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冯昭 《台声》2011,(3):35-35
大陆“首善”陈光标春节前带了几十箱的钱,到台湾行善“让钞票飞”。这场“感恩之旅”、“高调之旅”,陈光标除了带来红包,还有什么?  相似文献   

2.
近期,一媒体掀起对陈光标慈善行为的调查探访,并对陈光标的某些慈善“成绩单”表示质疑,由此引发了更多的对陈光标其人、其事的调查和讨论。面对媒体的质疑,陈光标的回应从高调走向低调。在一些媒体和人士表示质疑的同时,另一些媒体和人士呼吁,不妨对行善之人、慈善事业多一点宽容和理解。透过这次陈光标事件,我们感到  相似文献   

3.
陈光标近来麻烦比较多,先是其高调慈善的言行招来诸多非议,继而他该捐哪儿不该捐哪儿,哪儿该先捐哪儿该后捐,也被人诟病;这些还算是小麻烦。《中国经营报》《南方人物周刊》等几家媒体对他行善金额、善款去向、是否少捐多报和企业经营情况的调查和质疑,将陈光标进一步推到风口浪尖。陈光标开始作了些回应,两次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后来则表示不愿再多作回应。事件的后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陈光标近来麻烦比较多,先是其“高调慈善”的言行招来诸多非议,继而他该捐哪儿不该捐哪儿,哪儿该先捐哪儿该后捐,也被人诟病;这些还算是小麻烦。《中国经营报》《南方人物周刊》等几家媒体对他行善金额、善款去向、是否少捐多报和企业经营情况的调查和质疑,  相似文献   

5.
湘民 《广东民政》2011,(5):10-11
最近,一股质疑陈光标“高调慈善”的风暴席卷全同舆论界。据说是《中国经营报》首先发难,该报发文说陈光标向记者晒的慈善账单经核实有不太符合实际的地方,要么有些受捐机构不对,要么有的捐赠金额不符。意在告诉读者,“高调”的中国首善陈光标其实也虚假。接着《南方都市报》等媒体连篇累牍发出质疑文章,或认为陈光标的“高调慈善”并不透明(因为他不能晒出全部捐赠票据),  相似文献   

6.
抗震救灾,他捐款;乡村硬化道路,他出钱;见义勇为基金,他认捐……每年3.3万元“庄学枝奖学助学金”,2万元“慈善敬老专款”,4万元的矿区边缘村资助……这些年来,他为社会行善捐款3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7.
这是迄今为止,陈光标遭遇的最严重的一场形象危机。当盈江灾民与“中国首善”一起高举钞票的照片出现在公众面前,引起的反响之大,远超陈光标本人的意料。而此前他的台湾、日本之行,也颇受争议。事实上,公众围绕“暴力慈善”的争论,不过是对近年来曝光频频的“陈光标争议”的一次集中爆发。  相似文献   

8.
文玉 《中国减灾》2008,(12):58-58
陈光标:在5月12日的强震发生仅两个小时后,他亲自率领由60辆挖掘机、吊车等大型工程机械组成的救灾队伍,浩浩荡荡开往四川抗震救灾。同时,他向灾区捐款近1000万元,现场救出1000多个孩子。  相似文献   

9.
正是鉴于中国慈善的这种窘境,才会出现类似于曹德旺"最苛刻捐款"、"陈光标式"慈善的非常之举。  相似文献   

10.
阮莹 《民主与法制》2011,(34):14-16
2011的中国慈善注定要与这样的两个人名紧紧地捆绑在一起,继陈光标的高调慈善、暴力慈善引出了关于慈善理念的广泛争议之后,微博认证自称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郭美美,以活色生香的系列炫富微博彻底搅浑了慈善江湖,  相似文献   

11.
顾骏 《民主与法制》2011,(18):19-20
近年来,陈光标以其高调慈善引来社会极大争议,今年初以来,他又提出争当“世界首善”,为中华民族争光的说法。为民族争光的名头不小,但真要到国际社会上如此宣称,恐怕首善称号没拿到,倒给中国人大大丢了一把脸。  相似文献   

12.
梁仁义 《传承》2010,(16):40-41
在2010年4月20日晚央视直播的"情系玉树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中,黄浦集团董事长陈光标以个人名义向玉树灾区再次捐款1000万元。据近日发布的《2010胡润慈善榜》透露,陈光标于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4月9日,单年捐赠3.25亿元,2005年至今连续5年现金捐赠和现金  相似文献   

13.
他一坐定便开始讲自己所做的事:汶川地震救援,募集上亿元善款给西部发红包,高调向社会公布捐赠成绩单……他给我们读当天报纸上报道他的文章标题——“一个陈光标太少”。他憨厚地笑着。  相似文献   

14.
雇主品牌是企业品牌,是“贵族游戏”,还是面子工程?雇主品牌是人力资源部的专责还是企业每个人的责任?树立雇主品牌是对外捐款行善重要,还是对内修炼内功重要……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中国门户网站普通存在的"仇富恨官"高地现象;在借鉴信息经济学与信息管理学等理论方法与模型的基础上,首创性地提出了门户网站"仇富恨官"信息传播模型,该模型认为,网民在三层过滤器及主体思想的影响下,为满足自身偏好和利益需求,选择性地传播信息,从而导致"富""官"群体信息失真或扭曲;结合"陈光标高调行善事件"和"5.26深圳飙车撞人事件"两个典型案例,对该理论模型进行了分析论证;最后提出了网络舆情监管的具体思路,包括强化网络媒体行业自律、转变政府网站职能、绿化主体思想、加强相关法律制度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1978年,年仅10岁的陈光标用卖水赚来的微薄收入帮助邻家小伙伴交齐了书本费;1998年,掘得第一桶金的陈光标,拿出全部利润的七分之一——3万元捐资给了安徽芜湖一个身患重病的小姑娘;2008年5月,陈光标率领120人的工程队赴四川地震一线,冒险挽救了上百条生命,并累计向灾区捐款捐物1.3亿元。至今,刚及不惑的他已经累计向慈善事业捐款超过10亿元,被称为"中国首善"。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07,(1):66-67
台湾“国防部”1月23日再次高调宣扬大陆“导弹威胁”。据台湾《东森新闻报》报道,台湾“国防部”1月23日主动召开记者会,再次高调宣染大陆“导弹威胁”,分析大陆解放军的最新动态。“国防部情报次长”王正宵称.目前大陆在江西、广东,福建等地部署的战术弹道导弹以及巡航导弹.射程可以完全覆盖台湾全岛.“对台产生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8.
禾刀 《中国减灾》2012,(4X):64-64
<正>过去的一年,卸下"中国首善"称号的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却一直没有淡出人们的视野。从兔年春节前赴台湾发红包到去日本抗震救灾,从与"乞丐冠军"张尚武签约、解约到在贵州毕节开个人演唱会,从无车日砸奔驰到"裸价"卖房,他动作频频,高调的曝光率堪比娱乐明星。日前,接受媒体访问的陈光标称,"已经把龙年定为低调之年、反思之年、休息之年、学习之年。接下来两三年,我想逐渐  相似文献   

19.
毛磊 《民主与法制》2011,(17):28-30
对于陈光标式慈善。评论各异.赞誉肯定的多,批评质疑的也不少。难怪有人说:“陈光标,不过是转型期中国慈善摸着石头过河的典型标本而已。”慈善需要一种境界,是一种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况味。它不单是有钱人的事业,更是全社会每个人的共同事业。  相似文献   

20.
朱健刚 《传承》2011,(1):48-49
2008年全民参与汶川地震救灾捐款引发了中国人的慈善"井喷"现象。而在这之后,富人慈善进入了持续发展的新阶段。不但有陈光标、曹德旺、陈树发屡屡的大额捐赠之举,而且更多的企业家和财富人士开始建立自己的基金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