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外国法的查明与适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审理涉外案件中当事人主张适用外国法时,应如何引导当事人举证外国法?对当事人提供的外国法应如何查明、适用?是审判实践中的常见问题。现就笔者在审理涉外海商案件时对外国法的查明与适用过程中的点滴体会作一介绍,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一、外国法的查明2002年1月公开开庭审理的原告新加坡欧力士船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加坡欧力士)与被告深圳市新华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兴鹏海运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公司)光船租赁权益转让合同纠纷(以下简称新加坡欧力士案),该案所涉船舶租赁合同和权益转让合同的当事人在合同中均约定适用英国法。据此,新加坡欧力士主张本案适用英国法,深圳公司则主张适用中国法。如何查明英国法?成为本案审理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外国法适用中的人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适用外国法的过程中,如果外国法的适用明显侵犯普遍性人权,一国可以利用公共秩序保留、法律规避及反致制度排除外国法的适用,也可以直接以侵犯人权为由排除外国法的适用,以实现人权的国际保护。  相似文献   

3.
外国法的选择适用和查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涉外审判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确定案件适用什么样的准据法来解决。确定准据法,首先要考虑的是当事人双方是否在合同中对解决争议所适用的法律作了约定。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选择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因此,涉外合同的当事人有权选择准据法,包括有权选择外国法为准据法。审判实践中如何正确适用外国法,又如何查明外国法,是当前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难题。选择适用外国法的立法基础通常情况下,一国法院只可能适用本国的法律来审判案件。这是一国司法主权的体现和必然要求。那么,为什么我国法律赋予涉外合同的当事人有权选择适…  相似文献   

4.
对外经济工作中长期存在一个片面观念,认为在对外经济交往中为了维护我国主权,在订立涉外经济合同时必须适用中国法,并视之为一条“死的原则”,不可动摇。不管外商是否愿意,不论中国法律有否有关规定,也不看适用中国法律是否有利于我国当事人,在这一点上都决不让步,即使因此做不成生意也在所不惜。为什么会形成这种“不敢适用外国法”的片面观念呢? 首先,是左的思想的流毒没有肃清。过去我们片面理解自力更生的方针,把独立自主变成闭关自守,把爱国主义变成了盲目排外,这些左的思想体现在涉外经济交往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订立涉外经济  相似文献   

5.
国际私法是在世界各国民法(包括商法)不一致的情况下,对于含有涉外因素的一些民法关系规定应适用哪一国法律来解决这种法律冲突的规范的总称。一般认为,法律冲突的发生,除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大量出现和各国民法对同一法律关系的不同规定这两个基本条件之外,还必须具备其他两个互相关联的重要条件,即具有独立司法管辖权的国家必须承认外国人在内国的民事法律地位和有条件地承认外国法的域  相似文献   

6.
1989年1月11日,远东中国面粉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有限公司),委托一香港公司在美国购买了5250吨小麦,价值1163358美元,交由利比里亚美姿船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船务公司)所有的、香港东昌航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运公司)经营的“宏大”轮承运。该轮是一艘利比里亚籍散装货轮,船级  相似文献   

7.
我国关于外国法无法查明时的法律适用问题的立法及司法实践都仍存在一些不足。对于外国法无法查明时的法律适用问题,国际上主要有以下解决办法:推定外国法与法院地法相同并适用法院地法;法院地法作为辅助性准据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和抗辩;适用与本来应适用的法律相类似的外国法;适用辅助性连结点再次选择准据法;适用与当事人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适用一般法律原则。我国应借鉴他国法律规定的合理成分,在直接适用法院地法的做法上补之以适用与该外国法相类似的法律和与当事人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以及一般法律原则作为选择。  相似文献   

8.
作为法律,外国法内容的查明和正确适用对于绝大多数国家的法官来说是不可能的或不现实的.而通过证明事实的程序查明的外国法往往又不够确切.而且,把外国法作为事实对待,亦不能实现冲突法制度构建跨国民商事交往的法律秩序的目的,使冲突法制度本身失去意义.以不同国家的法院在审理涉及跨国民商事法律关系的案件时相互适用法律为基本思想的冲突法制度本身存在着固有的和不可克服的缺陷.  相似文献   

9.
适用外国法,是指一国在处理某些涉外民事法律关系时,根据本国的有关法律规定,或根据本国所缔结及参加的条约的规定,不按照本国法而是引用有关的外国法去确定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适用外国法是国际私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对于维护国际经济、文化和民事的正常交往,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保障国际关系的顺利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涉外案件所适用的外国法的查明方法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围绕外国法的性质和查明方法 ,各国法律制度有所不同 ,外国法既不等同于国内法 ,也非事实 ,在外国法的查明方法上可以采取“职权调查”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1.
从涉外民商事关系的存在开始,国际私法一直围绕着对外国法的适用展开激烈的理论及实践冲突。各国普遍认同一个观点:对外国法的态度,既不可能完全的否定,也不可能无限度的适用。事实上,国际私法是对外国法的适用和限制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2.
2011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以下简称《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正式实施,这一立法成果是我国顺应全球化趋势的必然要求。随着国际民事商交往的日益频繁,我国人民法院审理的涉外民商事案件数量也大幅度上升。仅2010年,各级法院审结的涉外民事案件达1.1万件,同比上升16%。但从审判实践来看,当根据冲突规范的指引应当适用外国法时,法官经常以查明外国法困难为理由,排除外国法的适用,而最终适用我国法,这一作法显然不利于涉外民商事案件的公正解决。《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十条对外国法的查明作出了规定: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外国法律,由人民法院、仲裁机构或者行政机关查明。当事人选择适用外国法律的,应当提供该国法律。不能查明外国法律或者该国法律没有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如何正确理解和贯彻这一条款,对于我国涉外审判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外国法津趣闻美国内有拉斯州的沃特产法律规定:上午7时至下午7时之间,理发师吃洋葱是违法的。在印第安纳州的加里,法律规定在吃过大蒜4小时内,不准搭乘电车或上影院。美国亚利桑那州的莫亥福市法律规定:如果抓到了偷肥皂的人,罚他在澡堂洗澡,一直到把他偷来的那...  相似文献   

14.
中国行政法学的外国法渊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虽然中国古代曾有发达的行政体系和成熟的文官制度,现代意义上的行政法和行政法学最初却是现代化大潮中的舶来品.在当代行政法学的发展过程中,中国自身的政治和社会背景无疑为行政法学提供了最为根本的土壤,并塑造了中国行政法学的基本品格.  相似文献   

15.
外国法的证明(proof of foreign law)系指一国法院根据本国冲突规范的指定或当事人的选择而适用外国法时,或者在起诉与答辩中当事人援用一外国法作为自己权利的依据时,用以证明或调查该外国法的现行有效性及其具体内容的一种诉讼活动,亦称外国法的查明,或外国法内容的确定。由于外国法的证明是一国法院在审理涉外民事案件时经常会  相似文献   

16.
涉外民事关系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在一定条件下适用外国法。当一国法院通过冲突规范的指引适用外国实体法—准据法的时候,就会出现如何查明、亦即如何确定该准据法的内容的问题。是把外国法当作事实来看待呢?还是把外国法当作法律来看待?由于对外国法性质的立场不一,也因此引起一系列的问题:外国法由谁提出和证明?违反外国法的适用能否成为上诉的理由?外国法的内容不能查明时该如何处理?等等。能否查明外国法及如何查明外国法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一个案件的判决结果。由于我国目前在外国法查明问题上,理论和实践尚不深入,因此,研究外国法的查明问题有重要意义。对于这个问题,联邦德国、奥地利、丹麦、瑞  相似文献   

17.
逮捕是最严厉的强制措施的一种,与公民权利保障有着密切的关系。对逮捕适用条件的理解和实践中的运用,我国学者仍然有着不用的看法,对于有些原则有较大分歧。这种情况必然影响严肃执法,实有充分讨论的必要,本文仅就此根据《刑事诉讼法》60条等有关规定进行系统阐述,提出相关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缓刑作为刑罚适用中的一项制度,自1870年在美国波士顿城问世以来,迄今已有120余年的历史,现已为各国采用而成为世界性刑罚制度。在我国,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颁布实施以来,缓刑这种刑罚方法也愈来愈被更多地采用。由于对适用缓刑条件的理解不同,各地基层和中级人民法院在审判实践中把握缓刑的条件很不一致,执法上的不统一,不均衡,也带来不良的社会效果。因此,从理论上深入探讨适用缓刑的条件很有必要,对于审判实践也具有极现实的意义。一、缓划及其适用条件根据《刑法》的规定,缓刑是对于被判处拘役、…  相似文献   

19.
<正> 司法拘留作为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强制措施之一,必须以被拘留者的行为已构成妨害民事诉讼为其适用的必要条件。而传统观点认为,构成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要件有三条:一是行为人在客观上实施了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二是行为人主观上有实施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故意;三是  相似文献   

20.
略论举证责任的适用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钢  张永泉 《现代法学》2000,22(5):71-74
本文认为 ,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的适用条件不甚明确 ,乃是困扰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 ,影响“谁主张 ,谁举证”原则之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通过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相关规定的比较研究 ,结合我国的立法规定 ,探讨了待证事实真伪不明之认定标准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