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皮明庥 《世纪行》2011,(1):28-28
在一次讨论会上,有同志向我提问。我不假思索地说,因为辛亥革命首先在武昌爆发。故人们便称为辛亥革命首义。设问者说,难道在辛亥年是武昌首先起义吗?广州在同一年3月29日就发生黄花岗起义,比武昌还早半年。也没有叫广州首义。又说,在保路运动中.四川发生成都起义,而且各地起而响应者有全省各州县。  相似文献   

2.
本期导读     
《春秋》2011,(6):1-1
美洲致公堂是晚清时期重要的海外华侨组织.也是中国致公党的前身。1904年孙中山。加入美洲洪门,对致公堂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于1911年决定同盟会会员一律加入致公堂:辛亥革命时期,美洲致公堂积极筹款支援革命,它所捐助的大量经费成为辛亥革命起义.经费的主要来源:洪门致公堂众多成员也是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惠州起义等二系列...  相似文献   

3.
黄洁薇 《传承》2012,(12):80-81,95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华侨和辛亥革命又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孙中山从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被迫逃亡国外,直到1911年武昌起义,十五六年间,他基本上都是生活在海外,并以海外华侨地区为基地领导中国革命。笔者在这几年来征集和整理与辛亥革命相关的文物史料过程中,目睹不少华侨支持辛亥革命的实物,这些珍贵史实正好见证了华侨为辛亥革命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正> 海内外学人翘首以盼的第一部辛亥革命专史辞书——《辛亥革命辞典》,终于由武汉出版社推出。这部大型辞书,凝聚了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辛亥首义武昌纪念馆、武汉市社会科学院等单位数十位专家、学者的心血,是湖北地区史学界献给辛亥革命80周年的一份厚礼。反映历史规律高扬时代强音《辞典》向读者昭示: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下,不论是经济上的“实业救国”,文化上的“教育救国”,政体上的“五权分立”,也不论是“广州黄花冈起义”、“安庆马炮营起义”,甚至“辛亥武昌起义”,都未能  相似文献   

5.
将武昌起义称为武昌首义或武汉首义,是辛亥革命领袖孙中山、黄兴首先提出来的,得到辛亥革命党人及社会的广泛采用,到民国初年已成定说。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把武昌起义爆发日确定为中华民国国庆节,并将1912年中华民国第一个国庆节庆典特意放在辛亥首义之地武昌举行。武汉作为辛亥首义之区的历史地位,同样得到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认可。武昌起义在辛亥革命中并非最早,之所以称为武昌首义,主要是因为:第一,武昌起义得到了全国各地响应,为推翻清王朝及中国专制帝制建立了头功。第二,武昌起义后建立的湖北军政府,率先将中国同盟会提出的民主共和制度变成革命实践。第三,武昌起义后成立的湖北军政府拟订了《鄂州约法》,成为其他各省制定约法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蓝本,是中国宪政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6.
一、近些年鄂台文化交流的基本情况 1、辛亥首义文化的交流。近些年来,武昌首义文化对台交流已成为鄂台文化交流中的最响亮的品牌。一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与台北国父纪念馆交流往来密切。二是在辛亥革命史研究上的鄂台学术交流。三是诸多台湾的中国国民党政要参访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如胡秋原、李焕、郝柏村、唐飞、王作荣,蒋仲林、蒋孝严、江丙坤、连战等。四是今年纪念辛亥革命百年,  相似文献   

7.
车明辉  张晔 《春秋》2011,(6):62-63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山东是清王朝所在地北京的门户.是较早宣布独立和武装起义的省份之一.始终处于辛亥革命斗争的最前沿.是辛亥革命举义的重要省份,在辛亥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8.
王亮 《两岸关系》2011,(5):14-17
辛亥革命已经过去了整整一个世纪,当我们回首往事时,大多数人会联想到发生在中国南方的武昌起义、广州黄花岗起义、四川的保路运动,以及中山先生重要的活动地点上海、南京等。其实,在当时的北京也同样发生了许多与辛亥革命密不可分的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9.
韩进英 《春秋》2011,(6):26-28
1911年是辛亥年.在中国近代史上.这是不平凡的一年。在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的领导下.这一年曾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即:4月27日的广州起义、史称“黄花岗起义”.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和12月31日的滦州起义。我的父亲韩多峰就曾参加了以王金铭、施从云和冯玉祥为首的滦州起义。  相似文献   

10.
袁婷 《民主与法制》2011,(31):12-16
一百年前的辛亥年,一场起初略显慌张的起义正式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大幕。中国历史的沉重齿轮终于再度向前拨动了,皇权以及与其相关的一切建制、理论和信仰即将灰飞烟灭,代之而崛起的是两个令中国人感到陌生的词汇——民主、共和。  相似文献   

11.
黄权 《桂海论丛》2001,17(6):94-96
20世纪初叶 ,孙中山、黄兴等革命党人在钦州曾发动了两次反清起义 ,钦州一度作为辛亥革命中心 ,为全国瞩目 ,但很快又归于沉寂 ,革命运动迅速陷于低潮。文章对钦州辛亥革命的特点、失败的原因和当时钦州政治、经济的社会背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春秋》2016,(3)
正辛亥革命爆发时,孙中山远在美国,他事先对发生于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毫无估计。但后来的事实人们都知道了,当这场影响并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革命,在讨论它的最高主政者时,起事者们多将不二人选的目标,最终锁定在了此时此刻远在大洋彼岸的孙中山身上。这样的锁定,既基于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人格魅力,更决定于他此前为振兴中国而作出的献身努力——一次次武装起义。是的,这些武装起义最后都告失败,但正因为有了这些失败的累积,才最终成就了辛亥年武昌起义的成功。而孙  相似文献   

13.
9月18日、19日,市社科院、市社联、江汉大学联合举办了武汉市纪念辛亥武昌首义90周年学术讨论会,冯天瑜、萧致治、陈辉、皮明庥等近60位中国近代史研究专家和有关单位负责人到会。会议指出,1911年10月爆发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迎来了现代文明的曙光。武昌起义打响辛亥革命的第一枪,这一史实及其蕴含的“首义文化”和“首义精神”有着重大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赵良英  胡斌  廖靖宇 《世纪行》2011,(10):13-13
2011年10月10日上午,来自美国、菲律宾、新西兰等国的40多位华侨华人和辛亥志士后裔。走进修缮一新的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纪念馆。追忆百年辛亥历史.深切缅怀革命先驱。  相似文献   

15.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广西人民在辛亥革命中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从组建同盟会、宣传革命思想、发动武装起义等方面为组织和发动辛亥革命奠定了基础;从不同层面领导和参与了辛亥革命,对推动辛亥革命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辛亥革命斗争中,有一大批广西子弟为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相似文献   

16.
张铭歌 《世纪行》2011,(7):42-46
以武昌起义为胜利标志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它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创举,它在世界上也是举世瞩目的奇迹。在全球华人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我们更加怀念曾亲身参与这一伟大革命洪流的先祖父张难先。早在1904年,在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指引下,祖父就与同时代的革命先贤们,在总结以前多次起义失败的教训中,  相似文献   

17.
曹锡荣 《前进论坛》2011,(12):15-16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SUShi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作为新一代民主人士,纪念辛亥百年,心情无比激动。回顾历史,百年沧桑巨变,感慨无限;展望未来,实现民族复兴,重任在肩。  相似文献   

18.
袁磊 《政策》2006,(10):57-57
辛亥革命博物馆收藏着一张非常珍贵的照片——武昌起义中打响首义第一枪的熊秉坤与中国封建社会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一次历史性会面。这张照片摄于1961年10月的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安排了这一历史性的会面。在辛亥革命中,熊秉坤是致力于推翻封建王朝的革命先锋,代表着蓬勃发展的资产阶级革命力量;溥仪则是中国末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是行将灭亡的封建势力的总代表。熊秉坤(1885-1969),湖北武昌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前夕,他的公开身份是新军第八镇工程营的一个正目(相当于班长),其秘密身份则是湖北革命党人在工程营…  相似文献   

19.
一百年前的辛亥年,一场起初略显慌张的起义正式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大幕。中国历史的沉重齿轮终于再度向前拨动了,皇权以及与其相关的一切建制、理论和信仰即将灰飞烟灭,代之而崛起的是两个令中国人感到陌生的词汇——民主、共和。革命深深刺痛了中国根深蒂固的帝制观念和利益,也因此遭遇反  相似文献   

20.
一武昌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八十年前爆发的辛亥革命,首先在这里发动了武装起义,并成为辛亥革命的指挥中心。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封建制度,推进了社会民主发展的进程,而且创造了灿烂丰富的辛亥革命文化。如果说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先驱们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发展史上一座光辉的里程碑,那么,辛亥革命文化则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瑰宝。辛亥革命武昌首义文化又是整个辛亥革命文化中生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