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为5600多位经济困难、失能老人免费提供照料服务;1.4万8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领取“高龄津贴”;8.4万老年人在社区里就能享受“15分钟养老服务圈”,老年食堂、助老服务网点、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就在家门口……在杭州市西湖区采访,记者真切感受到了幸福养老的滋味。  相似文献   

2.
樊文 《中国民政》2024,(5):54-55
<正>“对我们老年人的服务真是太贴心了!”近日,社区志愿者免费上门为湖南省武冈市湾头桥镇龙泉村77岁的独居老人龙奶奶开展打扫卫生、做饭、陪老人聊天等服务活动,暖心的服务赢得了老人的称赞。龙泉村的关爱老人服务机制,是邵阳市完善基层养老服务体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邵阳市以纳入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地区为契机,围绕老年人个性化、多元化、精细化的养老需求,不断优化服务供给、补齐设施短板、提高服务效能,倾心为老年人打造“家门口”的幸福。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东城区于2009年4月3日启动“爱在社区——社区志愿者与空巢老人手牵手”居家养老志愿服务主题月活动。一个月来.通过“发布信息、招募注册、组织结对”三个阶段的工作,有618位享受特殊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的老年人与社区志愿者结成服务帮扶对子.并享受服务。  相似文献   

4.
<正>100多名老人来“家门口”的幸福食堂就餐,52人办理就餐卡,10多名老人预约登记入住……湖北省宜昌市至喜园养老服务中心开业运营当天,就备受周边老年人青睐。作为亚行贷款宜昌养老综合服务示范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至喜园养老服务中心具有机构养老、日间照料等功能,可为周边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  相似文献   

5.
谢松保 《世纪行》2012,(11):27-27
(一)广覆盖。其一,老年人福利从城乡“三无”老人向全体老年人拓展。以“三无”老人、低收入家庭失能半失能老人、空巢高龄老人等老年群体为重点,同时兼顾其他社会老人。尽可能将他们都纳入社会养老服务保障范围。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机构养老的骨干作用.大力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建设。确保全省养老床位年增长10%以上。其二,儿童福利从机构供养孤儿弃婴向全体孤儿弃婴拓展。  相似文献   

6.
周宝忠 《中国民政》2013,(10):49-49
现阶段,传统居家养老模式存在以下难题:一是服务信息不对称,难以迅速快捷地提供高效服务.现有的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基本上是被动服务,服务不仅被动,而且在与老人服务需求的沟通上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不通畅、滞后等弊端,难以实现高效便捷地提供服务.二是服务内容单一,服务功能相对薄弱,不能很好地满足老年人群体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现行的居家养老服务,虽然承诺的服务内容和项目较多,但实际真正提供给老年人的往往比较单一,所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内容与老人的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对称,造成居家养老服务的有效需求不足、服务对象范围过小,直接影响了服务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吉安市现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6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2.9%。其中,身边无子女的独居、空巢、留守老人有30万人,占48%;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有10万人,占16%。全市城乡60%以上、中心城区85%以上的老年人有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为此,吉安市积极探索社会化养老服务的新路子,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让那些住不起老年公寓的困难老人和不愿意离家的老人,依托社区居家养老,以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能够更好地安度晚年。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口老龄化压力的增大和传统家庭养老服务功能的日益弱化,养老问题在传统养老体制和养老模式中日益显得矛盾突出,老年人养老服务已经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对社会福利和社区照料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养老职能将更多地依赖于社会,依赖于社区为老服务的开展,由此产生的社会化居家养老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
正"医养一体化"是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的一种养老模式,是对养老服务的充实和提高,将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是社会化养老的一大趋势。目前,我国"医养一体化"主要发展模式有:一是医疗机构投资兴办养老机构。我国现在的养老机构一方面提供的床位数相对于老年人的需求还有很大的缺口,另一方面床位的利用率却不能让人称道。主要就是由于现有的养老机构在满足残障老人、慢性病老人、易复发病老人以及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政》2011,(10):50-50
江苏省沭阳县民政局荣超认为,开展居家养老要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的关系。机构养老,政府投资大、运转成本高、服务功能少,难以满足大多数老年人养老服务的需要。据调查,有95%左右的老年人喜欢居家养老。因此,政府应坚持以人为本,建立科学的老年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规划,在巩固、完蔷和适度发展养老机构基础上,把有限资金投入到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去,让更多老人享受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安享健康快乐的晚年生活。  相似文献   

11.
吴春国 《中国民政》2012,(12):55-55
为解决城乡困难老年人的养老服务保障问题,浙江省临海市民政局和财政局联合下发《临海市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实施意见》,建立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对符合条件的老人提供养老服务补贴。补贴对象:户籍在临海市范围内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60同岁以上的老年人因进食、穿衣、个人卫生、如厕、  相似文献   

12.
《广东民政》2009,(5):22-23
我区是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区。2008年60岁以上老人14.7万,占全区总人口的12.2%。如何应对老龄化,创新养老服务模式,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权益,是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从中国国情出发,发展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服务必将成为应对老龄化、解决养老问题的工作重点之一。比较理想的居家养老模式是指老年人居住在自己家中,活动在熟悉、安全、方便的社区环境中,享受社区机构根据老人需求提供的共性化和个性化两类养老服务的养老模式。要提高这种模式的品质,搞好养老服务硬件设施建设和服务功能建设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当前,随着人口老龄化压力的增大和传统家庭养老服务功能的日益弱化,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对社会福利和照料服务的需要不断增加,养老将更多地依赖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和社会养老服务的开展,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正>为让更多有需要的老年人住得起养老院,近日,常熟市结合落实民盟市委建议,破解养老难题,对特困家庭中无力照料的老人、高龄老人以及低收入群体的老人入住养老机构予以政府资助,逐步实现普惠养老。民盟常熟市委调研发现,常熟市60岁以上人口达26.9万,占全市总人口的25.18%,而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已滞后于人  相似文献   

16.
钟禾 《政协天地》2013,(10):31-31
机机构养老通过集中管理,能够使老年人得到专业化的照顾和医疗护理服务,无障碍的居住环境设计也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便利。缺点在于容易造成老人与子女、亲朋好友间情感的缺失,而且成本较高。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具有较好的社会保障制度及家庭成员的独立意识比较强,法律也不规定子女对老人负有赡养的责任和义务。这些国家有5%~15%的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其中北欧大约为5%~12%,英国大约为10%,美国大约为20%。  相似文献   

17.
地方政讯     
《中国民政》2012,(10):37-37
近日,深圳市民政局修订了2010年印发的《深圳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力量参与相结合,先重点保障老年人中的失能老人和特殊群体老人、再逐步患及全体老年人的原则,推进全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发展,"老有所养"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同城镇老年人相比,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更加紧迫。随着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和老人留守农村,传统"养儿防老"的家庭养老模式弱化了,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日益凸显。近些年,伴随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和土地流转,一些地方开始探索"以地养老"模式。所谓"以地养老",就是农村老人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换取养老资金和服务,类似于城市中的"以房养老"。那么,应该如何看待"以地养老"?其利与弊分别是什么?现实  相似文献   

19.
今年3月下旬开始,深圳市老龄办、市老年协会和盐田区民政局等有关部门联合在沙头角社区开展“以老助老,互助互爱”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此次试点的重点是探索社区老年人协会积极参与居家养老服务,发挥社区老年人协会在居家养老中的协调、桥梁、助手和监督等作用。社区老年人协会依据自愿的原则,选拔出一批低龄、健康的老人,  相似文献   

20.
范一明 《群众》2022,(13):65-66
养老工作是社会治理的重大课题,是公共服务品质的重要体现。新时代的养老工作,已悄然从面对特定人群向面向全体老年人转变,养老工作在公共服务领域的重要地位愈加凸显。近年来,张家港市高站位谋长远,持续优化养老服务供给,发挥经济基础雄厚、上下团结有力、公益慈善氛围浓厚、文明志愿资源充分等优势,推动养老服务质量提升、养老服务事业产业蓬勃发展,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