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理论创新和发展。它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理论 ;发展了列宁关于和平共处的思想和原则 ;发展了列宁关于“利用资本主义促进社会主义”的思想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法律理论。这一科学构想的提出 ,对实现我国的统一大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为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而提出的科学构想,它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在新时期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理论创新和发展。它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理论;发展了列宁关于和平共处的思想和原则;发展了列宁关于“利用资本主义促进社会主义”的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法律理论。这一科学构想的提出,对实现我国的统一大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国两制"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当代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战略构想变为了现实。这一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于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本文试就此谈些粗浅看法。一、"一国两制"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在于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纵观邓小平"一国两制"理论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5.
“一国两制”构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解央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其基本含义就是: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范首例,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继续保持原有的资主主义制度不变。商种制度在一国之内长期并存,和平共处,互相促进,共同繁荣。“一国两制”构想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创见,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继承和运用,又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和平共处、国家学说、统一战线、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等思想,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6.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所提出的创造性构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结合“一国两制”构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对这一科学构想的哲学基础谈些学习体会。一、“一国两制”的构想体现了实事来是原则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根本出发点,是毛泽东用中国民族语言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最简明通俗的表述,它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等重要原则,因而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以邓小平为代…  相似文献   

7.
正2019年2月19日是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一国两制"构想提出者邓小平同志逝世22周年纪念日。同时,今年又恰逢澳门回归20周年。"一国两制"从科学构想变为生动现实,所取得的成功实践正是对这位老人最好的祭奠。"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邓小平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和平解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海峡两岸和平统一,邓小平成功地将"一纲四目"发展为"一国两制"构想.这是祖国统一理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色的创新.20多年来"一国两制"构想对海峡两岸关系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台湾岛内形势发生了复杂的变化,但"一国两制"仍然是实现两岸统一的基本方针."一国两制"是开放的科学的思想体系,是一份既有理论体系,又融合了一代伟人的历史责任感和政治智慧的厚重的政治遗产.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继续推进祖国统一的进程中,"一国两制"的内涵正在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一国两制”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为解决中国统一问题而提出来的一个全新的战略构想。本文将力图从政治学角度分析这一构想的理论价值。一、“一国两制”构想在一国范围内容纳两种异质制度,是对传统的国体和政体理论的重大突破。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国家的本质就是一定阶级的专政。因此,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逻辑上只能存在单一性质的政权,落以保证一个阶级占统治地位,而不允许其他阶级尤其是对立阶级分掌政权。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国家是一个阶级的范畴,社会各阶级在国家…  相似文献   

10.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和平统一祖国方针的科学构想和重大战略决策。“一国两制”的构想和实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内容,在和平统一祖国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1997年香港归期日益临近之际,重温我党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更有一番意义。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实现祖国统一方式的一个新的创造,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很重要的一个内容。他明确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特色,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对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处理,就是‘一国两制’”。(《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18页。以下只注卷、页)(-)“一国两制”构想的历史渊源1、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关于和平统一祖国的探索,为“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和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在谋求祖国统一大业上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早…  相似文献   

12.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以下简称“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运用“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解决祖国统一问题·将大大丰富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使其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一、“一国两制”丰富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祖国统一.以后港、澳、台特别行政区人民既可以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又可以通过本地区立法会·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基本方面.就是坚持和…  相似文献   

13.
1997年7月1日,我国政府将对香港正式恢复行使主权,洗雪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使我们向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迈出非常重要的一步。这是邓小平“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在和平统一祖国的具体实践中的伟大胜利。 邓小平“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是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科学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合理解决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它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本文拟对此问题作一探讨,敬请学界朋友指正。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通过探索国家的起源,揭示了国家的本质,认为国家是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邓小平在"一国两制"构想中,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国家本质的理论观点,而且有所突破。一方面,坚持了国家本质的阶级性,强调为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坚持中国主体地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不变;另一方面,指出国家本质除  相似文献   

15.
自1982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问世以来,尤其是1984年9月28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协议公布和1987年4月13日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式签署之后,世界舆论交相赞誉,称它是“高瞻远瞩的设想”,是“天才的创造,令人神往的伟大构想”……显然,国外许多人士都已关注到“一国两制”所具有的世界政治意义.那么,应从何种角度去分析、把握“一国两制”构想理论意义的最重要方面?笔者认为,邓小平同志的“一国两制”构想,有着十分丰富而特定的内涵,它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学说等诸多重要的学科.从根本上说,它是当今世界和平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一种创造性的政治蓝图,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核心——国家学说在中国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光辉运用和重大贡献.概括起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党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香港和澳门问题,实现祖国统一而提出的基本战略方针。它已经为圆满解决恢复对港澳行使主权问题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消除国际争端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对维护世界和平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是唯物辩证法在政治生活领域运用的成功范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注入了新鲜活力:首先,"一国两制"的构想突破了传统的国家统一观,提出了国家统一的新观念。在国家统一问题上总有一种传统观念左右着人  相似文献   

17.
“一因两制,的科学构想是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战略决策。“一国两制”的科学涵义是:一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宪法、法律规定,在这个国家的部分地区实行不同于其它  相似文献   

18.
金羽  林胜 《前线》1991,(12)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当今和平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创造性的政治蓝图,它的理论内涵十分丰富。本刊《理论研究》专栏发表的金羽、林胜的《“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从六个方面阐述了“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的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战略构想,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确定的一项基本国策。这一构想的提出,对于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发挥了巨大作用,也赢得了海内外华人的广泛赞同和支持。在“一国两制”战略构想的指导下,在中国政府和海内外爱国人士的共同努力下,香港和澳门分别于1997和1999年顺利回归祖国,实践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也为我们今后解决台湾问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本文对近年来邓小平“一国两制”思想研究做一个简要回顾,以加深对“一国两…  相似文献   

20.
历史给新中国留下了港澳问题和台湾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港、澳仍在外国殖民统治之下,台湾问题仍未解决。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这是海内外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中国共产党把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为自己的历史重任,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并成功解决了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一、"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背景"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不是偶然的、主观随意的,而有着深刻的国际和国内、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等多方面的原因。从国际形势方面看,20世纪中期以来国际形势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是我党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客观依据。这些新情况、新变化主要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作为矛盾的统一体,还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共存;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党在解决台湾和香港、澳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