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1年颁布的《道路交通故事处理办法》已不能完全适应目前形势的需要,其中最突出的是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的问题,将事故损害赔偿调解移交法院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益探索。文章对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移交法院的必要性及随之而来应解决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一、案情介绍 2005年12月26日,在A市向阳路路面上,有许多水泥石、块等遗撒物,长达几十米。凌晨1时40分,金某驾车因碾轧遗撒石块后车辆失控,撞上了路边停放的张某的车辆,由此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并造成金某、张某受伤和两车损坏。事件发生后,张某向C区法院起诉,要求金某承担损害赔偿责任。2006年1月18日,C区交通支队出具了《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金某的行为是发生交通事故的全部原因。  相似文献   

3.
法律对于"车狗相撞"问题未作出明确规定,是作为交通事故还是作为普通的侵权案件处理,实践对此态度不一。我国立法应借鉴德国法,将动物作为一种特殊的物看待,对人类支配动物的行为加以严格限制,并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对现行的动物保护法律进行完善。应对交通事故中的财产损失作限缩解释,从而排除不在主人掌控范围之内的狗。"车狗相撞"案应该按照一般的民事侵权案件处理。  相似文献   

4.
交通事故责任与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事故责任与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法律性质、主体方面、主观方面、客观方面对这两个概念加以区分,可以简化处理交通事故的程序,方便当事人,节省诉讼成本。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是有关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规定,在实 行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基础上,交通事故的损害赔偿先由保险公司在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 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对于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采用的归责原则为过 错责任原则;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的交通事故采用严格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6.
湖北在交通事故处理中,损害赔偿调解仍是公安一个费时费力,令公安机关感到十分棘手的环节。本文结合公安机关在处理交通事故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弊端,来说明现行的损害赔偿调解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的新形势,进一步提出对于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处理应该裁决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刘娇 《前沿》2012,(13):78-79
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不仅给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更使许多家庭遭受不幸,极易积累社会矛盾。目前我国在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于立法层面上突出体现为或超过或不足,不符合国情现状,影响到制度的有效运行,应予以关注并改进。  相似文献   

8.
道路交通事故归责原则是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体系的重要内容。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适用何种原则,理论界争议一直较大,在实践中也存在很多问题。运用侵权法归责原则的理论,回顾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归责原则的立法,通过对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归责原则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归责原则的缺陷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道路交通事故归责原则是确定事故当事人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准则。我国应当将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发生的交通事故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的交通事故区分开来 ,对前者严格执行过错责任原则 ,对后者执行无过错责任为主、过错责任为辅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案情:南宁市邕宁区的李女士带2岁多的儿子逛街,岂料孩子挣脱手越过马路,不幸被载客三轮摩托车撞伤。2010年12月10日,南宁市邕宁区人民法院对这起特殊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作出一审判决,摩托车司机承担80%的责任,李女士没有履行监护义务自担20%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交通事故的损害赔偿由公安交警部门先行调解存在一些弊端,应改由人民法院直接处理更为合理合法,这样可以加强监督机制,加快案件审结速度,改变执行难的状况,也有利于与国际接轨。对其中具体的揉作程序和应注意的问题,作者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3.
张玉 《新疆人大》2010,(7):44-45
案情:2008年9月10日,某混凝土公司与某财产保险公司签订了为期一年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单一份(下称交强险),包含的险种及赔付限额为:死亡伤  相似文献   

14.
2009年7月27日上午,山东省无棣县农民张华驾驶三轮车与父亲一道进城购买种猪。两人途经该县新城区地段时发生交通事故,张华父亲被送往医院治疗。随后,张华拨通电话,请求同村邻居王忠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62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已经2006年3月1日国务院第12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二○○六年三月二十一日  相似文献   

16.
周斌 《公安学刊》2010,(3):100-102
为妥善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舟山市公安局普陀区分局交警大队在全市首创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件诉调对接机制,有效简化了诉讼程序,极大地方便了群众,也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群众对基层公安工作的满意度,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践中,应统一案件处理标准,建立承办人回避制度,协调保险公司参与诉调对接工作,转变当事人理赔观念,建立一站式处理服务体系等,使诉调对接机制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生活资讯     
《公民导刊》2004,(9):58-58
最低工资标准是怎样算出的、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18.
对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的确定探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晓青 《前沿》2001,(8):37-40
精神损害赔偿的原则及数额的确定 ,是目前司法实践中对法官困惑较大的一个难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下面简称解释 )已于 2 0 0 1年 2月 2 6日通过 ,3月 10日起施行。但关于赔偿数额没有明确规定 ,笔者就此问题提出以下观点 ,在审判中应遵循 :1法官自由酌量原则 ;2适当限制原则 ;3区别对待原则。对于进一步完善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立法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是一种特殊侵权责任。过错责任原则不完全适应机动车侵权责任;严格责任原则也并非是合理选择。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应当是过错推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某些规定究竟确立何归责原则并作出相应规定,仍有探讨和修改的必要。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18号现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的决定》,自2012年5月1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二○一二年三月三十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