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谁谁谁 《廉政瞭望》2012,(23):72-72
一个大一的学生青涩,是纯真,大四的学生再青涩,就成了“书呆子”。而三四十岁了还不太懂人情世故的话,会被认为很“二”。但如果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家偶尔卖点“萌”,又成了“童心未泯”。  相似文献   

2.
<正>7岁才开始正式上学,十几岁之前几乎没有家庭作业和考试;学生每天没有固定的上学时间,老师上课也没有固定的章法;反对对学生进行任何形式的"分类"或"排名",说"资优"和"精英"是犯大忌,更没有"能力分班"……芬兰简直成了所有孩子的理想乐园。看似随性的芬兰,其教育水平却在全球首屈一指。经济合作组织(OECD)公布的2004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结果显示,在25个国家40万名参加测试的学生中,芬兰学生  相似文献   

3.
《廉政瞭望》2013,(10):40-41
7岁的张思琦,福建南靖县书洋镇南欧村人,天生脊椎少一节,读书成了件困难的事。但当地刚好被"撤点并校",为了"不放下一个孩子",该校56岁的张家万老师决定留下来,从此开始一所学校两个人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4.
权威     
<正>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张能立试图用"求侮辱"的方式让学生学会用真理反抗权威,无意中,却成了一种另类的、让许多学生没能反抗的"权威"。这位51岁的教授,在教室门口一趴,嘴里嚷着"赶紧跨过去""拿出你的勇气来"。这场两个月前就已经设计好的教学环节,在他心目中,似乎代表了突破权威和不畏强权。  相似文献   

5.
正合上《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我的内心久久难以平静,坚毅勇敢、质朴纯真、好学深思的青年习近平形象一次又一次震撼了我的心灵。"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艰苦、插队时间最长",贫瘠的黄土高原,梁家河七年的艰苦岁月,将一个也曾"迷惘、彷徨"的十五岁少年历练成了一个"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的"好后生"。十五岁的习近平带着"黑帮  相似文献   

6.
正晚年马克思以其深邃的思想和遒劲的笔意,于1875年抱病写就《哥达纲领批判》,这是马克思探索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共产主义理论从青涩到成熟的一个新的重要的里程碑。从《共产党宣言》到《哥达纲领批判》,其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意象是马克思主义的系统化形成。其中,《哥达纲领批判》有关"过渡时  相似文献   

7.
面孔     
<正>84岁教授站立3小时上完"最后一课"最近,浙江大学的一个报告厅里,84岁的蒋克铸教授为150名来自各个年级和专业的学生,上了他的"最后一课"《漫谈设计思维》。蒋克铸1994年从浙大退休,被返聘授课直至2008年。今年10月,他提出希望能再度走进课堂,与学生们分享他终身从事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8.
1986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正式成立。12年后,年仅30岁、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刚刚崭露头角于辽河油田第二医院的妇产科主任岳泽慧,离开了她熟悉的工作岗位,就任兴隆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初出茅庐、青涩犹存,人们不禁为她深深地捏了把汗。  相似文献   

9.
最重的行囊     
我有一位女性朋友麦子,是位大学老师,她常常这样打趣:每次量体重,轻了就对自己说:瘦了;重了就对自己说:胸部大了。耳濡目染了她的智慧,她教的学生也个个出落得颇具慧根。她常常教导说,也许成功要有条件,幸福则无条件。她的一个学生的QQ签名本是"事在人为";考前一周,改为"一切随缘";考试结束后,成了"重在参与"。  相似文献   

10.
正"我与教育打了近四十年交道,最大的梦想就是让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有书读,有饭吃,成人成才。"2015年12月12日,记者在乐至县见到了杨与齐老人,85岁高龄的他反复提起他的"中国梦"。从1954年到乐至中学任教导主任、校长兼书记近四十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杨与齐在食堂发现了两名特别的学生:一个学生只买饭、不买菜,而另一个  相似文献   

11.
18岁那年,他从大上海来到北大荒,成了一名插队知识青年;27岁那年,他从深山老林走进孙吴县城,成了一名自来水管道维修工.此后的32个寒来暑往,把一个风华正茂的小伙子变成了一个豁牙露齿的小老头,但他仍坚守在服务群众的第一线,仍默默地给身边的后生们打着样儿.为此,人们叫他"老水牛",他知道那不是贬意,可觉得不沾边儿--就这45公斤的身板,一年四季没个干净利索时候,整天"泥猴儿"似的,跟"老水牛"那健壮的美好形象挨得上吗?有人跟他掰扯:"瞧你一天到晚‘拖泥带水'的,特别是耶股吃苦耐劳、埋头苦干的实在劲儿,不像水牛像什么?"他听了,只是无声地憨笑一下--那是他最寻常的表情.  相似文献   

12.
在简阳,他是一个颇有传奇色彩的人物,22岁被选为村主任,3年后又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历经10年时间,把一个毫不起眼的小村打造成富甲一方的"明星村".……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导师与研究生发生纠纷的话题不时登上头条,成为社会热点。"传道授业解惑"的导师,本身却成了学生最大的疑惑。我们看到,一些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逐渐发生微妙的变化。当老师成了"老板",学生成了"廉价劳动力",变质的导学关系让旁观者困惑,更让身陷其中的人苦不堪言。象牙塔也难逃名缰利锁,项目、补助、论文、毕业,导师的权力如果没有得到应有的监督,学生的权益就不会受到应有的保护。今天,导师和学生  相似文献   

14.
<正>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中国低龄学生出国留学人数达到近年来的最高峰,赴海外读高中的学生比往年增加了两成到三成,高中毕业参加"洋高考"赴海外上大学的学生,也比往年增加一成多。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  相似文献   

15.
徐渭 《党史文汇》2006,(4):52-53
青少年们倾心于日本动漫,甚至把某些超人气的动漫人物奉为偶像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觉得其中蕴涵着非常积极的进取精神.这正是青涩少年的单纯可爱之处.其实动漫中日本民族的"进取精神"远不止这么简单--在很大程度上那是"武士道"的现代流行版.  相似文献   

16.
妙语连珠     
林采宜 《求贤》2007,(4):27-27
老派的中国人爱说一句话:人到中年万事休。何谓中年?守旧一点的算法是35岁到50岁,激进一点的提法则是40岁到50岁,然而无论怎么算,都是“不惑”之年,从人的阅历、心智、精力等无论哪个方面看,都是如日中天的黄金年华,年轻而未经世面时的青涩经过年轮的洗礼,已经呈现出金黄色的成熟。  相似文献   

17.
正一个个废弃采矿区变身文旅热点,一个全方位呈现工业文明演进史的文化旅游"养心地"正在铜仁市万山区成型。异域风情的苏联专家楼,墙壁上保存完好的老标语,还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房子、大礼堂、电影院,徜徉其间,一下子就能穿越回那些青涩葱茏的岁月、战天斗地的年代。这里,是拥有600余年采矿冶炼工业历史,曾有"中国汞都""朱砂王国"之称的铜仁市万山区朱砂古镇。2001年,红极一时的汞矿产业因资源枯竭破产关闭,古镇人去楼空。  相似文献   

18.
正李明勇用自己的努力告诉了世人,只要不停止脚步,总会到达想去的地方。16岁初中毕业,22岁进高校当保安,30岁考上研究生,41岁博士毕业。如今,李明勇站上大学讲台,成了贵州师范学院的一名讲师。"自信、自律和不怕输,让我成了今天的自己。"李明勇说,从保安到高校老师,他并不是励志传奇,只是在不断接近目标。家境窘迫历经艰辛  相似文献   

19.
小弟     
弟弟在家排行最小,是父母的"老生胎"(地方方言,就是父母生的最后一个孩子,父母特别偏爱的意思)。但小弟没有享受"老生胎"的待遇,最初的身份是学生,后来便很早就与土地联系在了一起,成了地道的农民。再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弟弟又当了工人。  相似文献   

20.
《奋斗》2015,(3)
<正>25年前,我怀揣5元钱从山东来到哈尔滨,从未想过能从"打工妹"发展成企业家,也从未想过能于今年1月荣登中国好人榜,为龙江人民争光。由于家境贫寒,15岁的我不得不辍学赚钱养家。刚到哈尔滨时,我卖过菜、养过鸡、在饭店做过学徒……不论在哪儿打工,我从不偷懒,不怕吃苦,总会一个人主动担起好几个人的活儿,我坚信"付出才会有回报"。1992年我在一家汽车厂做起了女经警,从此与汽车结缘,不到20岁的我成了汽车代理商。凭着执着和韧劲,我赢得了众多客户,1999年,注册公司。一路拼搏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