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这充分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高度重视。同时,报告还进一步明确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治国之道,富民为始。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的共同富裕理论既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般规律的充分尊重,也是对劳动者创造历史、劳动神圣理念的坚持和捍卫。对共同富裕的追求构成了历史演进的底层逻辑,新时代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正是这一历史逻辑的发展;是否坚持共同富裕原则是坚持资本逻辑或人民群众逻辑的分野,实现共同富裕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理论支撑;新时代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既是展示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也是赢得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制度选择。从现实来看,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发展方向;从实践来看,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坚持实现共同富裕以凝聚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是历史鲜活经验的生动结论,具有生成发展的合理性、内涵的丰富科学性。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理论创新推动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的新发展,以高质量发展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障共同富裕思想的深刻践行。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胸怀天下,为推进共同富裕提供政治保证和支撑力量,体现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4.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在文明层面表现为文明的更迭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百年现代化探索历程中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实现了对当代资本主义文明的三重超越。在文明核心方面,超越了“资本中心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价值指向方面,超越了资本无限扩张的逐利本性,将文明进步的落脚点放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各国文明关系方面,超越了“文明冲突论”,主张文明求同存异、交流互鉴、共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实践探索成果。  相似文献   

5.
新发展阶段,推进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维度,是共同富裕视域下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方面。中国人民精神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文化自信来源于历久弥新的中华优秀文化,其中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大众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精神世界的指导地位是全体中国人民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体系成为中国人民精神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支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集体主义价值观和全过程人民民主闪耀着新时代中国人民精神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自信。  相似文献   

6.
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也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高度,作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决断,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重大成果。统一战线作为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联系各方做好大团结大联合的工作,凝心聚力、汇聚共识,为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出了重大贡献。立足新时代新征程,统一战线要进一步发挥思想引领、集智聚力、建言资政、民主监督、文化统战等作用,为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成就,形成了经济发展的中国经验,主要包括: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党统领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发展目标和价值追求;开放包容,注重批判地吸收借鉴国外经济学理论和发展经验;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对比中西现代化道路的异同,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体现在以下三个维度:政治维度,即从政党属性、道路性质、政权根基上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维度,即从坚实基础、动力支撑、发展方式上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价值维度,即从精神诉求、胸怀天下、成果结晶上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创造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具有丰富内涵,在重要特征上体现为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统一。在建党百年之际,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中国式现代化向前迈进了新的一大步,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推动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依然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效率与公平的两难问题、新发展阶段对共同富裕提出的新要求等挑战。为此,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科学规划共同富裕;深化改革创新,激活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发挥制度优势,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10.
共同富裕是指全体人民通过努力奋斗创造财富和政府合理分配财富,使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达到小康,并在消除两极分化和贫困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经济繁荣的目标。为了达到共同富裕,政府应增强对经济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持续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平衡“富裕”和“共同”之间的关系,在制定收入分配政策方面保持相对公平。通过分析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收入水平分布偏态系数来解读当前我国居民富裕程度和享受公平现状。我们要在新时代打好共同富裕的现实基础,处理好共同富裕的公平分配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和拓展,为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现实路径。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其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须破解高质量发展基础不牢固、基础性分配制度不完善、区域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拉大、民生保障压力日益增大等难题;我们要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以高质量发展筑牢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夯实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以文化软实力提升厚植共同富裕的文化底蕴,以缩小区域城乡差距提升共同富裕整体水平,以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明显提升破解制约共同富裕的民生难题。  相似文献   

12.
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价值追求,实现共同富裕离不开相应文化形态的价值引领。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共同富裕基因,但也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与共同富裕理想的价值相背离。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积极探索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在价值立场、精神谱系和理想信念上实现了文化超越。  相似文献   

13.
人民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性。人民性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本质属性的继承发展,也是对中国共产党本质特征的生动诠释。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导向、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追求、以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为指标,超越了资本至上的西方现代化。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中,要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立场,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发挥现代化建设的主体作用;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有效回应人民现实诉求;要推进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14.
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治国理政的高度政治智慧,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内在逻辑。从理论逻辑上看,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资本批判思想——正确评价资本作用、科学解释资本运动、高度肯定无产阶级战胜资本的力量——的创造性运用。从历史逻辑上看,为资本设置“红绿灯”总结了科学社会主义规制资本的基本经验,体现了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蕴涵的高度历史主动精神。从现实逻辑上看,为资本设置“红绿灯”廓清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之路:克服“脱实向虚”,规范发展数字经济;消除市场壁垒,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转变发展方式,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从价值逻辑上看,为资本设置“红绿灯”反映了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追求,蕴涵着祛除资本逻辑遮蔽人性的价值承诺、促进利益分配公平正义的价值规范和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新征程中的乡村共同富裕作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板块,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题中之义。在中国式现代化叙事中的出场逻辑,形塑了乡村共同富裕的内涵维度,即全体农民群众是实践主体,坚持循序渐进是基本原则,促进农民增收是首要目标,提升乡风文明是价值追求。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促进乡村共同富裕,从而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面对城乡、区域和群体之间的发展差距,需要明晰下一步的赓续路向,在明确问题导向的基础上坚定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贯彻新发展理念,为乡村共同富裕提供根本保障、内核动力与方向指引。  相似文献   

16.
<正>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消除贫困问题、改善民生保障水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实现社会主义的重要方面,扎实推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对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必须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靠全体人民共同奋斗实现。  相似文献   

17.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也是实现美好生活的目标所在。在新赶考路下如何扎实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发展是必须回应好的时代之问。在解决社会矛盾中坚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改善民生福祉,不断在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展现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担当。这不仅使中国人民享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丰硕果实,也使世界人民感受到中国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爱精神,持续增强了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了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8.
共同富裕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 ,其科学内涵主要包括共同富裕要建立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 ,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避免两极分化。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 ,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 ,提倡先富帮后富 ,以实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阶段,我国行业协会商会应当重新定位自身功能。已有研究认为,不同场景下的行业协会商会功能分别受到会员逻辑、影响逻辑、公共逻辑的型塑,但少有文献探讨上述三种不同逻辑融合如何影响行业协会商会的常态化功能发挥。文章构建了“行业协会商会在会员逻辑、影响逻辑与公共逻辑融合驱动下推动共同富裕”的分析框架。基于案例研究发现,我国行业协会商会通过组织联盟与数字化改革等方式促进会员逻辑、影响逻辑与公共逻辑的融合:坚持以会员逻辑为基础核心,激发各类会员的活力和能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公共逻辑为价值主导,追求社会公共利益,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以影响逻辑为有力支撑,提升政府治理效能,支持高质量经济发展与高水平社会治理,进而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质性进展。行业协会商会推动共同富裕实践有利于形成共同富裕社会格局、优化共同富裕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20.
<正>区域协调发展是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随着经济信息化、知识化的进程快速发展,区域间竞争日益凸显为人力资本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