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变迁催生的多重社会问题需要由国家和社会力量共同形成的保护性行动加以遏制,由此形成政府、市场与社会力量共同组成的互动系统。作为一种独特的专业行动,中国社会工作自恢复重建以来得以快速发展的两大核心动力在于:政府制度赋能与社会工作的专业自我建构。制度赋能体现为国家通过强制性制度变迁实现社会工作的制度扩散与合法性建构,通过制度驱动专业化、职业化进程不断演进;专业建构体现为社会工作通过服务建构、体制建构形成对制度驱动的反映性行动,以及对社会问题的专业性回应,由此形成专业社会工作参与基层治理和国家治理的本土进程,彰显其在制度优势框架下的社会治理效能。中国社会工作的这种双重发展动力共同推动着社会的生长,成为有效抵制自由市场扩张以及现代化进程中多重风险生成的保护性机制。  相似文献   

2.
《广东民政》2011,(10):14-14
社会工作人才是具有一定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在社会服务与管理领域进行创造性工作并作出积极贡献的人。人类社会发展实践证明,社会工作人才是社会政策的直接执行者、社会服务的专业提供者、社会矛盾的有效化解者、社会公平的积极维护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专业力量。  相似文献   

3.
经验与启示:香港民间社会组织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社会服务组织发展至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它不仅仅是社会福利的发送者,而且成为社会权利的倡导者和助人自助的增能者。香港民间社会组织的服务产值2002年占本地GDP的1.8%,对香港社会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整笔拨款制度”和“服务表现监察制度”的双重管理体制,从资助和监察两方面保证社会组织健康、有序、有效地发展;同时,引入市场机制,注重服务品质的评估,鼓励“官、商、民三方合作”,倡导社会组织的创新,积极探索“社会企业”发展道路,进而提高民众社会参与的广度及深度,促进社会共融。这些发展经验,对我们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对民间组织从监督控制向培育发展的制度转向,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刘润华 《中国民政》2008,(12):44-46
2006年12月,民政部在深圳召开“全国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会”,成为深圳发展社会工作的新起点。在民政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在学习香港、台湾和上海等地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试点和探索,深圳市委市政府颁发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及七个配套文件(简称“1+7”文件),对社会工作的管理体制、运作机制,乃至具体操作都作了制度性安排,以制度创新推进社会工作上新水平。  相似文献   

5.
倪勇 《求索》2013,(12):245-247
经过60多年的努力,香港建立了完善的社会工作制度,创立了科学高效的社会工作运行模式,使社会工作走上了专业化、职业化、本土化的道路,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社会工作于20世纪初传入中国大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其发展近乎停顿。直至1980年代末,才又蹒跚起步。今天,中国大陆社会工作面临着如何专业化、职业化、本土化的历史性课题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和地区.社会工作发展的路径不同。香港与中国大陆同根同源.其发展社会工作的丰富经验弥足珍贵,值得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黄晨熹 《人民论坛》2023,(23):36-40
新组建的中央社会工作部是党中央职能部门,这意味着党中央不仅要直接领导社会工作,更要直接管理一些重要社会工作。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经历了从探索初期到逐步建立专业教育体系,再到快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阶段。中央社会工作部的组建是新时代党应对复杂局势、推动社会整体治理的必由之路,将社会工作与党的工作联系起来,进一步拓宽社会工作的本土发展路径,优化社会工作的整体发展环境。社会工作要融入党和国家治理体系,参与基层治理和国家治理的本土进程,需进一步提高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水平,充分展现其在制度优势框架下的社会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7.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治国方略的提出是当代中国的理性选择。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在逻辑起点、功能作用、发展目标等方面具有互构性发展的逻辑关系。社会工作既是社会治理的主体,也是社会治理的内容和手段。社会工作从建立健全社会工作发展制度、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制度、激发社工机构组织活力三方面参与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8.
《公安研究》2013,(1):91-92
熊跃根在《江海学刊》2012年第4期撰文认为,社会工作诞生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受到西方社会人文主义价值观与实证主义方法的影响,致力于回应社会需要和解决个人、家庭或社会问题。然而,伴随着社会与文化变迁以及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社会工作早期发展起来的价值判断、技巧与实践模式,已难以适应变迁的文化与政策环境。因此,在二十一世纪,社会工作需要进入新的启蒙状态,对过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做全面的反思。而对于中国而言,由于制度、文化、专业学科体系和社会结构等的差异,社会工作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将经历不同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社工资讯     
《广东民政》2011,(3):56-56
我省民办社工机构发展形势喜人 民办社工机构是吸纳社会工作人才的重要载体,是有效整合社会工作服务资源的重要渠道,是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重要阵地,对预防和解决当前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民间组织与社会服务:香港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民间组织历史悠久,参与面又广大又深,是社会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香港最有代表性的组织有两类:一是慈善组织,二是社会服务机构。  相似文献   

11.
李全彩 《前沿》2011,(10):8-11
无论是作为一种现象或行为的社会救助,还是作为规范化、系统化的社会救助制度的确立,在当代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中,无疑是必须而且是重要的。但社会救助政策运行中的低效率却是制约该项政策发挥应有功能的瓶颈。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新型价值理念和个案、小组的人本特点的工作方法,对于破解当今社会救助工作中瓶颈问题有非常大的帮助,社会工作视角下的社会救助效率思考和实践应该是一种很好的尝试,也是一种理性的选择。文章从当前中国社会救助的种种低效率现象入手,在总结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实际工作的实践基础上,对社会救助效率促进的社会工作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探索性分析,最后提出了社会救助效率保障的社会工作设想。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保障作为一种制度按排从诞生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了。一百多年来,这一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当代世界各国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这一制度能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如此迅速发展?究其原因,除了由于其对各国政治、经济发展和稳定的独特作用而被各国政府广泛推行外,还由于这一制度体现了人类社会伦理本质而得到社会伦理的支持。用罗尔斯的话来说,人们对社会制度的选择,“不仅建立在经济基础上,而具建立在道德和政治基础上。”当代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探讨和研究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伦理的关系,无论是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还是对社会伦理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社会工作源自改善贫困问题的一种社会关怀的工作。社会工作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什么是社会工作?  相似文献   

14.
胡凌 《广东民政》2009,(8):19-19
推进社会管理改革是近年来广州市委、市政府的主要工作,也是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广州市根据社会管理工作综合性强、关联性大和基础性强等特征,重点在社会工作、社会组织、社区建设三大领域创新发展,并通过“三社联动”方式,形成了相互配合、互为支持,共同推进和开展社会管理改革工作的良好局面。一是加大社会工作人才的培训力度,全方位、多渠道、分层次地宣传社会工作理念,传授社会工作知识,制定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综合配套文件,为社会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实行登记与备案双轨制,降低门槛,大力培育社区社会组织,促使社区社会组织成为开展社区活动与服务的主体。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15.
随广州市学习考察香港社会管理经验团,前往香港社会福利联会(以下简称社联)、香港社会工作人员协会(以下简称社协)、香港社工注册局等社团学习考察专业化社会工作在社会服务中的运行和经验。香港特区政府使用社会团体在社会管理服务中的历史和现状、社会团体使用社工贴近居民生活脉搏开展的灵活多样社区服务的成效,再次使我感到在广州市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今天,确有必要研究和借鉴先进地区社会服务管理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进程中,中国的社会工作出现了社会性和专业性双重弱化、专业泛化等亟待关注的问题。社会工作的泛化是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界定不清晰而引起工作重心不明确、专业属性和优势丧失所导致的。因此,重新聚焦兼具社会性特征和专业性需求的“社会边缘人群”,将其作为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发挥社会工作“促进人与人的交往联系”的专业优势,并将工作重心聚焦到“人与社会的良性连接”不失为一种良好的解决方案。而围绕“社会边缘人群”建立的相关理论模型,为社会工作研究和实务提供可参考的框架和指引,从而提高社会工作的专业性与社会性,避免泛化陷阱,更是一种务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公安研究》2013,(4):91-92
何雪松在《江海学刊》2012年第4期撰文认为,社会工作在中国正面临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其不仅进入了官方话语体系,也成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社会对社会工作这一专业存在较高期待。但毋庸讳言,在中国社会工作缺乏强劲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钟莹 《广东民政》2010,(3):42-43
一、个案社会工作的定义 个案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之一,是最早发展和成熟的社会工作基本工作模式。美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中对个案工作的定义是“个案社会工作所注重的不是社会问题本身,而是‘个案’,尤其注重为社会问题所困惑无法与社会环境或关系圆满适应的个人或家庭。个案社会工作的目的是对于人与人或人与环境的适应遭遇困难的个人及家庭,恢复、加强或改造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9.
社会工作对于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创新社会管理体制、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当前社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社会认同度不高;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未建立;专业化程度不高;政府机构、学术界和社工机构缺乏专业整合,没有形成合力。本文结合泉州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对如何大力推进社会工作发展提出如下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概念是为解决西方国家城市化和现代化过程中的贫困问题而产生的。社会政策是在制度的层面制定反贫困的战略和策略,并通过具体的计划和项目使之可操作化;而社会工作则站在政府和公众之间,将社会政策转化为社会行动,将政策具体贯彻落实到每一个社区和个人身上。本文从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之间的内在联系入手,结合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发展的国际经验,探讨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路径,以促成我国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达成良好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