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2 毫秒
1.
毛泽东极为重视从思想上建设党,克服党内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并把它提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去认识。因此,他特别重视向全党进行党性党风教育,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从严治党,狠抓党风建设,毫不留情地纠正党内不正之风。毛泽东抓执政党党风建设,注重以史为鉴,告诫全党克服骄傲自满情绪,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和进攻。毛泽东熟谙历史,注重以史为鉴。他从历代王朝,包括农民起义成功,建立政权的都未能摆脱从艰苦创业到腐败灭亡的“周期率”这一历史教训中,深刻地意识到只有加强党风建设,…  相似文献   

2.
俗话说,恶语伤人。其实,美言“捧场”也可伤人,有时不在恶语之下。诚如鲁迅先生说过的“毁或无妨,誉倒可怕”。 现实生活中“捧场”并不罕见。如有的人对领导是“三分成绩讲七分,两成事实夸成八”;有的人一味贬低集体和群众,抬高领导,把集体的智慧说成是领导个人的才干;还有的人费尽心思投领导所好,上面喜欢什么,他就奉承什么。 我们之所以要警惕“捧场”,在于它华而不实,会使人陶醉于颂扬之中,忘乎所以。君不见,因为有人“捧场”,有的干部不知不觉滋长了骄傲自满的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  相似文献   

3.
情绪是时刻缠绕我们每个人、影响我们一生发展和幸福的重要心理现象。能否觉察和控制好自已的情绪,是情商高低的首要表现,对一个人的成才和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孔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这里所要“忍”的对象,主要就是人的失衡了的情绪。  相似文献   

4.
情,或者以前受过挫折的人不愿意过多地提及自己的过去;思想保守的人一般不太愿意急于将自己的意见和盘托出。对此,只有沟通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双方有了更多的了解之后,才有可能达到更深刻的相互了解。有些人主观性强,常有一种慑服别人的自信心和自尊感,刚接触时即进行深层次的沟通,则容易助长他骄傲自满、惟我独尊的情绪,只有适度地、有节制地与他交往和沟通,才能取得理想效果。 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人们都爱津津乐道自己喜欢的事情,因此在进行沟通工作时,沟通者应顺着接受者所喜爱的话题和信息交谈,然后有针对性地在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上进行更多的沟通和交流。  相似文献   

5.
《上海支部生活》2010,(8):10-11
行百里者半九十 俞正声强调,世博会虽然开局良好,运转有序,但是“行百里者半九十”,只有184天都平安有序,世博会成功、精彩、难忘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我们决不能因前一阶段取得的成绩而骄傲自满,更不能因进入常态管理而麻痹大意,必须按照“六个确保”的要求,不自满、不松劲、不懈怠,优质高效完成各项举办任务  相似文献   

6.
ABC情绪疗法     
《时事报告》2012,(8):78-79
我们每个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这时候需要我们用理智驾驭情绪。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了ABC理性情绪疗法:A是诱发性事件,B是个人的信念和想法,C是结果。通常人们认为,心情不好C,是由A引起的。艾利斯则认为,B才是导致C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备课卡片     
自信助您成功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了自我效能的概念,指出自我效能是人们为了达到预定的行为模式,对自己组织和实施该行为的能力判断。其实,自我效能是一个人自信心的反映。有人做过实验,教师的自我效能会影响他的工作成绩,以致波及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学生的自我效能则更影响他的学习成绩。一位资深的心理学家曾说过,“自信是在不自信中成长起来的”。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卑情绪,就看你怎样对待了。如果你一味沉浸在自卑情绪中,那么你将一事无成。如果你能化自卑为力量,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既不自卑,也不自傲,心中充满自…  相似文献   

8.
人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一定的情绪状态下,情绪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与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与否的反映,需要是情绪产生的基础。当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如优美的环境、良好的成绩、健康的体  相似文献   

9.
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纵观全书内容不难看出,本课教材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第一课就提到了意志坚强的要求。第二课讲了调节情绪的内容和目标,也与意志有关,因为不论保持积极的情绪、乐观的精神,还是克服不良情绪,都与人们的意志活动相联。第五课讲能否承受挫折,是对人们意志的考验;第六课讲勇于开拓进取,更需要坚强的意志;以后备课讲到的心理品质的培养,都与意志品质相联系。特别是塑造良好的性格,增强自律能力等,都要求有坚强的意志。没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其他心理品质的培养与提高,就失去了基础和动力。所以,无论从初一《思想…  相似文献   

10.
“两个务必”是党长期奋斗的优良传统。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我们党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取得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等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夺取了令世人注目的辉煌成就,这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战斗力,国家始终保持人民政权性质和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早在建国前夕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针对一些党员可能因胜利而滋长骄傲自满情绪和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担忧一些共产党人可能要在资产阶级糖弹面前打败仗。及时地警告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17,(33)
正与幸福感相关的重要外在表现是情绪,情绪是人们主观世界对于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体验,可分为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都是不同程度的体验。正面体验是增进幸福感,而负面体验是降低幸福感。幸福感比欢乐、喜悦的情绪更高级,能让人产生非常积极的正向体验。影响幸福感的因素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和谐的家庭、良好的社交、健康的身体等都能增加幸福感的正向体验。幸福感往往主观因素占多数,是主观  相似文献   

12.
英格丽 《现代领导》2003,(11):44-44
“成功的人都是相同的,不成功的人却各有千秋。”英格丽总结了14年在海外寻求成功形象的理论基础及七年的形象设计的经验,以及在中国与成功者交流的感受,提出七项提高形象的方法,为那些渴望树立成功形象的人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情商要求我们掌握一定的情绪技巧。管理者必须学习这些技巧,才能成为绩效明星,实现事业上的成功。这些情绪技巧有哪些呢?要识别这些技巧,牵涉到我们对情商所下的定义。情商的三重维度——情绪敏感度、情绪成熟度、情绪胜任力——就代表着这些技巧。获得情绪胜任力.并不意味着要从理性上掌握相关概念,尽管这或许是最简单的一种方法。理性上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蔡雄杰 《前进》2012,(2):53-55
群众情绪是一定社会中群众的心理表现,它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的各种情境的知觉,通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复杂而又相对稳定的态度体验。尤为重要的是,社会情绪具有很强烈的群体情绪认同,在某一群体中,  相似文献   

15.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获得满足与否的反映。凡是给我们带来愉快体验的情绪就叫正性情绪.凡是给我们带来痛苦体验的情绪则叫负性情绪。对于官兵来说.官兵的情绪变化与常人比较更显得活跃和复杂。情绪调控方法,是指人们采取直接的、理智的、切实有效的行动或方法.来改善和缓解所面临的不良情绪。教育引导官兵要学会体察自己的情绪,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对于完成各项任务.提高部队作战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整体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我们党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化解矛盾、理顺情绪、激励人们团结奋斗的基础性工作,极为重要,只能不断加强,而绝不可以有丝毫放松和削弱。因为解决思想政治问题是做好其他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党的这个优良传统和重要经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  相似文献   

17.
晋夫 《今日山西》2002,(4):14-16
贝贺唐·木尼耶(BertandMeunier)法国摄影家。贝贺唐·木尼耶并未尝试描绘世界,而宁肯浸没其中,穿透它,体验它,然后把他的体验转化为图片,那是个让人们感到好奇的世界。他构图精巧但并不刻意设计。他坚持承认自身的感觉、情绪和受伤的感受力。他所反映的影像的质感,忧伤的情绪,跳动的画面,使人们产生一种强烈的情绪。就象一个旅行者面对不断变化的情景时的情绪,这些影像尽管可以触到,但却不把世界简化为单一的真理,而是令人们看到了复杂性和各种细节,并试图解释摄影本身所不能传达的东西。丹尼斯·达萨(DenisDarzacq)法国摄…  相似文献   

18.
人人都有情绪,情绪是人的生命力量,没有情绪就没有了工作、学习、生活的激情。但是,当期望与现实之间有较大差距时,当面临始料不及的精神打击时,往往会失去理智的控制,产生一种激烈的愤怒和对立情绪,这就是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9.
成功的艺术     
“要激流勇退”,这是久经验证的忠告。但你是否知道,这句话最初出自17世纪西班牙一位名叫巴尔塔萨尔·格拉希安的牧师之口。作为一名随军牧师,格拉希安接触过许多有权势的人。他得出结论说,如果具有智慧并且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几乎每个人都能掌握局面并取得成功。他为此写下了300条格言,指导同时代的人去掌握成功的艺术。不久前他的这些格言重译出版,成为畅销书。  相似文献   

20.
每个健康的自然人都蕴藏着三种能源,即体能、智能和精神能。体能是人的肉体能与生命能,是智能和精神能的物质基础,是成就事业之根本;智能是人的智力和才能,是人的创造能和发展能,是人才成功的关键;精神能是人的心理能和情绪能,是体能和智能的支撑能和动力能,因而是人的体能与智能能否充分开发利用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