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向东 《前进》2005,(11):40-41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壮大县域经济意义重大,是统筹城乡、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思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抓手,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新基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内容。近年来,我们右玉县按照“生态畜牧经济立县、支柱工业强县、民营经济活县和科技教育兴县”的治县方略,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在实践中,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中,应处理好四个关系。  相似文献   

2.
《当代广西》2008,(21):F0003-F0004
近年来,大新县紧紧围绕创建“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和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大新的工作思路和总体目标,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活县、民营富县、旅游旺县、科教兴县”六大战略,着力做好“锰矿、蔗糖、电力、旅游、农业、环境”六篇文章,以资源换产业,县域经济发展实现“质”和“量”的双飞跃。  相似文献   

3.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以广大农村为腹地的一种区域经济。在县域内,既有城镇经济,也有乡村经济,既有第一产业,也有第二、三产业。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解决“三农”问题要以县域经济为突破口。由于绝大部分县是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城市化率低县,因此,壮大县域经济,破解三农难题,要遵循强县富民的原则,围绕“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统筹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农业强县、工业富县、城镇兴县、开放活县”,走出一条繁荣农村经济、统筹城乡发展、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的  相似文献   

4.
袁真艳 《群众》2023,(18):16-17
实体经济是江苏的“看家本领”,更是县域经济的“命脉所系”。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希望江苏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强调要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省之要,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多年来,“产业立县(区)、工业强县(区)”一直是江苏县域经济的发展主基调,如今,各工业强县(区)更是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积极作为。作为传统工业县区,泰州市海陵区以争做服务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县域先锋为目标,把实体经济作为发展根基,  相似文献   

5.
叶本功 《创造》2012,(5):54-57
省九次党代会“四个翻番、两个倍增”目标的提出,为加快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壮大县域经济规模,提高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结合峨山县近年发展县域经济取得的成效和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目前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快转变峨山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李宏 《创造》2005,(12)
“十五”期间,峨山县县委、政府在省委、市委,省、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运用科学的发展观审视县域经济发展,在多方论证的基础上,确立了“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流通活县、统筹发展”的发展思路,以建设“生态经济县、绿色经济强县”为目标,紧扣加快发展这一主题,着力实施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峨、特色经济、山区综合开发、城镇化、开放型经济六大战略,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克服困难,团结实干,使县域经济步入了跨越式发展的轨道。一…  相似文献   

7.
锐意争先重点突破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陈明顺近几年来,崇仁县面对全省、全区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顺势而谋、提出“工业强县、撤县建市”的奋斗目标,以解放思想为主线,把全县上下搅动起来,促进县域经济大发展。一、选准特色农业突破口,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县委、县政府...  相似文献   

8.
降蕴彰 《小康》2024,(3):25-28
<正>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要“实施‘一县一业’强县富民工程”。由此不难看出,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发展特色产业不仅能推动县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还能为县域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县域经济是一种典型的区域经济,涵盖了国民经济的一、二、三产业,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流通等各个经济活动环节,有相对完整的经济运行体系。中国县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  相似文献   

9.
梁标文 《当代广西》2006,(15):48-49
2002年以来,钟山县大力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县域工业发展的中心环节来抓,实现了一年一个发展县域工业的思路、一年一个战略目标,并取得了“富民强县”的实质成效。2005年,该县实现了工业总产值52.4亿元、财政收入1.3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08元,同比分别增长28.4%、29.4%和13.4%,获得广西2005年度广西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并被自治区经委列为全区14个发展县域工业试点县之一。经济发展一年一个新思路钟山县多年的发展实践证明,财政增长的关键因素是工业的发展,“无工不富”,没有工业经济的先行突破,就没有县域经…  相似文献   

10.
可顺祥 《创造》2012,(4):90-93
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我国社会经济功能比较完整的基本单元,是建设小康社会、早日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工程”。省委书记秦光荣明确指出:“强滇之基在于强县,发展县城经济就是发展全省经济,抓县域经济就是抓富民强滇。,,省长李纪恒强调:“当前,我省县域经济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到加快发展、加速崛起的新阶段,全省要以战略眼光谋划、以全局意识统筹、以科学态度抓好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壮大县域经济。”  相似文献   

11.
~~实施“四大战略” 实现强县富民——蔚氏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2.
冯玉超 《传承》2012,(23):52-53
文化可以强县。站在时代高度、历史深度、发展角度“三维度”探讨文化建设,可以助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实现文化大繁荣。  相似文献   

13.
创新行政管理体制 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兴於  葛天平 《政策》2004,(6):24-25
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壮大县域经济”,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已连续4年召开现场会加以推动。去年,省里接连出台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扩大部分县(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管理权限的通知》等政策性文件,对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这些举措,必将对县域经济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今日广西》2008,(18):17-19
地处中越边境的文新县,有“中国锰都”的美誉,水利、原料蔗等资源丰富。近年来。该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活县、民营富县、旅游旺县、科教兴县”六大战略,着力做好“锰矿、蔗糖、电力、旅游、农业、环境”六篇文章,以资源创产业,县域经济发展实现质和量的“双飞跃”。  相似文献   

15.
《时事资料手册》2009,(3):F0002-F0002
竹溪县位于鄂、陕、渝交汇处.是华中地区连接西南、西北地区的重要通道.素称湖北西大门。竹溪是中隔茶叶(有机绿茶)之乡.中国魔芋之乡。近年来.该县坚持”产业富县.工业强县、开放活县.科教兴县.生态立县。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进“一主三化”进程.县域经济发展走在了全省山区县前列。  相似文献   

16.
加快铜鼓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王宜安今后五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的时期。从铜鼓的实际出发,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是:进一步实施“林业强县、工业富县、科教兴县”战略,提高县域经济产业化水平,促进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把握以下五...  相似文献   

17.
赵狄娜 《小康》2024,(10):58-62
<正>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强县富民的重要途径。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强县富民的重要途径。良好的投资环境则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灵魂”,投资环境反映一个地区的发展理念、市场化程度、自然与人文环境,以及政府的管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8.
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区县域经济发展经验交流会上,河池市参加考核的8个县(市、区)中,有3个跻身全区县域经济十佳县(市、区)行列,4个荣获全区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河池市县域经济大面积丰收,一举结束了该市没有县(市、区)进入广西“十佳”的历史。是什么让河池县域经济发展取得如此奇效呢? 近年来,河池全面实施通道经济发展战略,通过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推动、东巴  相似文献   

19.
侯文禄 《前进》2004,(7):26-27
石县是一个以煤焦工业为主的资源型县份。长期以来,结构性污染与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人与自然的矛盾比较尖锐,也随之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影响了全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们瞄准建设中西部地区经济强县的目标,坚持实施“党建领县、经济强县、科技兴县、文化活县、法制治县”的方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积极探索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科学调整各种关系,统筹兼顾、全面突破,努力推进县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新型化提升传统工业。灵石县工业经济中以煤焦为主体的传统工业占据…  相似文献   

20.
左超  李继洪 《创造》2014,(7):16-19
正省第九次党代会作出打好园区经济、县域经济、民营经济"三大战役"的战略决策后,省委又于2012年7月31日至8月1日专门以省委工作会议的形式召开了全省县域经济推进大会。大会召开两年来,129个县(市、区)解放思想,争先进位,富民强县,毫不动摇加快发展——最近,云南省对2013年度县域经济考评结果进行公示,6项综合评分指标将129个县(市、区)的年度"综合测评"坐标锁定,谁进谁退,一目了然。瑞丽市抓住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创新财政税收、投融资、土地、口岸通关等政策,引进一批大项目大企业,全力推进试验区建设。较2012年进位112位,一跃坐上"2013年度县域经济综合考评进(退)位排位表"头把交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