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七十年代,马来西亚经济发展速度年平均7.8%,远高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第三世界国家中也是个佼佼者。而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其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慢,遇到了不少困难。出现此一现象不是偶然的,有它深刻的内在、外在因素。为摆脱困境,当局正寻求解救之道,订了许多对策,这些对策对马来西亚经济今后的发展究竟能起多大作用?本文试就这些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2.
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获得独立之后为了发展工业和致力于满足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的需要而忽视农业部门之际,马来西亚积极地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马来西亚政府认识到,农村的马来人是国内经济条件最差的居民,与此同时,他们又是政权选举的重要支柱。在五十年代中期,马来西亚着手实施许多开发计划,目的在于提高农村的生活水平,培植  相似文献   

3.
[概述] 马来西亚国土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全国人口,1980年为1,344万人,1982年中增至约1,415万人,年平均增长2.6%,其中有82%分布在西马。在全国总人口中,城、乡人口分别占35%和65%。从1979年以来至1982年间,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爆发了新的经济危机,为了摆脱困境,它们通过“奖出限入”,扩大价格“剪刀差”等手法,把经济危机转嫁给其他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在西方经济危机冲击下,马来西亚也深受其  相似文献   

4.
依附论是二次大战后首先在拉美出现的研究帝国主义扩张后果和扩张对象国内部社会经济结构形成与变化规律的理论。它认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中心与外围的结构是一种统治一依附结构,即外围的第三世界国家依附于作为中心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而指明了第三世界不发达的根源在于西方大国的控制和剥削。一些依附论学者在不同程度上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理论和帝国主义理论批判传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观点和发展理论。人口迁移思想是依附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接受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及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与劳动力相互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在剖析第三世界贫困的根源以及分析战后发展中国家城乡人口迁移问题和批判刘易斯、托达罗等人的人口迁移思想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相似文献   

5.
以欧洲为中心的发展理论的各种设想与推论应用于第三世界国家时,可能在历史和文化上都相差甚远,因而是不适用的。为了少走弯路,采用一种第三世界的模式是可行的:一个经济上成功转型的发展中国家可以为理解第三世界其它国家面临的问题提供一些相对较为适宜的观点。马来西亚就提供了这样一个经济进步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6.
马哈蒂尔·穆罕默德是马来西亚的第四任总理。1976年3月,他被任命为副首相,1981年当选总理至今。在其任期内,马来西亚政治、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成效显著,迅速成为东亚及第三世界国家中一支新兴的不可忽视的力量。这与其政治思想及实践有着重大关系。因此研究其政治思想及实践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研究马来西亚政治及其现行内政外交政策有着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1981、1982年,是马来西亚开始实行“第四个五年计划”(1981—1985)的头两年。这两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又发生持续的经济不景气,它们为摆脱困境,通过采取“奖出限入”、扩大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等办法,把经济危机转嫁给其他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在西方经济不景气的冲击下,马来西亚亦深受其害: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减缓;工、农业生产停滞或衰退;外贸收支及国际收支恶化,出现战后罕见的逆差;财政赤字和债务增大;失业率回升……整个经济又陷于困难与衰退之中。  相似文献   

8.
1991年第1期浅析美日欧三极结构和世界多极化趋势酝酿着重大变化的亚太国际格局密特朗对戴高乐欧洲政策的修正德国的国际金融实力及发展趋向试论南亚国家和日本的关系日本与第三世界的贸易关系中日经贸关系的回顾与展望日本企业雇用制度浅析世界变化中的美国战略关于时代问题的思考1991年第2期世界格局变化的趋势关于世界战略格局的几个问题冷战后时期美国对外战略的调整调整中的美国对拉美政策统一德国的外交政策走向90年代亚太经济的发展趋势、地位和作用苏日经济关系的新发展西欧与第三世界国家的经贸关系《洛美协定》与南北关系马来西亚…  相似文献   

9.
虽然中东并不是马来西亚外交的中心,但因历史和宗教原因马来西亚与中东一直维系着联系。中东在马来西亚外交政策中的地位经历了一个由忽视到逐渐增强,再到强化的过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而且其内容更加丰富。马来西亚中东外交政策的转变极大地促进了马来西亚的发展。马来西亚中东外交政策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演变而不断地调整变化。当前国际形势更加复杂,中东不稳定因素增加。由于密切的民族宗教联系,且中东可为马来西亚经济发展提供机遇,为能源安全提供保障,因此,中东的稳定和发展与马来西亚的稳定和发展紧密相连。中东对马来西亚的重要性要求马来西亚深化中东外交政策以实现和维护其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0.
虽然中东并不是马来西亚外交的中心,但因历史和宗教原因马来西亚与中东一直维系着联系。中东在马来西亚外交政策中的地位经历了一个由忽视到逐渐增强,再到强化的过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而且其内容更加丰富。马来西亚中东外交政策的转变极大地促进了马来西亚的发展。马来西亚中东外交政策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演变而不断地调整变化。当前国际形势更加复杂,中东不稳定因素增加。由于密切的民族宗教联系,且中东可为马来西亚经济发展提供机遇,为能源安全提供保障,因此,中东的稳定和发展与马来西亚的稳定和发展紧密相连。中东对马来西亚的重要性要求马来西亚深化中东外交政策以实现和维护其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1.
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销售市场和原料资源的斗争日益尖锐的条件下,输出借贷资本和经济“援助”是主要资本主义工业发达国家同马来西亚保持和扩大商品经济关系的手段。1970至1981年期间,这些国家输出到马来西亚的资金总额达42.847亿美元(合99.834亿马元)。马来西亚输入的外国借款和信贷从1970年的8,990万美元增加到1981年的9.863亿美元。  相似文献   

12.
一泰国自1961年实行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以后,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增长率高于其他国家。进入八十年代以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陷入滞涨时期,经济发展缓慢,泰国虽然也受到影响,但发展速度始终高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东盟各国中也是名列前茅。1986年新加坡、印尼的经济增长率为3.19%、马来西亚为0.5%、菲律宾为0.13%、泰国经济为4.8%。1987年泰国的经济增长率为5.6%,不但超过原订计划指标,也超过马来西亚的2.4%,印尼的3%和菲律宾的4.8%。泰国经济不但稳定增长,而且产业结构也已发生改变,日趋合理化,1986年农业占  相似文献   

13.
马来西亚是古代东西方海上交通必经之地。华人移居马来西亚的历史悠久,人数众多,十九世纪末已形成一个独特的华人社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马来西亚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华人认同观念的转变便是其中之一。本文拟对战后马来西亚华人认同观念转变的诸因素作一初步的探讨。一、战前马来西亚华人的认同观念战前,马来西亚的绝大部分华人与东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华人一样,把中国看作是自己的国家,关心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他们到马来西亚只是为了谋生,最初并不打算  相似文献   

14.
引言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了,但贫困问题仍持续存在,特别是农村人口。与此同时,在富裕和贫穷的国家之间,以及在第三世界内部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家之间的差距也拉大了。对于第三世界农村地区的多数人来说,发展的承诺尚未兑现。以马来西亚为例,经济增长率在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直到1985年,一直处于世界前列。但是这种增长在不同地理区域、经济部门和社会经济阶级之间并非平均分布。大部分人口并没有  相似文献   

15.
八十年代,马来西亚经济是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滞胀的环境中渡过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减缓。展望九十年代,马来西亚经济发展将比八十年代强劲,但仍不及七十年代的增长势头。一些中外学者曾预言马来西亚将在这个年代变成亚洲第五或第六条“小龙”,我看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研究马来西亚在独立后时期的贸易政策制定,着重研究那些导致政策转变的因素,并找出主要的未完成改革议程。本文从历史上概述马来西亚贸易政策制定的情况,注意到其潜在的政治经济背景,并从地区比较的观点来审慎地评论当前的贸易与投资政策制度。本文还研究了马来西亚对于地区性与双边贸易谈判的政策态度的变化。导言人们普遍认为,马来西亚是发展中世界中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一个国家。尽管在1997-1998年的金融危机期间经历了严重的经济萧条,但马来西亚在整个独立后时期的经济成就还是一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持续的经济高速增长(过去…  相似文献   

17.
阿根廷是当前拉美乃至第三世界国家中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它在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工农业发展水平和科技、文化等方面都居第三世界国家前列。据拉美经委会统计,1981年阿根廷国内生产总  相似文献   

18.
东盟五国(即于1967年组成“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和菲律宾)属于从殖民地依附地位解放出来而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它们和过去一样仍处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范围内,而经济上则几乎完全依赖于世界  相似文献   

19.
在东亚准新兴工业化国家中,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水平名列前茅。这主要得益于马来西亚成功的工业化模式。尤其是马来西亚的工业化经历了进口替代第二阶段重化工业的发展,其经济实力与商品贸易出口能力大为加强。马来西亚政府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扮演了“强干预”的角色,并提供了符合工业化发展内在要求的综合性组合政策。马来西亚的经验表明,推行进口替代第二阶段并非是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因素,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发展仍然需要被主流学说斥之为“肮脏”的工业化政策。  相似文献   

20.
马来西亚发展中小企业的政策及其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在马来西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并被认为是未来经济增长依靠的动力 ,制造业的火车头。马来西亚政府在协助中小企业发展方面采取了诸多的措施 ,制定了许多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本文主要在概括马来西亚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分析马来西亚政府对中小企业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 ,并试图对其政策成效做出评价。一、马来西亚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在马来西亚 ,小型企业是指那些固定资产少于 50万林吉特 ,或全日制工人少于 50人的生产企业 ,而中型企业是指拥有 50— 2 50万林吉特的生产企业。马来西亚的中小企业大多数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