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跨入数字资本主义时代。数字资本主义主要有三个特征:数字化营利、数字化剥削和数字资本化。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劳动形式经历了从物质劳动到数字劳动的演变,数字劳动成为数字资本主义时代劳动的一种新形式。数字劳动的本质,就是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在资本逻辑的控制下,数字工人在数字平台上进行有酬劳动,生产数字产品和数据商品,其第一动力是谋生,在数字劳动的过程中,资本家实现了对数字工人、用户以及整个社会的三重剥削。只有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审视数字资本主义时代下的数字劳动,才能揭示数字资本主义背景下数字劳动的本质,才能使我们更为客观清醒地认识数字资本主义的弊端,规训资本对数字化技术的掌控,更为理性地看待数字化技术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走向,数字资本主义在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数字资本主义把控着西方资本主义各国的政治、经济命脉。因此,对数字资本主义的研究成为了学术界的一个新的热点。数字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当下的最新形式,是“信息网络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与规模渗透到资本主义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的一种状态。在认识到其资本主义本质的前提下,梳理并总结数字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不仅可以提高对数字资本主义的整体性认知,还有助于了解其本源、掌握其发展脉络,从而实现透过数字资本主义高科技的“外衣”,利用对其根源性的认识去解决有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3.
数字劳动是劳动的数字化生产方式。数字劳动价值创造论建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在商品二因素理论、生产商品二重性理论、价值的量的规定性及价值规律中汲取理论养分。数字劳动是一种复杂劳动,创新了生产劳动方式,促进就业走向高端化,在数字时代呈现出新特征。数字劳动创造价值论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具有一定启示意义,我国要利用制度优势构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体系,建立和谐劳资关系,警惕和消解数字劳动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悄然改变人们的生产组织方式,网络化、数字化成为新时代转型的主要标识。在非物质劳动逐渐占据劳动主导形态的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劳动作为研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之时代拓展的特殊价值日益凸显。鉴于此,理清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数字劳动的概念和具体表现形式,详细分析数字劳动的剩余价值生产过程,考察数字劳动之于延续资本对劳动的剥削、意识形态控制、异化等的作用,对于理解其与资本剥削逻辑之间的隐秘关系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5.
数字资本主义代表着当前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形态的新阶段,它在本质上仍是资本主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本质,只不过它依托数字技术、人工智能、互联网和数字信息,实现了资本主义存在方式的数字化生存模式以及资本的持续积累和不断增殖,甚至是数字"裂变式"增值。然而,数字资本主义发展并没有因"生产力的发展""数字技术的改进"而给工人阶级、城市底层、社会边缘群体等普通民众释放更多的"闲暇时间",相反,他们依旧被束缚在"数字资本主义剥削的各个生产链条"上,而一旦遭遇社会风险或重大危机时,其合法利益甚至生命安全就更难以得到维护。由此,数字资本主义发展并未在很大程度上抑制西方民主体制下政党竞争的诸多阴暗面,包括"金主政治""贿选投机""党争混乱"等,反而可能在数字网络的"裂变"传播中扩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危机",甚至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作用下进一步加剧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社会危机、生态危机和政治危机。  相似文献   

6.
基于数字经济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重要价值的分析,认为数字经济作为一种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全新经济形态,已经逐步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数字经济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数字经济能够从我国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塑造信息化新优势、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步伐四个方面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新时代,以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式现代化要坚定不移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指引,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建立健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深化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并日益成为全球经济技术革命的重要推动力。在微观层面,数字经济以不断革新的数字化信息和技术重塑了商业、竞争、贸易和服务模式;在中观层面,数字经济以其独有的特征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发展、融合、升级,催生了新型数字化产业;在宏观层面,数字经济加快了经济社会的变革,优化了资源配置的效率。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数字经济的范畴及相关影响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成都市推进数字经济的必要性,探究了成都推进数字经济、建设数字成都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劳动异化理论,对劳动异化做出了四重规定。数字劳动作为一种新兴劳动,表面上给予了工人更多的空间与自由,但是仍然没有摆脱劳动异化问题。数字劳动异化加剧了技术与人的关系失衡,带来了更为隐蔽和深刻的剥削。由此,面对这个新的时代课题,必须要基于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视角,去重新审视数字劳动异化新的表现特征,以此来实现对数字劳动异化的扬弃,促进数字经济健康运行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资本主义进入数字时代以来其外在形态发生了变化,但资本的增值本性未变,资本逻辑一方面作为拜物教的社会历史根源,另一方面同拜物教相“耦合”推进资本的增值。在数字时代,数字劳动依然是剩余价值的源泉,“数据”成为资本增值得以实现的载体,与之相对应而衍生出了数字拜物教,在同数字资本逻辑相“耦合”中不断模糊劳动与休闲的界限,实现了对数字劳动的隐匿性剥削。消解此类剥削现象需从资本逻辑的破解入手,坚持马克思开辟的资本逻辑批判的科学道路揭露其内在否定性,并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打破资本逻辑提供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10.
数字治理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治理理论(Digital Governance Theory)发轫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衰微与数字时代治理的兴起之际,强调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对公共管理的影响。国外对于数字治理理论的研究以英国学者帕却克·邓利维为主,系统概括公共管理在信息时代的各种变化以及数字治理理论的优势。国内学者对数字治理理论的研究重点在译介以帕却克·邓利维为代表的学者文献,介绍数字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本文在文献调查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数字治理理论研究的基本情况做出统计分析,按照时间脉络维度,每五年为一阶段,纵向归纳各阶段的核心概念及主要问题;按照空间维度横向梳理东西方关于数字治理理论的相关文献,反映出社会情景对数字治理理论的影响;介绍学者对数字治理理论的五种争论: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数字治理理论背后的逻辑是否一致?数字治理理论是否会造成政府角色冲突?数字治理理论对治理责任的归属是否明确?数字治理理论是否会加速部门间的冲突?数字治理理论是否算作一种新的理论范式等争论,这些争论推动着数字治理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作为数字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演进,是将数字理念、技术、方法等全面深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与各环节,驱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范式、学科样式、话语形式、运行模式、实践方式等实现数字化发展,以生成数字融合育人新形态的过程,其具有政治性与科学性并存、人文性与技术性共生、系统性与阶段性融合、开放性与动态性交织等显著特征。面向未来,应从“数字共同体”的认知达成、“数字新基建”的布局实施、“数字深融合”的系统变革以及“数字智适应”的生态重构等方面着手,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的实现进路。  相似文献   

12.
共同富裕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工程。然而,数字化与老龄化的交织产生了银色数字鸿沟,为共同富裕愿景带来了挑战。共同富裕的全民共享性、全面共享性及全民共建性内在地决定了弥合数字鸿沟是实现共同富裕愿景的题中之义。因此,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宏大场域下构建数字包容性老龄社会,坚持数字赋权与数字平权一体化以充分释放数字老龄化中国优势是共同富裕背景下弥合银色数字鸿沟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正处于老龄化和数字社会并行时代,老漂族在社会融入过程中面临数字融入问题,帮助该群体跨越数字鸿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应有之义。运用问卷调查法和半结构访谈法,研究了老漂族数字鸿沟的社区支持现状,发现目前社区支持中存在数字适老化改造不足、数字化服务较为欠缺、数字人才队伍相对短缺、数字应用氛围较弱等问题。提出社区应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加快数字适老化改造;开展数字化培训服务,提升老漂族数字素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数字化服务质量;引进专业机构,助力老漂族跨越数字鸿沟;加大宣传力度,增强老漂族数字应用意识。通过不断完善社区支持,帮助老漂族跨越数字鸿沟,共享数字红利。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的中国,已经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是全球第二大数字经济体,数据已经代替工业时代的土地、劳动力和资本,成为最要的生产要素。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建立,《民法典》必须承担起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重任,发挥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功能,需要回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进行相关立法及制度确立。数字经济良好有序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法律体系的保障和促进,《民法典》从基本法角度,规范了电子合同的形式、成立等制度;完善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避风港”制度;确立了自然人个人信息保护制度;认可了虚拟财产的合法性。这些制度是数字经济时代的产物,只有从基本法角度予以确立相关权益属性,才能为其他相关立法提供细化依据。因此,民法典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典,充分反映了其先进性和时代性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塑世界经济格局的关键力量。数字人才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要素,对数字经济未来更高质量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数字化转型进入更深层次阶段后,各产业对数字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而数字化高素质人才短缺、跨领域人才断层与人才结构问题以及新生代数字人才不稳定等现实困境逐渐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这就必须努力拓展数字人才工作的未来进路,明确识才是产业数字化视域下数字人才工作的逻辑起点;抓住用才是产业数字化视域下数字人才工作的关键环节;把握敬才是产业数字化视域下数字人才工作的核心要素;强化育才是产业数字化视域下数字人才工作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数字贸易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数字贸易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其中跨境数字产品税收问题作为国际贸易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推动全球数字贸易自由化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文章结合现阶段跨境数字产品税收面临的挑战,进一步对比分析当前国际社会为应对其挑战采取的主要做法,在借鉴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构建符合中国现阶段数字经济发展现状的建议策略,以期推动我国数字经济长期发展的同时打造全球数字贸易合作发展新机制.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古典经济学家关于生产——消费比例失衡论的基础之上,系统阐述了生产——消费的辩证同一性。数字资本主义时代,数字生产与数字消费之间达到了短暂的相对的平衡。数字资本主导的数字产消合一以及数字消费异化现象仍然符合马克思关于生产——消费的辩证同一性的论证逻辑。伴随着中国特色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及数字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厘清数字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探索数字生产与数字消费的协同路径,就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数字消费良好生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数字消费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以数字技术为主要支撑的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全球新冠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数字经济发展既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特征,也是推动大变局演化的加速器。世界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加快在数字经济领域的战略布局,必将重塑今后一二十年的全球竞争格局。中国具有发展数字经济的独特优势,应从战略上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坚持开放和国际合作,以强大的数字经济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在数字中国推进中,由于老年人真实的数字生活需求被误读,影响了其有关能力的实现和知识、财富的获取,产生了数字鸿沟。老年人数字鸿沟有现代社会转型的“数字移民”,适应数字化时代节奏相对较弱,网络空间表达渠道受阻的鲜明特征。老年人数字鸿沟产生主要原因在于存在接入、知识、使用、观念、开放五大障碍。数字鸿沟影响老年人社会参与、老年人生活品质甚至生命安全、代际和谐、社会和谐和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老年人数字鸿沟的治理路径在于:加强基础设施及相关标准建设,化解技术障碍;加强老年人数字化融入氛围营造,突破知识障碍;加强科技向善及政策创新发展,消除使用障碍;加强老年人自信心提振,破除观念障碍;加强国际国内经验借鉴,打通开放障碍。  相似文献   

20.
数字要素和信息技术为乡村产业、生活、治理以及人的现代化发展带来了巨大变革。数字经济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数字技术为乡村治理现代化赋能;数字化服务促使乡村生活现代化;数字素养助力实现人的现代化。与此同时,对数据要素社会和经济价值的低估与轻视限制了其作用的释放;农民数字素养不能满足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需求;乡村数字治理的共建共享机制尚不成熟这些因素都影响着数字乡村的建设。针对困境和不足要坚持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以实现农业现代化;深度挖掘数据要素的社会价值,以实现治理现代化;推进传统农民向“新农人”转型,以实现人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