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惠舰 《前线》2014,(2):125-126
在新中国历史上,曾经进行过为人熟知、规模空前的重大经济建设--三线建设,但首都北京开展的小三线建设却鲜为人知。所谓“三线”,是按照中国地理区域的特征,从战备角度划分的。一线是沿海地区,二线是中部地区,三线是后方地区。三线又有大小之分,西南、西北地区为大三线,全国一二线地区的腹地为小三线。北京小三线建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期是快速建设阶段;60年代末期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属于稳步推进和局部调整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80年代中期是全面调整和结束阶段。  相似文献   

2.
正改革开放初期,即1978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是以经济恢复和增长为驱动、推动制度变革和体制改革(如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农产品价格逐步放开、发展乡镇企业等),进而达到农村减贫和农民脱贫。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后期,中国进入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为进一步加大扶贫力度,自1986年起,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如成立专门扶贫工作机构、安排专项资金、制定专门优惠政策,并对传统的救济式扶贫进行彻底改革,确定了开发式扶贫方针。  相似文献   

3.
我国银行卡事业的发展,从80年代中期到现在,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初期的封闭经营阶段、中期的由“金卡工程”所启动的银行间联网阶段、现在的联网通用联合发展阶段。在发展初期,商业银行各自为政、封闭经营,各自投资构建自己的网络、发展持卡人和发展特约单位。由于自成  相似文献   

4.
董颖 《世纪桥》2002,(2):47-49
三线建设是从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在中国西南、西北内陆地区开展的一场规模宏大的以备战为中心,以军工为主体的经济建设运动。关于三线建设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自从80年代以来,有大量论文相继问世,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5.
曹钢 《求是》2005,(10):29-30
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在我国农村特别是在具有资源优势的西部地区,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于繁荣农村经济、富裕农民、建设和谐农村,具有更加突出的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前,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传统的小农生产力提高到了空前的水平。但此阶段的农业生产经营并不具有扩展产业链的性质。第二阶段是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一些发展较快的地区创造…  相似文献   

6.
刘作民 《理论学刊》2003,(6):151-152
道德原则是一定社会调节个人与集体、社会、他人之间利益关系的最根本的道德准则 ,是道德建设的指导原则 ,是一种道德体系区别于另一种道德体系的标志。因此 ,道德原则的确立直接决定着道德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近 2 0年来 ,我国理论界对道德原则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深入研究 ,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综观 2 0年的探索历程 ,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 0世纪 70年代末到 80年代中期 ,主要探索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第二阶段从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至今 ,为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探索时期。第一阶段的讨…  相似文献   

7.
在新中国历史上,有一种人让人永远不能忘怀,这就是"赤脚医生"。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在毛泽东的肯定和支持下,赤脚医生就像一朵朵红花,开遍我国大江南北。为广大农民看病治病。农民真心热爱这些"为人民服务"的实践者。这朵红花消失后,它仍然留在中国和世界人民心中。  相似文献   

8.
“三线建设”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始至80年代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领导实施的一项以战备为目的、以国防建设为中心的重大战略决策。周恩来总理作为三线建设的主要组织者,从决策到实施,始终关注和指导着三线建设,并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发挥了巨大作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毛泽东的肯定和支持下,中国出现了一个特殊的医务人员群体——赤脚医生。他们活跃在我国大江南北的农村,为广大农民看病治病。但到80年代,他们又悄然消失了。  相似文献   

10.
印度的改革     
印度近几十年来相继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60年代中期在农村推广“绿色革命”,普及了农业技术,提倡使用良种、化肥、进行土壤改良和加强农田管理等,使印度农业有了很大起色,从一个严重缺粮的国家发展到了粮食基本自给。1970年开始兴起一场“白色革命”,实施“洪流行动计划”由国家出资建设现代化大型鲜奶加工厂。由于印度是亚洲养牛最多的国家,这一计划充分利用了印度的牛奶资源。80年代中期,印度又在渔业战线上开展  相似文献   

11.
中苏关系恶化后,苏联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对中国实行战略性包围,试图压服中国。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高等院校的政治理论课从80年代中期开始了改革,其中,“中共党史”课改为“中国革命史”课,这一改革基本上取得了成功。其优点在于拓宽了中共党史的内容,时间上溯到鸦片战争,把近代中国沉沦为半殖民地和上升为半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展现出来。同时,除中国共产党以外其它政治势力为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也得以展现。这次改革也有不足,即,  相似文献   

13.
返乡农民工是建设新农村的主力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时任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的关心和扶持下开始的。至今已有20年了。农民外出打工,经历了农民自发外出到党委政府组织外出;从少数县、乡,扩展到全省所有县市乡镇。现在全省农民转移就业已达550万左右,进入稳定增长、健康发展的阶段,按  相似文献   

14.
国民经济发展与物价上涨分析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与物价上涨的关系,有这样三种类型:一种是较高的经济增长伴随着较高的通货膨胀,例如60年代的日本和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的韩国;第二种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通货膨胀率相对较低,如台湾、香港、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第三种是低增长或负增长伴随着高通货膨胀,即所谓“滞胀”。我国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到1993年,年均经济增长率为9.3%,年均物价上涨率  相似文献   

15.
从60年代末尾,到70年代中期,我在成都外北昭觉寺住了好几个年头。我住进那座名闻遐迩的寺院,不是一时心血来潮,看破了红尘,前去削发为僧。我  相似文献   

16.
在过去30年中,西方国家治理通货膨胀经历了一个非常曲折艰难的过程。从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西方国家的物价水平一般来说是相当稳定的。如这一时期的美国年均通货膨胀率只有1.9%。60年代中期,随着越南战争的逐步升级,通货膨胀开始在美国逐渐发展起来。在此前后,在其它西方国家,由于种种原因,通货膨胀也在不同程度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严重经济问题。1973年和1979年的两次石油危机使西方国家的通货膨胀形势急剧恶化。例如,1972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为3.4%,1974年跃升到12.3%,1978年为9.0%,1979年和1980年分别上升到13.3%和12.5%。从1979年  相似文献   

17.
《党史文汇》2001,(8):F003-F00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兴起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以更加迅猛的势头向前发展,进一步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把争取人类进步的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中国同亚洲非拉国家有着共同的经历和愿望,一向把加强同亚非拉国家的团结,合作和互助,作为自己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正四川知青上山下乡,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结束于80年代初,前后持续了27年时间,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建立后,前30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实践基本同步。本刊分上、中、下三篇记述这一重大事件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梗概。最初的四川知青上山下乡经历了一个由组织青年志愿垦荒队奔赴山区、边疆,到组织城镇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再到有计划地在国营农林渔场安置城  相似文献   

19.
日本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年代,日本政府提出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到60年代中期,10年间新车登记量从40多万辆增加到400多万辆,增长了近10倍。这使日本汽车业完成了第一代产品的开发,并形成了大批量生产的体制。10年间建设了20多座现代化轿车生产厂,每个厂的年产规模都在20万辆以上。从1960到  相似文献   

20.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历程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农民自发起步阶段(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家庭承包经营体制的确立和农村专业户的涌现,一批以提供技术、信息服务为主,具有合作制萌芽性质的专业合作组织应运而生,当时这类合作组织名称大多叫专业技术协会、专业技术研究会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