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宋霖 《当代贵州》2007,(6):24-25
2006年.正安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5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在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抢抓西部大开发和新阶段扶贫开发两大机遇,大力推进“三化”的进程中。正安初步探出一条建设绿色生态与特色经济强县、加快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信息之窗     
西部大开发中“新的思路”“加快开发西部地区,要有新的思路”。中国社科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栋生对此进行了阐释。一是树立新的发展观:把生态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二是树新的资源规:天赋资源作用相对下降,后天获得性资源与创新人才的作用与日俱增。三是树立新的优势观:“异中求同”与“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是说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安排的战略方向上,不能拘泥于主要搞上游产业,与发达地区同样要走产业升级之路,要发展下游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中求异”是说在实施产业升级的过程中,西部又要从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李家龙 《支部生活》2008,(10):33-33
在一些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贫困县,除受自然区位、发展环境、经济基础等因素制约外,人才资源匮乏已成为制约其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而,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县之路,成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小案不可小看郭旭文查处大要案,是反腐败斗争的三大任务之一。把主要精力放在查处大要案上,是完全必要的。然而,在贫困落后地区,经济大案并不多见。那么,这些地区是否就“无腐可反了”?应该说,腐败现象富有富的表现,穷有穷的反映。经济不发达地区必须从实际出发,...  相似文献   

5.
文章认为 ,在西部大开发中 ,西部地区城市化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文章概述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和要求 ,分析了西部地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提出了西部地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西部技术创新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先 《探索》2002,(6):133-135
技术创新已成为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实力的重要因素,国家的荣辱、民族的兴衰、地区的发达,均系于此。新经济增长、全要素和结构性转移增长等经济学理论均表嚼,走技术创新之路是西部开发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盘县地处贵州西部,是贵州百万人口大县、建设中的经济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盘县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贵州建设经济强县的机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努力实现建强目标,主要指标均创近年来新高.2003年全县生产总值41.97亿元,增长14.7%;地方财政收入2.21亿元,增长20.02%;农民人均纯收入1566元,增长5.03%.今年,盘县被省委、省政府批准,进入第二轮经济强县建设,如何"建强创优",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王振范 《奋斗》2005,(7):23-24
要实现县域经济的快发展、大发展,必须抓住对县域经济发展有重大牵动作用和支撑力的关节点。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反思我县县域经济之所以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是缺少工业园区,经济增长没有强有力的支持。因此,我们把加快开发区建设作为牵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在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于2002年9月11日辟建了哈尔滨宾西经济开发区。为了全力打造好开发区,我们运用“课题制”的工作方法,针对制约开发区发展的重大问题,举全县之力,强力攻关,务求实效。  相似文献   

9.
朱镕基总理最近在听取国家人事部工作汇报时强调:“现在我们开发西部最根本的是人才,不解决西部地区的人才资源问题,开发西部地区是有很大障碍的。”人才资源开发是地区经济开发的基础,没有充足的人才,就不会有发达的经济。我们不仅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加快内蒙古的发展,更应当牢牢抓住人才资源开发这个关键,加大人才开发力度,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扫除障碍。一、必须把人才资源开发摆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由于历史、自然和社会等原因,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于东部地区,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则更加落后,其突出…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科技是先导,关键在人才。朱镕基总理最近在听取国家人事部工作汇报时强调:“现在我们开发西部最根本的是人才,不解决西部地区的人才资源问题,开发西部地区是有很大障碍的。”可见,人才开发是地区经济开发的基础,没有充足的人才资源,就不会有发达的经济。今天,面对新科技革命的滚滚浪潮,面对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经济走向,我们不仅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更应牢牢抓住人才资源开发这个关键,加快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会化的人才队伍,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人才保障。一、正确处理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的…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四川县域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形成是对西部地区、对四川省发展至关重要的国家重大战略体系。四川能否抓住战略机遇、迎接挑战,将直接影响四川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实力,以及在西部地区的地位。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是国民经济的坚实基础,因此,在  相似文献   

12.
峨边作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与省内发达地区差距较大。我们决心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努力实践“三个代表”要求,把峨边建成乐山的“林业大县、水电大县、特色旅游大县、全省民族地区的经济强县”。为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我们确立了未来十年峨边的发展战略。一是经济增长目标:实现“高、超、赶、增”。“高”指GDP年均增长速度高于全市平均水  相似文献   

13.
徐世国 《当代党员》2010,(12):16-17
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如火如荼、重庆发展活力四射的利好环境下,綦江县近年来以“跨越赶超、上档升位”为目标,通过集聚外部资源、激活内部要素,走借力发展之路的策略初见成效,县域经济实现了大突破、大跨越、大提速。  相似文献   

14.
李志鹏 《当代贵州》2008,(12):38-38
从乌当区改革开放特别是建设经济强县的历程看,振兴乌当经济的根本出路在于振兴县域经济,要振兴县域经济,就应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相似文献   

15.
正我省丘区共44个县,数量占全省近40%,2012年经济总量占县域经济总量的49%。这里,汇集了大批工业强县,也聚集着众多农业大县和人口大县。丘区人口多且居住分散,人均耕地少,耕地保护任务重,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基础设施薄弱,农业产业化程度低。但从人口和经济总量的比重看,丘陵地区在我省经济发展全局中占有重要位置。丘陵地区县域经济的强县之路如何走?产业布局如何规划?加速发展的突破点如何选择?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  相似文献   

16.
霍骁勇 《唯实》2009,(6):55-57,89
在开放型经济中,要素、商品与服务可以较自由地跨国界流动,从而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和最高经济效率。当今世界,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发展,走开放型经济发展之路是大势所趋。苏北要在未来的发展中迅速成长为具有朝气和活力的地区,就必须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和融合的良机,坚定地走发展开放型经济之路。从现实分析入手,对苏北发展开放型经济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赵涛 《共产党人》2010,(17):45-46
面对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十二五"历史机遇,盐池县将以打造宁南山区最具发展活力的经济强县为目标,转变发展方式,倾力建设六强县,力争用三年时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工业经济总量和财政总收入翻番目标,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一、优化工业结构,打造宁夏工业强县工业是调整县域经济结构的重头戏。要以园区为平台狠抓招商引资,打  相似文献   

18.
西部大开发和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必须坚定地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江泽民同志最近指出:“要通过加强法治,推动西部地区形成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充满活力的开发机制和良好社会环境”,“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和客观规律,依法开展西部大开发的各项工作,保证在西部大开发中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同提高,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党中央根据邓小平理论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提出西部经济大开发,这是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大好机遇。由于它使西部欠发达地区从生态环境到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它也必将促进欠发达地区职工队伍经济收入的提高。本文仅从我区职工群众目前经济收入以及西部经济大开发给予的影响,谈一下我区职工群众经济收入提高的必然趋势。一、目前我区职工经济收入基本情况我区共有职工336.5万名,这是构成内蒙古工人阶级队伍的主体。从经济收入看,我区职工经济收入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我区职工经济收入明显低于东部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20.
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为“后西部大开发时代”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为南亚大陆桥的构建奠定了现实基础。“南亚大陆桥”极具战略价值。不仅构筑和完善了我国铁路南北、东西大通道,打通中国西南、西北出海口.而且对加快西部大开发和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将产生重大战略意义。青藏铁路不应仅仅是民族团结之路.而更应是经济发展之路、对外开放之路与国际合作之路。青海应抓住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在南亚大陆桥建设中谋求区位竞争优势的制高点.增强在“后西部大开发时代”的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