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2006年8月14日第四届北京仲裁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订并通过,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推动仲裁事业的发展,规范仲裁员行为,特制定本守则。本守则属于仲裁员道德准则,不是《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以下简称《仲裁规则》)的组成部分。第二条仲裁员应当公正、公平、勤勉、高效地为当事人解决争议。  相似文献   

2.
这次修改涉及《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守则》(以下简称《仲裁员守则》)、《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聘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聘用管理办法》)和《北京仲裁委员会章程》(以下简称《章程》)三个规定,主要围绕同一个主题,就是保证仲裁员队伍的公正性、纯洁性,提高当事人对仲裁  相似文献   

3.
北京仲裁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始终注重仲裁员队伍的建设工作,不仅制定了《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守则》(以下简称《仲裁员守则》)、《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聘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等仲裁员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而且,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开展仲裁员的培训工作。近两年,仲裁委员会进一步提高了对仲裁员参加业务培训的要求,除了明确新仲裁员“应参加仲裁委员会组织的《仲裁员守则》、《管理办法》、办案规范和裁决制作标准方面的培训”外,还规定“未参加培训的,本会主任将不指定其审理仲裁案件”。这些要求是基于以下考虑:  相似文献   

4.
此次修改《北京仲裁委员会章程》(以下简称《章程》)围绕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明确委员会的职权范围,加强委员会对办事机构的监督管理,通过完善委员会内部治理结构来保障委员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一、首次明确了委员会的设立宗旨和机构性质《章程》原第一条和第二条内容为:第一条为了规范本仲裁委员会的行为,保证公正、及时地仲裁经济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以下简称仲裁  相似文献   

5.
(2006年8月14日第四届北京仲裁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订并通过,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本仲裁委员会的行为,保证公正、及时地仲裁经济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以下简称仲裁法)制定本章程。第二条本会定名为北京仲裁委员会,会址设在北京市。第三条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依法向本会申请仲裁。本会不受理下列纠纷:  相似文献   

6.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本仲裁委员会的行为,保证公正、及时地仲裁经济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以下简称仲裁法)制定本章程。第二条本会定名为北京仲裁委员会,会址设在北京市。第三条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  相似文献   

7.
我公司有幸经北京仲裁委员会认可,被列入该会鉴定机构名册,并接受委托做了一些案子的工程造价鉴定工作。在仲裁委员会大力支持下,通过实际的工程造价鉴定工作,我公司总结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归纳了鉴定程序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并依照北京仲裁委《关于工程造价鉴定机构及其鉴定工作的暂行规定》编制了工程造价鉴定工作的程序及工作要求,以规范工程造价鉴定  相似文献   

8.
新闻综述     
——北京仲裁委员会实施新的《仲裁规则》2008年4月1日,北京仲裁委员会将实施新的仲裁规则(以下简称2008规则)。2008规则修改主要涉及以下方面:一、取消国内仲裁案件的公证和公告送达,统一采用邮寄企图的国际通行做法;二、不再区分国际和国内仲裁员名册并在国际商事案件中允许当事人在仲裁员名册外选择仲裁员;三、增加了约定适用本规则,即视为同意将争议提交本会仲裁的条款。此次修  相似文献   

9.
王瑞华 《法人》2014,(10):74-75
正本质上,仲裁也是服务产业的一员,北京仲裁委员会新规则在修订过程中强调了用户导向原则,并不断吸收国际优秀经验,标志着中国仲裁业在市场化、国际化方向上又迈进了一步。伴随新规的施行,北仲同时增用新名"北京国际仲裁中心"为进一步适应国际商事仲裁发展的新形势,不断满足国内外当事人日益多元的争议解决需求,北京仲裁委员会(下称"北仲")于2012年启动了对现行仲裁规则(自2008年4月1日开始施行)的修订工作,经过两年的全面论证并公开征询仲裁业界人士专业意见,北仲新规则(下称"新《规则》")最终形成。新《规则》预计于2015年4月1日起正  相似文献   

10.
(2006年8月14日第四届北京仲裁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订并通过,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提高仲裁案件质量,吸纳学识精深、品行高尚之专业人才担任仲裁员,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北京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本会”)仲裁员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以下简称《仲裁法》)第十三条规定的条件,同时还应满足下列条件:(一)遵守《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以下简称《仲裁规则》)、  相似文献   

11.
现代商事仲裁理念与原则是否符合中国国情、能否应用于中国实践并获得成功一直是被担忧、质疑并争论不休的问题。本文以《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的修改为例,从仲裁庭独立仲裁、当事人意思自治以及程序简便、快捷,提高仲裁效率三个方面具体展现一个仲裁机构如何通过改革创新将现代商事仲裁理念与原则创造性地应用于本土仲裁实践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现代商事仲裁理念与原则不仅可以应用于中国实践而且能够取得成功,关键在于仲裁机构的追求和选择。  相似文献   

12.
(2008年2月1日第五届北京仲裁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修订并通过,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北京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在北京成立的,以提供公正、高效的仲裁、调解等多元化争议解决服务为宗旨的常设仲裁机构。第二条为规范委员会行为,明确委员会职能和各项管理制度,保障委员会可持续的良性发展,特制定本章程。  相似文献   

13.
征稿启事     
《北京仲裁》由北京仲裁委员会主办,以关注、探讨我国仲裁制度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务问题为宗旨。《北京仲裁》为季刊,每年出版四辑,下设专论、仲裁讲坛、比较研究、调解专栏、仲裁实务、案例分  相似文献   

14.
征稿启事     
《北京仲裁》由北京仲裁委员会主办,以关注、探讨我国仲裁制度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务问题为宗旨。《北京仲裁》为季刊,每年出版四辑,下设专论、仲裁讲坛、比较研究、调解专栏、仲裁实务、案例分析、办案札记等栏目。  相似文献   

15.
内地与澳门仲裁法律制度的比较(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上文,《仲裁研究》第二辑第32~36页)(三)仲裁程序与仲裁裁决1.仲裁规则仲裁规则是进行仲裁所应遵循和适用的程序规范。《仲裁法》第25条规定,当事人必须接受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规则。《自愿仲裁法》第21条规定,当事人得约定仲裁应遵守之程序规则,但协议应在接受第一名仲裁员前订立。当事人也可约定适用某一专门机构所制定之仲裁规章;如果当事人对仲裁规则没有约定时则由仲裁员予以确定。在此,当事人被赋予约定程序规则和选择适用仲裁机构规章的权利,使仲裁的程序可以更符合当事人的意愿,更突出当事人的主导性,更有效保护当事人的实体权利…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做好建设工程案件中的造价鉴定工作,北京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北仲)于2005年5月31日举办了建设工程造价鉴定工作经验交流会。列入北仲造价鉴定机构名册的18家鉴定单位主要负责人、北仲部分仲裁员以及其他法律、工程专业领域人士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由北仲秘书长王红松主持。王秘书长先介绍了会议的目的、内容及北仲对鉴定工作的要求,并就北仲在全国仲裁机构中最先制定、实施的规范造价鉴定工作的两个内部规定——《关于工程造价鉴定机构及其鉴定工作的暂行规定》和《关于审理建设工程纠纷案件造价鉴定程序的一般规范(讨论稿)》——进行了介绍、说明。与会代表对鉴定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和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充分探讨、交流,并就如何提高鉴定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出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王秘书长在会议结束时对会议讨论情况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中国法律》2015,(1):104-129
北京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北仲)於2012年启动了第八次仲裁规则修改进程。本次修改在立足为当事人提供一套灵活、专业、高效、便於理解和适用的仲裁规则,使当事人体会商事仲裁制度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围绕『如何制定一部好的商事仲裁规则』、『如何评判修改後的仲裁规则是否达到了既定的目标』等问题展开思考。在近两年的时间襄,通过多种方...  相似文献   

18.
《关于深化仲裁机构体制改革试点方案(讨论稿)》(下称《方案》),是我和成都仲裁委员会叶时雨副秘书长根据卢云华司长委托,在北京仲裁委员会工作人员、仲裁员、专家、学者,以及几家仲裁机构领导支持下完成的,现就《方案》说明如下:一、《方案》的起草背景今年5月中旬,在国务院法  相似文献   

19.
北京仲裁委员会(以下称本会)于2007年9月20日第五届第一次会议上讨论并通过了新的《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以下称2008年仲裁规则),这已经是本会自成立以来第七次修改仲裁规则(前六次的修改时间分别为1995年、1996年、1997年、1999年、2001年、2004年)。本会通过对仲裁规则的不断修改,一方面使仲裁规则在制度和具体内容上日趋完善,为仲裁主体进行仲裁活动提供更为合理、更为高效的程序保障;另一方面也使仲裁规则更加符合国际惯例,为我国民商事仲裁活动逐步与国际接轨进而吸引国际  相似文献   

20.
论仲裁程序的当事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仲裁程序的当事人张发祥仲裁程序的当事人,是仲裁程序的参与者,也是仲裁结果的承担者。1995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生效,按照这一法律进行的仲裁工作与民事诉讼程序相比,与以前的仲裁工作相比,都有其不同之处。特别是仲裁程序中的当事人,在《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