的赔偿  相似文献   

11.
商标并非仅仅是一个标志,它包含了标志、商品以及二者结合所表达出来的含义。缺少任何一个元素都不能够成为一个适格的商标。标志之所以能够成为商标是因为其具备商标法上的显著性,而商标之所以值得保护是因为这种显著性已经为消费者所了解和接受。商标使用人选择了标志和商品,构成了标志与商品相互结合的初始含义。而消费者则是商标的认识主体和判断主体,商标的含义必须要接受消费者的评价,只有经过消费者认可的、能够区分不同商品与服务来源的标志才构成实质意义上的商标;也只有已经为消费者所接受的商标才有价值,而消费者对于该商标的接受程度则决定了商标价值的多寡,商标也藉由消费者的认知成长为独立于商品和服务的无形资产。消费者构成了商标存在的前提与价值所在,也构成了商标权保护的正当性基础和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12.
胡丽雅 《法制与社会》2011,(31):108-109
私法自治与合同自由原则是民法的重要原则,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和经营者相比,逐渐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对于两者在特殊条件下签署的合同,应给予撤销权,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同时特殊合同中的撤销权制度,并非对合同自由原则的违背,而是对合同自由原则的实质性实现。德国债权的民法化后,其中的消费者撤销权制度对保护消费者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对德国民法典中消费者撤销权的研究,对我们理解消费者撤销权制度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于《电子商务法》第38条第2款电子商务平台安全保障义务的解释,是近年学术争议的一个问题。传统的商业平台,大多只是简单的商业中介或商业交易聚集组织者,目前的电子商务平台,是实实在在的经营者集合商、商品交易运营者、交易秩序管理者、纠纷调解裁决者,履行着部分商业交易的市场监管和纠纷裁判职能,具有很强的商品物资配置影响力、商业规则制度影响力、个人和商业数据整合力,具有社会公共性,是经济法主体,需要承担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义务。《电子商务法》规定的消费者权益保障,不能受限于传统的民法思维习惯,而目前对于电子商务平台安全保障义务的解释,遵循了民法的私法自治理念,是在民法的规范体系内寻求答案。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视野分析,电子商务平台安全保障义务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上的安全保障义务,其权利主体是消费者。  相似文献   

14.
这是挪威的监狱?别逗了,拿俩宜家的样板图也想糊弄我们?至少先在窗户上PS几根铁栏杆吧!如果你翻开这篇报道时闪出的是这念头,很正常,因为我们也是这么想的。但这确确实实是挪威的哈尔登(Halden Fengsel)监狱,2010年4月正式启动,据说是全球第一个人道主义监狱。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对于消费者的权益采取了倾向性的立法,着重保护消费者的各项权利,但对于消费者负有的义务却少有涉及。从社会中大量存在的非理性消费现象的危害性、权利和义务对等性两方面来看,明确消费者的基本义务对于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意义。消费者的基本义务包括合理使用商品或服务的义务、向生产者和经营者或销售者提供特定信息的义务、不得强制交易的义务等。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科技的迅速发展,普通大众的生活也与网络有了越来越紧密的联系,电子交易也应运而生,不断代替传统交易方式。人们越来越青睐于这种便捷的购物方式,电子交易市场不断扩大,虽然,电子交易有着成本低、效率高、速度快的优点,但是,因此而带来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也不容忽视。由于电子交易并非面对面的实体交易,因而更容易出现损害消费者权益的状况。现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在传统交易方式繁荣时期所颁行的,对于新出现的电子交易方式的规制存在着局限性,某些在电子交易中出现的新问题,仅靠现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不能完全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应当针对新兴的电子交易方式,完善相关的法律,使处于弱势的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17.
投资者到金融消费者的角色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洁 《法学研究》2011,(5):84-95
金融产品的日益抽象化、复杂化和金融交易模式的日益综合化、专业化,导致金融市场投资者群体的身份转化与角色嬗变。非专业投资者或者大众投资者逐渐与消费者融合,成为一类新的市场主体即金融消费者。金融消费者是为满足非营业性的个体金融需要而购买或使用金融商品或者享受金融服务的自然人。对于金融消费者存在其中的法律关系,需要建构体现特殊宗旨或调整方法的法律规范。我国可以在保留现有证券、银行、保险、信托分业监管和分业立法的格局下,建构以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为核心的金融服务法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相似文献   

18.
《法庭内外》2013,(5):1-1
2013年4月23日,在北京市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开始审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草案》。草案从充实细化消费者权益的规定、强化经营者的义务与责任、规范网络购物、进一步明确行政部门的监管职责等方面作了修改。我国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993年通过。此次修法是20年来首次修订。对于大家关注的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草案规定。  相似文献   

19.
小病大医、只换不修是消费者在汽车维修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某些汽车维修店,维修工人对于能小修的一定大修,能修好的却要更换零件,只修几处即可的非要整体拆修。面对高额维修单,消费者通常是目瞪口呆,却只能按单交费。那么消费者在遭遇过度维修后究竟应当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相似文献   

20.
杨涛 《法庭内外》2007,(11):47-47
美国一陪审团日前作出决定,要求给一名女性高达610万美元的赔偿。该妇女在某家麦当劳快餐店的办公室被强迫进行脱衣搜身。在美国,像这种对于人身、精神损害的高额赔偿案例并非绝无仅有。1999年4月,美国俄勒冈州的一个法庭审理了一起消费者向大烟草公司“万宝路”索赔的案件,陪审团最终裁定“万宝路”和消费者本人都有“疏忽”,对死亡事件各负50%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