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7 毫秒
1.
20世纪60到70年代,阿富汗进行了以君主立宪为核心内容的宪政改革.在理性决策、利益主导基础上,美国对改革的政策经历了巨大转折.美国早期奉行“高度重视,积极鼓励,但避免正式、直接介入”的政策;当改革陷入危机、动荡加剧时,美国通过默许达乌德发动1973年政变重建秩序,放弃了对阿富汗宪政改革的支持.导致这种政策转变的重要原因是美国把对阿富汗秩序和稳定的追求置于优先于民主的地位,这一原则主导了美国对阿富汗宪政改革政策的制定、实施和演变.美国政策的调整加速了阿富汗宪政改革的失败;同时,美国对兴起于阿富汗宪政改革过程中的左翼力量没有重视,削弱了70年代后美国应对阿富汗局势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2021年4月以来,随着美国加速从阿富汗撤军,阿富汗内外形势出现剧烈震荡.阿富汗塔利班在阿全境发起规模空前的武装行动,短期内迅速扩大了控制范围.美国等诸多阿富汗问题利益攸关方已经在评估塔利班重新武装夺权的可能性,毋庸置疑的是,阿富汗局势未来前景将更加复杂多变.  相似文献   

3.
美国正在逃离历时20年的阿富汗战争.但是,美国可以走开,地区内国家却走不开.美国留下的问题和陷阱,仍然需要各国加以解决. 一是思维陷阱.很多人会认为,美国在阿富汗战争上的失败,是美国军力不足、国力不振所致,甚至由此得出美国衰落的结论.这就会进入一个思维陷阱.阿富汗是一个很容易被打败,但不容易被治理的国家.美国不是输在军事上,而是输给了阿富汗复杂、多样、碎片化的政治生态.美国不是输给塔利班,而是输给了自己制定的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政治目标,输给了自己的历史经验.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帮助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等远远比阿富汗强大的国家实现重建.这些国家在政治上基本都施行"美国模式",在外交上成为美国的盟友.大江大河都渡过了,美国自己也没有想到,会在阿富汗这个小水沟里翻了船.  相似文献   

4.
拜登政府上台后,出于对美国国家安全利益的考虑,决定自2021年5月1日起撤离阿富汗,并计划于9月11日前完成撤军.2021年8月15日塔利班占领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后,美军不得不提前撤离.随着美国撤军和塔利班夺取政权,阿富汗及中亚地区的形势出现了急剧变化.在此背景下,美国不得不重新调整其中亚政策,以适应阿富汗形势与美国国家安全利益需求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长达20年的战争使阿富汗民众饱经磨难.美国和北约军队仓皇撤退后,阿富汗政府军即刻溃败,国家陷入失序的边缘,阿富汗塔利班(以下简称"阿塔")则再次夺回了政权.20年间,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耗资2.3万亿美元,没有产生任何经济成果,只留下一片废墟.国际社会在思考解决阿富汗问题时,应正视西方国家对阿政策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并设身处地从阿富汗民众的切身利益出发,真正提供能够解决当前阿富汗人道主义危机及未来发展问题的良策.  相似文献   

6.
2021年8月15日,在美军加速撤离阿富汗之际,阿富汗塔利班兵不血刃进入首都喀布尔,华盛顿曾经大力扶植的阿富汗前总统加尼随之出走他国.在被以美国为首的联军赶下台20年之后,阿富汗塔利班再次取得国家主导权. 尽管阿富汗塔利班在争取国家权力方面已经取得初步胜利,但是国家重建的艰难任务也立即摆在了其面前.在此过程中,阿富汗塔利班需要注重对恐怖主义的遏制与打击.2021年8月26日,同时视阿富汗塔利班和美国为敌人的恐怖组织"伊斯兰国呼罗珊省"(ISIS-Khorasan),在喀布尔机场外发动了导致数百人伤亡的恐怖袭击,这充分说明阿富汗塔利班面临的反恐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7.
日前,美国已将阿富汗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的部分重要俘虏转往其设在古巴岛上的关塔那摩海军基地进行关押.为此,美国增派1500名士兵赴该基地,修建拘留所和看押阿富汗俘虏.现已有1000名美国士兵进驻关塔那摩基地,其余500人将在近期内陆续抵达.  相似文献   

8.
王楚天 《当代世界》2021,(12):41-45
2021年8月15日,阿富汗塔利班(阿塔)"兵不血刃"占领首都喀布尔,阿富汗由此进入"阿塔时刻".阿富汗也因这一重大变局,迅速成为国际社会和地区国家关注的焦点.一方面,美国过去20年在阿富汗的军事干预以事实上的失败告终,这再次唤起国际社会对阿富汗被称为"帝国坟场"的思考.另一方面,新生的阿塔临时政府面临获得国际承认、推动经济发展等一系列挑战,特别是和平发展的政策选择尤为关键.中国作为重要邻国,在推动实现阿富汗和平、稳定和发展方面可以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9·11"事件之后,美国以武力推翻了阿富汗塔利班政权,随后开启并主导了阿富汗国家重建进程。阿富汗国家重建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在国际社会的支持下曾取得积极进展。但随着时间推移,上述重建领域面临日益严峻的问题和挑战,甚至陷入停滞。究其原因,阿富汗塔利班卷土重来是症结所在。作为拥有相当民众基础的政治和军事组织,塔利班坚持以武力打击阿富汗政府,抵抗美军等在阿富汗驻扎的外国军事力量,导致阿富汗战火持续至今。在此情势下,美国的阿富汗战略重心转向推动阿富汗和平进程,并最终与塔利班签署了和平协议。展望未来,阿富汗局势能否向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与塔利班落实和平协议以及阿富汗内部政治谈判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印度对美国“阿巴战略”的评估及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对美国"阿巴战略"强调用政治手段解决阿富汗问题、要求巴基斯坦政府加大反恐力度、通过地区经济合作改善阿富汗经济状况等内容表示支持,反对美国将克什米尔问题与阿富汗问题挂钩、过于仓促地从阿富汗撤离以及过度依靠巴基斯坦。印度的应对手段包括继续争取获得美国在反恐问题上的支持、加大对阿富汗的进一步投入、加强同地区国家的协调等。未来印度的阿富汗政策将主要围绕四大主轴展开,即继续发展与阿富汗政府的良好关系、继续发展与美国的战略伙伴关系、稳定印巴关系和与地区国家、地区组织协调立场等。  相似文献   

11.
2001年10月7日,美军对阿富汗发动了空袭行动,就此拉开了"反恐战争"的序幕.在阿富汗北方联盟配合下,美军迅速推翻了塔利班.2002年11月,在联合国特使普拉西米主持下,阿富汗问题多方磋商会议在德国波恩举行,阿富汗四个主要派别的代表参加会议,并于12月5日签署了关于建立阿过渡政府的协议,阿富汗重建正式启动.5年来,美国一直把阿富汗标榜为"向民主过渡的典范",将阿富汗重建作为用民主改造伊斯兰世界的"样板工程".然而,5年过去了,这个国家的"民主法治"局面仅能维持在首都喀布尔,其他地区同塔利班统治时期无甚区别.那些5年前曾经对国家前途寄予厚望的阿富汗人,如今发现西方人为他们描绘的自由民主的阿富汗不过是乌托邦.  相似文献   

12.
王凤 《当代世界》2021,(10):37-42
20年前,阿富汗塔利班(以下简称阿塔)政权被美国及其西方盟友一举推翻.20年后,在驻阿美军仓皇撤离的背景下,阿塔击败阿富汗政府军,重新夺回全国政权.与20年前相比,再度夺权的阿塔向国内外传递出迥然不同的政策信号,极力展现温和、包容和开放等形象.当前,阿塔已成为唯一能够驾驭阿富汗全局的政治军事力量,如何深入认识阿塔并评估阿塔的这些变化,对于研判和把握今后阿富汗局势的走向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特朗普政府于2017年8月提出了自己的阿富汗战略,随后根据内外形势和利益诉求变化,对该战略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并以和谈、撤军为主要手段,最终与塔利班签署和平协议。但是,这一止损式的和平协议严重损耗了美国的战略威望,加剧了阿富汗国内政治危机,难以为阿富汗带来和平与稳定。同时,塔利班能否认真履行协议、美国对阿富汗的立场仍存在变数、阿富汗内部政治对话进程受阻等因素使得特朗普政府的阿富汗战略前景充满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4.
在2001年10月开始的美国对阿富汗塔利班进行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中,美国的盟国为美军提供了大量的直接和间接的帮助.其中,日本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尤其引人注目,11月9日和25日,日本海上自卫队分两次连续派出了6艘军舰开向印度洋,以"支持美国对阿富汗的反恐怖主义军事行动".鉴于日本国家历史的特殊性以及当今政坛的政治倾向性,使得这一行动格外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5.
<正>自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12月1日在西点军校宣布向阿富汗增兵以来,美国的南亚战略进入了新一轮打打谈谈的循环。奥巴马就任前在竞选中许下的诺言正在逐渐演变为巨大的政治压力,因为阿富汗战争已沦为美国陷入时间最长的一场局部战争。奥巴马在西点军校花了不少篇幅辩论阿富汗之所以不同于越南的理由,现在看来,他并不需要这么做,阿富汗当然不是越南,只是其有可能比越南更困难。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8月,特朗普宣布了美国对阿富汗新战略。新战略不是美国阿富汗战略的根本性替换,它的基本目标和途径与奥巴马政府的新阿巴战略没有实质改变,其不同主要在策略和操作层面。不过,在阿富汗国家政治建设上,特朗普新战略提出了一些新理念。特朗普的阿富汗新战略对中国有利有弊。中美在阿富汗缺乏战略性长期合作的基础,但两国可以进行以具体问题和目标为导向的合作。  相似文献   

17.
阿富汗经过20多年战争,特别是在塔利班6年的极端愚昧统治后,已成为举世关注的一个神秘国度."9·11"事件,特别是美国对阿进行军事打击,塔利班政权和"基地"组织被打垮后,以卡尔扎伊为首的过渡政府领导下的阿富汗情况如何,战后重建有多少进展,还面临什么困难,是世人十分关切的问题.今年9月下旬,我有机会实地观察了阿富汗,了解了那里的一些情况.总的印象是阿富汗局势正在好转,但速度非常缓慢,仍然是动乱、贫穷和百废待兴.尽管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发展中国家,但从印度去阿富汗再从阿富汗出来到巴基斯坦,仍然使人强烈感到好像是穿越时间遂道,从现代倒退到中世纪,又从中世纪返回到现代.  相似文献   

18.
目前,阿富汗国内的动乱正在日益加剧,暴力事件频繁发生.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发动了对塔利班的围剿行动,然而,塔利班不但没有被打垮,力量反而迅速扩大,并酝酿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和阿政府军发动新的攻势,伊拉克式的自杀性袭击和绑架事件日益增多,其局势走向令人担忧.国际舆论普遍认为,阿富汗又回到了十字路口,有"伊拉克化"和爆发内战的危险.  相似文献   

19.
美国和塔利班作为阿富汗战争的重要博弈方,经过18年多的漫长"打谈",被迫相互"妥协",签署和平协议。双方的政治博弈过程主要表现为,美国从最初准备彻底消灭塔利班到当前被迫接受塔利班并希望体面撤军,而塔利班则在执着抗争中不断强大,最终使美国认可其政治身份并有望重返阿富汗政坛。但协议能否对阿富汗未来政局产生重要影响,主要取决于阿富汗国内各派别是否能真正抛弃私利积极参与内部对话,并如期推进和平进程。  相似文献   

20.
张力 《当代世界》2015,(1):60-63
<正>自冷战结束以来,地区多边机制在解决本地区的危机和冲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阿富汗的情况并不例外。自美国发动阿富汗反恐战争以来,国际社会已举行多次阿富汗问题会议,就阿富汗的稳定与重建、地区安全以及协调各方努力达成诸多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