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9年,拉美地区形势“变”“乱”交织,政治格局深度调整,左、右翼较量陷入僵持,多国权力内斗加剧。地区经济低迷徘徊,脆弱性、结构性问题依旧。社会矛盾激化,多国爆发大规模骚乱。意识形态之争撕裂地区团结,一体化停滞不前。美国加大对地区事务的干涉力度,强化管控,突出“大国竞争”,全力巩固拉美“后院”,同时拉美各国加快外交多元化布局。在此背景下,中拉关系稳中有进,势头良好。  相似文献   

2.
"阿拉伯之春"爆发10年来,中东国家进入艰难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转型期,特别是经济持续低迷,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居高不下,贫困率不断上升.与10年前相比,中东经济陷入发展困境,其主要原因包括中东国家粮食对外依赖度高、经济结构不合理、劳动生产率低、创新创业艰难以及地区政治不稳定等.中东各国政府虽采取多种举措应对困境,但受结构性因素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仍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3.
东欧的政治变迁——从剧变到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30年间,东欧政治经历了一个异常曲折、动荡和艰辛的历程。自20世纪70年代起,东欧各国普遍陷入难以自拔的多重危机之中。始于1989年席卷整个地区的政治剧变之后,以"民主化"、"市场化"、"欧洲化"为目标的转型成为东欧各国政治发展的主旋律。经过20年的转型,无论就民主的巩固、市场经济的运转及融入欧洲的进程来看,整个地区次区域间的差距明显拉大,多样化无疑将继续主导东欧未来的政治发展。东欧近30年的政治变迁表明,如何让本土因素更好地主导未来的转型进程,是东欧各国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4.
拉美是较早进入中等收入水平的地区,但由于奉行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经济社会发展失衡,成为世界上两极分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不但影响社会稳定,而且制约经济发展,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最典型的地区.拉美跌入"陷阱"的教训值得谨记和汲取,其应对措施对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也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各国喜迎2001年圣诞佳节之际,阿根廷却陷入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危机.继去年7月阿政府宣布实行"零赤字计划"引发金融动荡以来,阿经济形势迅速恶化并导致社会动荡.德拉鲁阿总统终因无法控制局面而于去年12月20日宣布辞职,反对党正义党人萨阿被国会任命为阿代总统.但好景不长,萨阿及其内阁全体成员就职一周后就在人民的抗议声中被迫辞职.最后接过"烫手山芋"临危受命总统一职的是上届全国大选中败于德拉鲁阿的正义党总统候选人杜阿尔德,其任期至2003年底结束.阿根廷这个拉美第三经济强国,在世纪之交却濒临经济崩溃的边缘并造成政府连续更迭,其深刻原因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6.
2003年国际政治与经济发展可谓是风雨兼程。在国际政治领域中.2003年局部动荡地区处在一个多事之秋.摆在国际社会面前的热点问题层出不穷。在持续动荡的国际政治形势下,令人宽慰的是全球经济出现了新的转机。2003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扭转多年颓势.复苏步伐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7.
本文剖析了拉美新社会运动形成的原因、背景及其表现形式,认为该运动开辟了反新自由主义、反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新形式、新路径。不同于传统激进左派运动的主体构成,拉美新社会运动涵盖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异质性群体的抵抗行动;从斗争旨趣和运动方式看,不是通过革命政党组织阶级斗争来夺取国家政权,而是由一种不规范的、体制外的斗争形式发展成为一种被制度化、纳入到常态政治轨道的斗争形式,成为公民表达利益诉求和维护民主权利的新渠道;倾向于向传统等级制的政治机构寻求自治社会组织权;形成凝聚族群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共同意识来维系组织自身的运转。在西方新自由主义和"华盛顿共识"双重碾压下,拉美国家以独立的、真正的政治民主化为目标的社会运动仍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8.
自"阿拉伯之春"爆发以来,已持续10年之久的中东动荡局势正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动荡面持续扩大、冲突烈度日益增强、新的地区热点和危机不断涌现、战争与冲突充斥蔓延、各方势力激烈博弈、地区格局混乱无序。中东乱局的冲突化、扩大化、长期化和复杂化四大特征明显。中东新一波动荡由"阿拉伯之春"引发,美国全球战略调整和中东政策改变是助推器,而根本原因则是中东国家在西方主导的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遭遇的巨大挑战以及不成功的应对与转型。中东乱局不仅打乱了地区政治和经济发展进程,而且还给国际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同时,当前的中东乱局中也蕴含着机遇和希望。  相似文献   

9.
进入新千年以来,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的理论争鸣与实践探索在拉丁美洲持续发酵。拉美社会主义传统深厚,但却成者寥寥,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厄瓜多尔等国各具特色的"21世纪社会主义"模式何以可能?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是杂糅了地区历史和现实多重元素的新政治运动,是变化发展中的新社会主义流派,是更加强调本土特色、替代色彩和地区合作的社会主义。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的出现既有历史必然性,也含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被称为未曾革命的"革命"。未来,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仍有待突破和超越外围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经济结构和制度形态。  相似文献   

10.
中东剧变已经历六个年头,许多国家引入西式民主,不仅未能实现所谓“民主”、“自由”,反而使地区陷入“乱而不治”“破而未立”的尴尬境地,催生更多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引发教派纷争、民族矛盾、政局动荡、经济下滑、民生凋敝。“走什么路”成为摆在各国面前的艰难抉择,地区国家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仍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南亚地区形势稳中有乱,大国政治经济相对稳定,小国动荡加剧、经济不振。印度外交活跃,地缘政治因素对南亚影响上升。地区安全旧患未除,又添新忧。中国和南亚国家合作续有进展,机遇挑战同步增加。印度经济重新提速但莫迪改革遭遇阻力莫迪政府执政地位稳固,将发展作为施政第一要务,为改革拟定"路线图",在吸引外资、放松管制、精简机构、提高效率方面推出一系列举措,启动金融和国有银行改革,撤销  相似文献   

12.
林蔚 《当代世界》2013,(2):49-51
欧债危机爆发三年来,欧盟尽管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加以应对,但仍无法阻止危机逐渐向欧元核心区发展,陷入经济复苏进程举步维艰、政治动荡不安、社会矛盾深化、价值理念严重消损的复合型困境,欧洲在经历异常艰难的战略调整期与反思期。  相似文献   

13.
拉美是马克思主义传播最早的地区之一,拉美左翼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拉美左翼力量一度得到迅速发展.冷战结束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受挫,拉美左翼运动陷入低潮.但随着政治民主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以1998年查韦斯赢得委内瑞拉大选为标志,拉美一批中左翼力量崛起,委内瑞拉第五共和国运动(后以此为基础组建委内瑞拉统一社会主义党)、巴西劳工党、阿根廷“胜利阵线”、乌拉圭广泛阵线、玻利维亚争取社会主义运动、厄瓜多尔主权祖国联盟运动、尼加拉瓜桑解阵等不仅先后赢得大选,而且成功蝉联执政.  相似文献   

14.
自今年5月份以来,菲律宾先后爆出"录音带门"和"花档门"两大丑闻,阿罗约政府陷入波涛汹涌的政治漩涡.反对派趁势推波助澜,局势逐步升级,并发展成几乎让政府垮台的政治海啸.目前,菲政治危机高潮阶段已经过去,动荡局势有所缓和.但今后一个时期,阿罗约政府仍将面临国会弹劾、宪政改革和经济下滑等一系列棘手难题,其执政地位依然风雨飘摇,变数不少.  相似文献   

15.
"第三条道路"谋求超越西方"左"与"右"的激进政治框架 "第三条道路"根据全球化给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领域带来的巨大变化,试图在全球范围内对传统政治特别是对社会主义、保守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提出挑战,构筑超越"左"与"右"的新激进政治框架.其主张是:  相似文献   

16.
"伊斯兰国"的兴起标志着恐怖主义浪潮与吉哈德运动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而这是根植于中东地区深层的宗教、政治和社会因素。同时,"伊斯兰国"自身的组织建设、经济管理和民众动员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伊斯兰国"的兴起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它不仅与"基地"组织争夺全球"圣战"的主导权,而且对外输出暴力恐怖和意识形态,导致国际冲突与地区动荡,挑战传统观念和国际规范,加速了中东地缘政治关系的重塑与国际反恐力量的分化和重组。此外,"伊斯兰国"的兴起还推动着国际体系边缘群体的宗教化、集体化实践,造成了对国际秩序的冲击和挑战。为此,国际社会需要认识到"伊斯兰国"背后的恐怖主义运动与重建哈里发国家政治实践的双重属性,关注其背后的滋生土壤,以求更加妥善有效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太平洋时代"的不断深化,太平洋岛国地区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地区格局发生显著变化.在此背景下,2017年提出的"蓝色太平洋"是太平洋岛国地区主义的新发展,在地区认同、地区治理、地区安全观等方面具有多重内涵."蓝色太平洋"的本质是对地缘政治新环境的主动应对,其动因包括顺应全球治理的深化、利用"一带一路"倡议的机遇和应对"印太战略"及地缘政治竞争带来的不确定性.新冠肺炎疫情和愈发激化的地缘政治竞争给"蓝色太平洋"从理念到实践的落地过程带来了挑战.不过,从长期看,"蓝色太平洋"仍具有一定前景,将推动"太平洋时代"变得更加完整.  相似文献   

18.
<正>2010年底,因一名失业大学生自焚引发的街头革命使享有"和平绿洲"之称的北非国家突尼斯政局突变。2011年1月14日,执政23年的总统本·阿里仓皇出逃沙特。随后突尼斯"革命"效应迅速外溢,埃及、也门、利比亚政权相继更迭,西亚北非地区陷入动荡。作为"阿拉伯之春"首发国,突尼斯政治过渡进程历时四年,期间经历五届过渡政府、两次政治暗杀事件,多轮大规模社会风潮。2014年10月以来,突尼斯先后举行议会和总统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际形势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流行成为引发全球动荡和不确定性的重要诱因.早在2015年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便在演讲中阐明了相似的观点,即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既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需要认真对待的新威胁新挑战.习近平主席强调,要解决好各种全球性挑战,包括发生在欧洲的难民危机,根本出路在于谋求和平、实现发展.普京总统批评西方国家导致了中东的混乱,并诱发大批难民流向欧洲.中俄两国元首的相关论断高瞻远瞩.现有的世界秩序,准确来说是美国强权政治下的"和平"正在破裂."西方剧本"下的全球新自由主义制度正在走向崩溃,西式"民主价值观"和所谓"基于规则的秩序"越来越没有市场.  相似文献   

20.
龚小夏 《南风窗》2007,(14):76-78
只要拉美国家在经济发展和政治自由方面仍然落后于美国,就很难避免这个号称"美国后院"地区的人民设法移民到这里来。如何将他们吸收到美国社会中而不是将他们排斥在外,是对美国人的一个大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