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唐朝的娄师德出名,是因为一句成语:唾面自干。这个事儿,说的是他做宰相之时,弟弟做了代州刺史。临别时,他对弟弟说:"你看,我们两个,一个做了宰相,一个又做州牧,明摆着是遭人嫉妒的事儿,你看你怎么做,才能周全呢?"弟弟说:"如果有人吐我一脸吐沫,我自己把它擦干就是。"娄师德说:"我担心的就是这个,人家啐你,就是生你气了,你擦干,就是拧着他。记住,不能擦,等它自己干好了。"  相似文献   

2.
正4月底,大雪纷飞,天地苍莽,雄鹰以它傲岸的身姿盘旋在雪山之巅,庄严地守护着高原生灵。从小生长在北京的我,脑海中这个季节本应是莺飞草长、杂花生树的暮春景象,可玉树竟还是一派风急雪紧的模样。无怪乎在玉树的援青干部中流传着一句话:"玉树只有两个季节,冬季和大约在冬季。"我想,这话说的不单是玉树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3.
杨柏 《当代贵州》2008,(10):42-42
产业化最需要能整合市场资源的企业家,具有土豆种植环境优势的贵州,最缺的是土豆大师。上期撰写的《2008,不该忘却的土豆年》一文,还没正式刊出,就引起了反响:一是责任编辑黄莎莎专程跑了一趟贵州省农业厅种植业管理处,给我发来三份材料,希望我结合贵州土豆产业实际情况再写一篇关于土豆的文章;二是引来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贵州文化薪火乡村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邹  相似文献   

4.
罗青长 《世纪桥》2005,(6):34-35
众所周知,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点,促成这个历史性转变的是中国近代史中的两个伟人,这两个伟人之间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传奇情缘,这段难舍难分的情缘一直伴随着两位伟人走过了曲折坎坷的一生。作为这段情缘的见证人,我愿将它笔录如下,以为对两位伟人的缅怀之情。一见如敌,相见恨晚上个世纪30年代,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代,国难当头,民族危亡。国民党军队在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  相似文献   

5.
在十二师西山农牧场的职工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西山地里的石头有多大,土豆就有多大.”这样的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事实就是如此. 2013年8月,在服务地选择调整过程中,十二师团委纪福园书记找到我,征询我的服务意愿.当时我一心想要下基层,想到一处可以骑马放羊的地方.我在十二师各单位的分配名单里仔细挑选着梦想的地方,西山农牧场,这是唯一带“牧”字的团场,我开始变得兴奋起来.好!就它了.经过我的强烈要求,我终于如愿以偿地被分配到了西山农牧场.  相似文献   

6.
正"年份英雄"发布词一根麻绳,一把弯刀,一张背垫,一壶水,5个土豆……43年来,从父亲手里接过护林"接力棒"开始,他就是用这些简单装备对抗山火、毒蛇和盗伐者,也对抗着难以言说的寂寞。小树听过他的歌,山泉吻过他的脸。他恋着山,山也恋着他。如今这满山苍翠就是对他最好的馈赠。"我为我父亲感到骄傲。"这是张有光的女儿张发秀面对记者反复在说的一句话。沿着一条铺满落叶的陡峭小路走  相似文献   

7.
真爱无言     
从单位到家有一个大坡。中午下班,看见—对夫妇,拉着满满一板车土豆,男的在前边拉,女的后边推。男的脸上淌着汗,背后湿了一大片,女人也是同样。两人都低头用着力。这本是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一幕,但就在骑车经过他们身边的时候,我看到男人回头看了看妻子,妻子也心有灵犀地抬头一看丈夫,朝丈夫笑了笑,像是在鼓励他,丈夫也回应着报以一笑。没听到他们说什么,只感到阵阵热浪在空中弥漫。  相似文献   

8.
任蒙 《奋斗》2014,(9):60-62
绥棱林业局这个小镇给我的印象,不在于它的外在风貌与某些欧洲城镇的相似,而是我从这里的绿丛楼宇中感受到的那种生活气氛,正是当今人们所向往的安宁、舒心与快乐。 绥棱小镇,原本是个木材聚散地,10年前还是一片低矮脏乱的棚户区,是开拓者夜以继日,以每年几千户的速度改造棚户,将其建成了国家A从级旅游景区。3个A,这个等级在全国星罗棋布的旅游景区中不算很高,可它只是一个党政机构的所在地,是一处聚集着6万居民的街市。  相似文献   

9.
琐忆芋头     
张建忠 《共产党人》2006,(17):55-55
中卫人管土豆、山芋、马铃薯叫芋头。虽然是方言差异,但我还是认为叫芋头较为确切。因为土豆、山芋、马铃薯都有片面性,叫芋头本身含概其意,芋头是从它的形状定名的。提起芋头,在自己的一生中有着难忘的记忆。在那个饥饿的年代,芋头是粮食的补充物。农村差不多家家户户都在自留  相似文献   

10.
徐澜 《实践》2014,(5):55
<正>去年,在首届"中国游牧文化"旅游节上,内蒙古达茂旗的土豆在商贸活动中大放异彩,从一个"灰姑娘"华丽转身为美丽的"公主",令许多游客和商家慕名而来,寻求商机,体验独特的"土豆文化"。小小的土豆成了达茂旗一张土色土香的厚重名片,老百姓亲切地说,咱达茂旗的小土豆也闯出了大名气,滚出了"金蛋蛋"。谈到达茂旗的土豆,笔者不由地想起一个参加工作不久的普通乡干部。这个从前对土豆没有丝毫特殊印象的大学生乡干部,接到要把本地特产土豆推向商贸活动以及更大的市场的任务后,就把"土豆"当成了生活的主题词,从查阅  相似文献   

11.
作家梁晓声为了说明“人文”这个意思,他讲了一个故事:一次在法国,我跟两位老作家一同坐着外交部的车去郊区。那天,刮着风,不时飘着雨,前边有一辆旅行车,车上坐着两个漂亮的法国女孩,不断地从后窗  相似文献   

12.
土豆交响曲     
吃土豆长大的乌盟人,是祖祖辈辈不会忘记土豆的。从呀呀学语的稚童,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日日年年离不开土豆。对于土豆,乌盟人着实怀有一种难以言说的爱憎。曾几何时,面对脚下十年九旱的贫瘠土地,农民们顶着满眼风沙春种五谷,秋收的仅仅是汗水换回的些许回报,而其中往往多数是土豆。老天无眼,农民们欲哭无泪。无奈呵,不少贫困人家一天三顿吃土豆,孩子们念叨着大米馒头,可饥饿时手里拿得依然是带皮的熟土豆!年复一年,人们浩然长叹;何时不再睁眼土豆,闭眼土豆!?然而,今非昔比。还是土豆,不仅维持了乌盟人的生存,而巨给…  相似文献   

13.
正很多年前,我读了土耳其文学家奥尔罕·帕慕克的随笔《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之后,这座被作者定格为黑白照片的城市,在我心里一直带着"充满帝国斜阳的忧伤"的神秘感。它地跨博斯普鲁斯海峡两岸,一部分在欧洲,一部分在亚洲,是世界上唯一地跨两个大洲的都市;它的文化也是混合和多元的,各种文明的冲突、交错和杂糅,带给这个城市独一无二的"混  相似文献   

14.
读屈原和司马迁的故事,是在儿时。儿时读历史,不知“史是史,我是我”,总把自己比将进去:遇此情境我当如何?但正是这种类比,却凝睇着一种世界观的奠基。这种思考,一直没有离开过我。它令我出入古今,给我一生的精神滋养。我深信,这种思考并非我一人独有。某种程度上,历史是为这种思考存在的。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地活在那些杰出的生里,亦活在那些杰出的死里。五千年积淀的,绝非只是出土的竹简,而是这中国式的生命。同是中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杰出人物,为什么屈原与司马迁,一个要死,一个却不惜带辱而活?这个问题从儿时就萦绕着我。后世一直将屈…  相似文献   

15.
刚两岁多,父亲就让他抱着一根竹竿,然后把他往水里一扔,说不允许自己的儿子是兔子胆粟戎生,粟裕大将之子。他的幼年是在战火中度过的。当时部队办了一个保育院。部队打到哪里,保育院就跟到哪里。粟戎生就在这个保育院里。他回忆说:"我妈告诉我,战士一个扁担挑子,一头挑着电台,一头挑着我。我两岁时,有马  相似文献   

16.
川人闯南极     
南极,有人说它是一个荒芜之地,有人说它是一个宁静纯洁的世界,还有不少人说它是梦想的冰雪天地。我在很久以前,看过许多关于南极洲的国家地理纪录片,留下深刻印象,盼望有一天能亲临圣地。终于,我等到这个机会,带领着一批团员千里迢迢来到南极,一起探索这块人间净土。  相似文献   

17.
理解 《实践》2007,(10):19-19
我家住在美丽的哈达图牧场,它坐落在陈巴尔虎草原的腹地。1958年建场至今它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变得越来越美了。我四次搬家。一次比一次住得舒坦。可以说,我的家年轻了。我第一次分到房子是在1979年。那年,我和妻子谈恋爱,双双坠入爱河,准备第二年结婚。队里的领导很高兴,队长张宝崎同其他几个领导商量着,福泉活干得不错,还是咱牧场的劳动模范,身体又有残疾,怎么也得给他分一套像样的房子。几个副队长也都赞同队长的想法,把队里仅有的两趟红砖房的一间半分给  相似文献   

18.
正马克:Hi!当你打开这封信的时候,人类已经登陆过多少次火星了呢?关于你的经历,我这个时代的导演通过拍摄一部名叫《火星救援》的电影,去大胆想象过。故事中,意外来袭的沙尘暴导致你与团队失联,孤身留置火星。你只有一边种植着土豆,一边想方设法回到地球,直到NASA技术员发现火星表面的运动迹象,才与你取得联系。好吧,或许你的名字不叫马克,登陆的星球不是火星,也没有种过什  相似文献   

19.
何处是乡愁     
乡愁,这个词有几分凄美.原先我不懂,故乡或儿时的事很多,可喜可乐的也不少,为什么不说乡喜乡乐,而说乡愁呢?最近回了一趟阔别六十年的故乡,才解开这个人生之谜. 故乡在霍山脚下.一个古老美丽的小山村,水多,树多.村中两庙、一阁、一塔,有很深的文化积淀.我家院子里长着两棵大树.一棵是核桃,一棵是香椿,直翻到窑顶上遮住了半个院子.  相似文献   

20.
案头放着厚厚的一摞《支部建设》杂志,这是我多年搜集起来的,六七年来,我把《支部建设》拿回来,总是爱不择手,反复阅读。闲来无事看看,有种常翻常新的感觉。我认为:一本好的杂志总会有几个很有特色的、令读者喜爱的栏目,我读《支部建设》就有这样的心情。我不仅爱读《支部建设》的诸多栏目,我更喜欢读“正反鉴”这个小栏目。“正反鉴”这个小栏目,在《支部建设》上可谓风格独特、别具一格,它的文章虽小,但读后余音缭绕,给人留下的回味是永久的,启示是深刻的。一正一反两篇小文章,犹如两面高悬的明镜,照得善恶分明。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