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湘潮》2021,(8)
正"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一曲《红梅赞》,唱出了革命者矢志不渝、不畏生死的坚定信念。歌词中提及的红岩,位于重庆市嘉陵江畔,作为地域的红岩,是重庆红岩嘴13号(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驻地)、曾家岩50号(周公馆)和虎头岩(新华日报总馆)"红色三岩"的总称,其代表性所在是重庆红岩村。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曾是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机关所在地和重庆谈判期间中共代表团的驻地,  相似文献   

2.
许德珩同志所写的《毛主席和九三学社》(《重庆文史资料》第二十辑,以下简称“许文”)和谢立惠同志所写的《<新华日报>与“自然科学座谈会”》(载《新华日报回忆续篇》,以下简称“谢文”),都写了九三学社成立前后的情况。这两篇文章矛盾、失实之处颇多。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新闻学方法,对《新华日报》在中共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中所扮演的角色、如何运用各种新闻手段所发挥的作用、《新华日报》在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中的意义等方面,对《新华日报》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作用作了新的考察与分析,从一个新的视角展示了《新华日报》作为一个“方面军”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配合“弘扬红岩精神,塑造当代重庆人”的群众性自我教育活动,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和重庆出版社及时组织编写、出版了一套《红岩精神丛书》。这套书共四本:《红岩千秋》、《血泪的嘱托》、《红岩精神三字歌》、《当代重庆人》。丛书立意新颖,取材严谨,通  相似文献   

5.
在抗日战争期间,受毛泽东的推崇而形成文件在全党通报的文章没几篇。除郭沫若的《屈原》和《甲申三百年祭》外,就只有民盟著名政治活动家张申府在1942年1月11日为纪念《新华日报》创刊四周年而作的《新华,新华,我看你生长、长大》这篇文章了。张申府在这篇文章中热情洋溢地称颂《新华日报》是“全国最好的报纸”,是“抗战的一个有力的精神武器”,“每一提起新华,我就联想到新中国,实在‘新华’就是新中国的象征”。不过张申府在赞扬《新华日报》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希望。他希望“新华日报尽量扩充副刊,尽量发挥教育作用”;他说,《…  相似文献   

6.
说起长篇小说《红岩》和根据该小说改编的电影《烈火中永生》,许多人都耳熟能详。罗广斌、杨益言也因是《红岩》的作者而广为人知。然而,曾是川东地下党成员、“11·27”大屠杀中从渣滓洞脱险、《红岩》主创人之一的刘德彬却因为在1957年反右运动中被认为犯有“严重错误”,而被剥夺了《红岩》小说的署名权,远离自己亲爱的战友。  相似文献   

7.
沙坪坝,是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南方局和《新华日报》社所在地;红岩是党领导南部中国人民开展民族、民主斗争的中心。中共中央的代表、南方书记周恩来同志,曾长期在这里生活战斗,沙坪大地留下不少这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今年是周恩来同志诞辰九十周年。为了纪念,这本《周恩来在沙坪坝》汇集了当年在他身边工作或聆听过他教导的同志,用回忆录和纪实的形式所撰写的,有关周恩来同志在沙坪坝的革命活动和革命实践纪实文章23篇。大多是亲闻亲历的第一手史料,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可供学习研究周恩来生平和著作参考。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8.
正7月23日,"重返历史现场: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寻根之旅"全国10所新闻院校联合视频直播重庆站走进重庆《新华日报》总馆旧址。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师生通过视频直播,带领10校师生追寻先辈的红色足迹,传承新闻事业的红岩精神。  相似文献   

9.
马乐 《红岩春秋》2022,(10):51-55
<正>2002年,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工作人员拜访新华报人郑新如、杨挺夫妇。他们回忆,新华日报馆有位奇人,虽双耳失聪,但与人交流没有障碍,还能帮助改稿,经重庆《新华日报》编委胡绳培养并通过自身努力,后来成为中华书局编辑。他们说的这位奇人,正是报馆资料室剪报组元老陈驰。翻阅陈驰自撰与其他报人撰写的相关材料,陈驰的形象变得清晰:严谨细致、勤奋好学、不畏艰难。通过陈驰的工作生活,可以深入了解当年为突破国民党新闻封锁起到重要作用的《新华日报》剪报组。  相似文献   

10.
近日接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通知,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申报的《红岩精神研究》和《邓小平在西南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两项课题,分别被评定为200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其中《红岩精神研究》(周勇主持)为国家级项目,《邓小平在西南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艾新全主持)为国家专门资助西部的项目。共获资助金额15万元。今年4月22日,刘云山同志在200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工作会议上指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代表着我国哲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方向和学术水平”。要在包括对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攻关、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0,(3):22-23
1944年3月19日,郭沫若撰写的《甲申三百年祭》首次在《新华日报》上刊载。而300年前的3月19日。正是闯王进京、崇祯自缢、明朝灭亡的日子。文章第一句话便是:“今年是明朝灭亡的第三百周年纪念”。文章发表的地点是国民党统治中心重庆,而不是共产党中央所在地延安.因此文章矛头直指国民党的腐败统治。引人注目的是,  相似文献   

12.
正27岁时我到了红岩1945年12月在重庆红岩,我初次见到周副主席。当时是张友渔带我上山的。王炳南、龚澎还考了我的英文程度,让我翻译了一篇《新华日报》社论。我翻完后,他们看我还行,就把我留下了。周副主席问我的第一句话是:"你是跟龚澎在一起的吗?"我说:"不是,我比她小  相似文献   

13.
8月28日,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就关于举办《红岩春秋》杂志刊行百期座谈会的情况,向市委汪洋书记作了书面汇报,简要介绍了《红岩春秋》杂志创办17年刊行100期来,坚持“以史为鉴、资政育人”宗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重庆,面向全国,以严谨求实、通俗生动的叙史文风,为宣传以周恩来、董必武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光辉业绩,传播和弘扬老一辈革命家所培育的红岩精神,歌颂中国共产党领导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出了进一步把《红岩春秋》杂志办成“资政育人的主阵地”的工作思路。汪洋书记对党史工作高度重视,对市委党史研究室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30日,他在市委党史研究室的情况报告上,对办好《红岩春秋》杂志作出重要批示:“希望继续秉承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的办刊宗旨,将《红岩春秋》塑造成重庆独特的文化品牌,为新时期党的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汪书记的重要批示,突出强调了《红岩春秋》的办刊宗旨——“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确定了《红岩春秋》的发展目标——“塑造重庆独特的文化品牌”。这是市委对本刊提出的新任务、新目标和新职责,体现了市委对本刊的殷切希望!面对新要求、新任务、新目标,我们惟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锐意进取,不断提高办刊水平...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邓颖超同志诞辰100周年。15年前,她亲笔为我们《红岩春秋》杂志题写了刊名。作为这个事业的继承者和后来人,我们每一个《红岩春秋》人格外怀念这位令人尊敬和景仰的“大姐”。牢记邓大姐的嘱托,全面准确地把握“红岩精神”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以周恩来为首的南方局团结、领导国民党统治区人民同顽固势力、反动势力展开不屈不挠的斗争,培育、形成了一种伟大精神。这就是今天人所共知的“红岩精神”。而邓大姐就是提出“红岩精神”这个概念的第一人。1985年10月,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邓大姐回到…  相似文献   

15.
1941年1月,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国民党当局不允许《新华日报》报道事实真相,《新华日报》用开天窗的办法刊登周恩来的题词。1938年《新华日报》在武汉创刊后,深得广大后方军民的喜爱,争相订阅,发行量急剧上升。国民党的《中央日报》经指令性派订和免费赠阅,发行仅为万份左右。印刷条件落后、经费来源相对极少的新华日报竟很快发行到3万份,最高达5万份。面对这种冷酷的现实,国民党当局使出浑易解数来暗算《新华日报》,但他们费尽心机,仍无法战胜这份人民热爱的小小报纸。(一)1938年《新华日报》创刊,1939年5月蒋介石就…  相似文献   

16.
正在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展厅内,陈列着一批珍贵而特别的报纸——说它珍贵,是因为它真实地记录了中国革命斗争的历史,为实现民族解放和和平民主发挥了重要作用;说它特别,是因为其第一版全刊登着各种各样的广告,让人有些意想不到——它就是当年在国统区赫赫有名的《新华日报》。"希望每一个读者都是本报的作者"1937年,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周恩来根据中共中央意旨,要求在国统区创办《新华日报》作为党的宣传舆论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小说《红岩》作者之一的罗广斌到北京开会。罗广斌在一次给大学生作报告中讲到,《红岩》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有一天他遇到原国民党特务头子、后来的起义将领康泽,谈到《红岩》,康泽说了一件事。康说,江姐的原型江竹筠被捕后,审讯时的情况他知道。他见过小说中那个“毒蜘蛛”徐鹏飞的原型,他们很熟。“毒蜘蛛”...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的战时首都重庆,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在的红岩,是领导整个大后方抗日爱国民主青年的核心。当时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在国民党统治区处于地下状态,它能够公开活动的地方只有红岩、曾家岩周公馆和《新华日报》几个点,而从广大沦陷区逃亡到大后方和原来大后方的广大抗日爱国民主青年,便从四面八方被吸引到红岩,来接受中国共产党对当前工作的思想指导,再把它们带到各地去开展工作。红岩能成为团结培养教育整个国统区爱国民主青年的中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下青年群众工作中长期奋斗形成的。1939年1月中共中央南方局成立时,就设…  相似文献   

19.
《红岩春秋》2006,(5):58-58
2006年9月1日,《红岩春秋》杂志刊行百期座谈会在重庆市委办公厅举行。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共南方局历史资料研究编写工作小组组长李忠杰出席并讲话,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红岩春秋》杂志编委会主任何事忠发表书面讲话,《红岩春秋》杂志在渝顾问、市级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红岩春秋》理事会代表、作者、读者代表和部分区县(市)党史工作部门负责人共120人出席了会议。部分与会领导同志,从上至下: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红岩春秋》杂志在渝顾问于汉卿、张文彬、孟广涵、黄友凡、刘文权,《红岩春秋》杂志理事会理事长、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政委高福锁,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党史研究室主任、红岩春秋杂志社社长周勇,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陈国平,重庆市委党史研究章副主任、《红岩春秋》杂志主编陈全。《红岩春秋》杂志刊行百期座谈会  相似文献   

20.
今年4月,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新华日报》广州分馆(以下简称分馆)56周年纪念。正当波澜壮阔的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掀起的时候,中共创办的《新华日报》于1938年1月11日在武汉创刊。从创刊到1947年2月28日被国民党反动派强行封闭停刊的9年多时间里,《新华日报》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的历史,风云变幻,始终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