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基石,为德国社会培养了大量应用型技术人才。我国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虽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从双元制的内涵和特点入手,探讨双元制教育模式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独具特色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堪称世界职业教育的典范。它具有双元互补、重视发挥企业作用等特点。它启示我们: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需要设置专业课程,努力实现教育与就业的相互衔接;加强校企合作,发挥校企双方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和“双师型”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3.
德国“双元制”、美国“社区学院”、澳大利亚TAFE、新加坡“教学工厂”等职业教育模式,都是当今世界主要职业教育体系的典型范例.科学地考察分析、吸收借鉴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职业教育体系及其建设经验,对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一直在积极探索警察教育体制改革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在世界教育领域享有盛誉的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教学模式,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其运行机制和教学模式对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警察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应该以警察教育体制改革为契机,借鉴和引进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以培养实战型的公安人才为基本目标,并在思想层面、机制层面和课程设计层面突出实战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德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出现双元制培养模式。高等教育领域的双元制培养模式凭借其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整体学习时间短,学生获得双证书以及满足企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要等优势在德国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本文重点介绍德国高等教育领域双元制培养模式的发展历史、特征、培养类型及现状。  相似文献   

6.
<正> 双元制职业教育被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前德国总理科尔曾深刻地指出:这种我们称之为双元制,即实训和学校相结合的制度,已成为德国质量的标志并非偶然之事。我多次充分地表示,我将竭力支持它并为了这一伟大事业的长存而斗争。 多年的事实证明,这种企业与学校合作培养技术工人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模式,已是杰出的劳动成果和高质量人才培训的引证,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成为世界各国争相学习的楷模。1979年法国总统德斯坦访问波恩时,曾希望把职业教育作为商品“进口”到法国去。美国前副总统蒙代尔也曾说,他受美国国会的委托,正在美国进一步加强推行这种培训制度。  相似文献   

7.
相对于学校制职业教育模式,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更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这使得以培养生产第一线实际操作人员的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受企业欢迎的教育。本文对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对"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概况、特点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提出对我国职业教育带来的启示和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职业资格和职业继续教育等法律制度。对于"双元制",我国应改革现行线性发展模式,借鉴"双元制"直接贯通教育和市场的制度设计,并修改现行职业教育法。在职业资格方面,我国可以德国为师构建职业资格法律体系,并理顺运行机制。在职业继续教育方面,我国应借鉴德国多层次的职业继续教育立法,填补立法"断层",还要借鉴德国立法中的社会参与机制、质量监控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以职业继续教育为突破口建立起终身化教育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9.
德国警察本科教育遵循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理念,在三年本科教育期间,将全部课程体系划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I+II和专业课程III共三个部分,每部分由"讲授+练习+实习"组成一个完整闭环,环环相扣、循环递进,为德国警察机构输送了大批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并具有实际行动力和良好社会沟通力的人才。德国警察本科教育循环递进式实习教学体系对我国警察本科教育的启示是:1.准确定位基础课程的功能,充分发挥基础课程在警察职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2.合理地设计理论讲授与校内练习、校外实习的学时安排,加大专业课的校内外实践教学;3.科学制定校外实习内容,进一步强化校外实习的专业性。  相似文献   

10.
国外有代表性的饭店管理职业教育模式主要包括:洛桑培养模式、德国的双元化教育模式、澳大利亚饭店管理职业教育模式等。这些培养模式启示我们:我们应更新办学理念、定准办学目标;根据旅游市场的新情况,细化旅游专业分支教学,培训的内容应不断更新;要走产学研结合的新路子;教师要深入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