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虚拟与现实:对"网恋"现象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借用社会学的“戏剧论”和经济学的“对称交易论”,该文认为,作为一种“交易”的“网恋”现象,有“前台”和“后台”之分。在“前台”,如果“网恋”双方在信息上的交流是充分的,那么“网恋”双方的信息输入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就直接决定着“前台”信息交易和初次“后台”交往能否成功地得以实现。在“后台”,如果“网恋”双方在资源拥有量上对对方是真实的预期,那么“网恋”双方资源拥有量的充足、稀缺程度对比,就直接决定着“后台”资源交易和持续交往乃至结婚能否成功地得以实现。在此基础上,该文对“网恋”的过程与结果进行了“假设——命题”和模型分析。最后,该文还从韦伯的“理想类型”的角度,对其分析模型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全部哲学从形而上学到后形而上学,从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有什么原则性区别的话,只不过是前者过于强调了绝对性、基础性、一元性、“一致性”,后者则过于强调了多样性、多元性和“差异性”。如果说“同一”哲学所强调的“同”是因为“不同”,“不同”是因为“同”,“同一律”和“相异律”是可以“同时共在”的,没有一物不“同一”,与没有一物不“相异”,是等价的,具有同等的意义和价值;那么,后现代主义所强化的“差异性”与“同一”哲学所强调的“一致性”不仅具有同等价值,也具有“同一”意义。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提出的新的治国理念、治国方略和治国目标,也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梦寐以求和为之奋斗的理想社会。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就特别崇尚“和谐”,追求“和谐”,孔子的“礼之用,和为贵”,荀子的“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当今人们心目中的“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等都是“和谐”理念的体现。“和谐社会”是由“和谐企业”、“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和谐校园”等众多的“和谐细胞”组成。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从构建“和谐细胞”入…  相似文献   

4.
“数字奥运”是2008年奥运会的亮点,是“科技奥运”的时代特征、”人文奥运”的弘扬手段、“绿色奥运”的重要支撑。同时,“数字奥运”是“奥运战略”和“数字北京”的战略结合点,是“数字北京”发展和前进进程中重要的里程碑。研究“数字奥运”与“数字北京”的关系,对于科学的制定首都信息化发展规划,明确“数字奥运”建设任务,更好地推进“数字北京”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价值。  相似文献   

5.
新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能“恰到好处”地总结全党的智慧,科学地提出“以人为本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论”的理论,它是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模式,又是中国改革实践的深化和创新,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以人为本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论”的新思路和新模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思想”、“观”与“论”,它的实质就是邓小平同志指引的改革开放路线在新世纪的深化和发展,是一种新的“改革观”、“改革论”。  相似文献   

6.
“福”是由“一”、“口”、“衣”和“田”构成。也就是说,老百姓心目中美满生活的基本标准:“一家人”,要“有饭吃”、“有衣穿”和“有田种”。只有具备了“有饭吃”、“有衣穿”和“有田种”这三个基本条件。才可以算得上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研究探讨“枫桥经验”的时代特征和人本思想,揭示和把握“枫桥经验”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这是发展创新“枫桥经验”,从而把“枫桥经验”提升为“枫桥理论”、创建“枫桥学派”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课题。“枫桥经验”是以人为本的经验,又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经验。“枫桥经验”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集中地体现和反映在每一个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枫桥经验”所具有的鲜明的时代特征上;“枫桥经验”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高度地蕴含和凝结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枫桥经验”的核心思想——人本思想之中。  相似文献   

8.
王乾荣 《人民公安》2012,(19):56-57
“安”非天然因“暴”在所谓“公安”.即“公共安全”.也即社会秩序、公共财产、公民权利等方面的保护。任何国家均有公安机构及人员,咱们叫“公安局”和“民警”,更多国家包括旧中国,称“警察局”和“警察”。,“警局”、“警察”、“警探”,不怎么悦耳——常听老太太吓唬顽皮孙子时说,“再闹,叫警察来抓你!”这当然是对旧警员的坏印象.也是对新警察的误读。咱们在“警察”前缀以“人民”,叫“人民警察”,简称“民警”,“人民警察为人民”.感觉亲多啦。  相似文献   

9.
九黎、蚩尤和苗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苗族的族源,曾有“九黎说”、“三苗说”、“商蛮说”、“贵州土著说”和“南来说”、“北来说”、“西来说”等观点,我们认为,马来人种之“南来说”、高加索人种之“北来说”以及雅利安人种之“西来说”都不太可能,即使是游移迁徙时有混杂,也只是“流”,而不是“源”。“南蛮说”和“贵州土著说”同样是“流”而不是“源”。苗族的族源当可追寻到“九黎”和“三苗”中的人们共同体或部分先民。 远古时期,首先活跃在我国华北大平原的人类集团,是东西两大部落联盟集团,即东部  相似文献   

10.
吴心 《黄埔》2008,(1):56-57
中国古代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仪”也是祖先留给后代子孙的一份遗产。“礼”和“仪”,实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礼”,包括一系列的制度和规定,既是人际之间相互交往的准则,又作为一种社会的意识观念。“仪”则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礼”和“仪”是相互关联的,“礼”是“仪”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宪改”长期以来是台湾岛内政治斗争的中心内容,目前各种势力围绕“修宪”、“制宪”、“行宪”之争关系到台湾“宪政秩序”的塑造。从李登辉时期“宪政改革”到陈水扁当局的“宪政改造”,台湾的“宪政秩序”同时具有法理意涵和政治功能。目前台湾“宪政秩序”塑造的焦点在于:“行宪”和“宪改”哪个更迫切,“宪改”本质上到底是“修宪”还是“制宪”?不同的“宪政秩序”的塑造途径将会产生对民众的不同“国家认同”导向,导致台湾民众“国家认同”倾向的混乱。  相似文献   

12.
“行政管理学”现在正处于一个由“此在”向“新论”转变和分水的时期。原因在于“新时代”对“行政管理学”有“新”的要求。“生存网络化”、“社会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是新时代三个突出的特点。它们背后蕴涵着一种“系统性”的运行机制和“整体性”的思维方式。这要求“行政管理学”必须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和建设。而“此在行政管理学”又难以满足时代的“新”要求。应该说,中国社会在近二十多年中的发展是超常速的。面对这样一种社会局面,我们需要用新的思维去把握历史。而现实是,社会已经变化,已经处于一种激烈的动态和整体的变化之…  相似文献   

13.
历史之为历史,在于它记录了特定时空的事实和真相,尘埃落定之后,容不得“任人打扮”。可是,似乎总有些人喜欢做历史的“翻案文章”,尤其喜欢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说三道四”、“揭秘挖短”。什么“告别革命”论,“假如”、“假设”的虚幻,“戏说”与“恶搞”,还有“价值中立”、“纯客观”,等等,不一而足。这些论调,究竟是什么贷色?  相似文献   

14.
覃世进 《当代广西》2008,(16):34-34
壮族原为僮族,1965年改为壮族。僮族世居岭南,在古代汉文文献中相继被称为“西瓯”、“骆越”、“乌浒”、“俚”、“僚”等,宋代开始称“僮”。僮族人口众多,分布广泛,支系繁杂,各种自称达数十种。1949年后,经过深入调查和进行民族识别,人民政府把广西及广东、云南等地自称“布僮”、“布土”、“布侬”、“布泰”、“布沙”、“布陇”、“布衣”、“布越”、“布寮”、“布雅依”、“布曼”等等的人们统一称为僮族。僮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方块壮字),有独具特色的生活和风俗习惯,保存了显著的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世界钟表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国内钟表市场的竞争加剧,上海钟表工业的企业群体和企业集团在崛起。“宝石花”、“海达”、“钻石”、“金雀”等名牌手表和“钻石”、“三五”、“马蹄”等名牌时钟的专业生产企业,自愿组合而成的  相似文献   

16.
高度的“自律”,把外在的强制变成内在的自觉。所以,教育和管理,德治和法治,实质上反映了党风廉政建设“治”与“防”的辩证统一,即“防”中有“治”,“治”’  相似文献   

17.
刑事侦查学是公安院校业务教学的重要内容,其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一般分为“刑事侦查”和“刑事技术”两大子学科的诸门课程,前者包括“侦查学总论”、“犯罪现场勘查”、“侦查措施与手段”、“侦查讯问”、“案件侦查”、“侦查情报”等主干课程,后者包括“刑事技术总论”、“痕迹检验”、“刑事照相”、“法医检验”、“理化检验”、“文件检验”等主干课程。刑事侦查学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公安队伍尤其是刑警队伍的业务素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因此,笔者从刑事犯罪的实际和刑事侦查的需要出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侦查实践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8.
孔子提出“和而不同”,而早于孔子200多年前的西周末史伯曾提出了“和实生物”.这两个论断都具有辩证法的深意.但是,由于孔子的“圣人”威望和儒家在传统文化中的崇高地位,“和而不同”在思想史上处于显位,而“和实生物”被边缘化了,以至于单讲“和而不同”而不及“和实生物”这一更为精深的辩证法思想.“和实生物”之所以更为精深,在于它揭示了“和”的辩证法实质是“生”,即事物的生成和发展.据此,我们赞同这样的观点,古典中国哲学关于“和”的思想,与其说是“和合”哲学,不如说是“和生”哲学.  相似文献   

19.
论与时俱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时俱进”与我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一脉相承的整体 ,是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作出的新表述。从“时”、“世”、“试”、“实”、“是”、“势”、“事”、“史”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与时俱进深刻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灵魂.要准确把握“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必须弄清楚“本”为何意.“本”有追根溯源、探讨规律的方法论意蕴,“以人为本”的“本”之方法论意义就是指探寻人的根本,即人存在、发展的起点和基础、目的和归属.因此,本文提出“以人为本”要以人的实践活动为“本”,以人类实践活动的规律和目的为“本”,以人发展的终极目标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