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课设计理念: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方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一、情景呈现,兴趣导入犤导入犦:大家好。我曾经向大家承诺过一件事,大家还记得是什么事吗?(给我们上课)对,我今天履行诺言来了。我可是一个守信的人。犤出示课题犦:守信履约犤师犦:我今天要跟大家一起探讨的就是这个话题。犤师犦:有同学也许会想,杨老师要给我们说大道理来了。诚实守信是大道理,但是谁敢说我们生活中不需要“诚实守信”呢?当你与朋友或同学约好一起去看电影而久等他不…  相似文献   

2.
马德 《乡音》2015,(3):50
跟谁走得太近了,都会是一场灾难。灾难的意思是,你非但回不到从前,还会颠覆了从前。要想得到一个人,你就去走近他;要想失去一个人,你就去无限度地走近他。近的好处是熟悉,近的坏处是太熟悉。这个世界,唯一能最熟悉的人,只有自己。否则,无论谁在对方面前城门四开,都是一种大忌。人类的所有美感,其实是一种陌生感和遥远感。一览无余了,只会徒生厌倦。人还有一种德性就是:你陌生一些,他还敬畏你,稍熟  相似文献   

3.
通常最简单的问题其实最难以回答。比如有人问你幸福吗 ?这会使我很为难。因为,幸福是什么 ?一杯佳酿,一件珍藏,一段情缘,抑或花好月圆、地老天荒 ?平淡的生活中,我只是觉得,看到身边熟人的生活,各有各的乐趣,我还不至于特别的羡慕;看到他们的烦恼,却庆幸自己还没有觉得真的有必要烦恼,就觉得自己已经很幸福了。幸福真的是一件很庸常的事情,由细水长流的日子点点滴滴地汇集在我们记忆的长河里。如果我们曾经有过惊心动魄、刻骨铭心的幸福,那一定是因为我们已经期待了太久而得到的太少的缘故。   我的生命,在过去的 20世纪占…  相似文献   

4.
申荣彬 《台声》2023,(1):100-103
<正>孩子!你现在还小,还不懂事,虽然已回故乡两次,一次是8个月大时,一次是1岁半时,所以你不可能对故乡有印象。现在我回故乡办理证件,便把在你记忆里还无法留下印象的故乡写信告诉你。我把这封信寄给未来的你——你沿着人生的轨迹向前走着,这封信就寄存在你人生的必经之路上,突然有一天你看见它时,你站在未来的人生里便看见了自己曾经的故乡。——题记  相似文献   

5.
庄恩岳 《今日浙江》2014,(12):61-61
正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而不是别人。严格管理自己,尤其是管理自己的内心,与自己的坏习惯、不良欲望作斗争,是一辈子的事情。一个人踏踏实实去做一件事情,那么就会发现整个世界都在你的手里。倘若你以抱怨的心情去生活,没有一点干事业的心劲,那么这个世界随时会抛弃你。生活上要做减法,抵制各种各样的诱惑,减少需求和欲  相似文献   

6.
博物与旅游     
旅游种种,参观博物馆应该是很另类的一种。因为当你开始实施自己的旅游活动时,你通常要放弃“行”、“走”、“游”、“玩”等与旅游相关的肢体活动,完全把自己交给了一些沉默而静止的物件。面对它们,你需要的只是“思”、“想”,只是心游千里,神骛八方。可是,我觉得这样的神游一样能跨越时空,给人一种深厚而阔大的体验空间。在闹闹嚷嚷的城市里,博物馆绝对算得上一块净土。它会给每一个来访者提供另一种时间,另一种物象,就像旅游活动能够为我们提供自己生活之外的另一种风景,另一种感受。博物馆的存在,使人们得以超越时空,在…  相似文献   

7.
在“人道主义”栏目扩版的第一期,作为编辑,选择了这样一组文章刊出,是希望读者朋友都来思考一个问题:当今我们生活的环境里,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关心以及相互间的扶助是太多了还是太少了?也许,是人们对网上信息的真实性的怀疑造成了这样的现状;也许,那些曾奉献过爱心的时刻和情怀被欺骗和谎言无情地捉弄过;也许……但,我们仍然不认为,这就是可以变得冷漠和拒绝给予的理由。生命是胜过其他一切的东西——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共识。珍爱自己,也包括珍爱他人的生命是人的最基本道德底线。眼看身边的生命遭到危难和威胁,不尽其所能帮一把,扶一手,你自己的良心真能安然?想想如果轮到自己头上,你哭你唤,没人理你,你难道不心彻如冰?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人可以脱离他人而独自存在,所以,在我们还有能力的时候,关注别人、帮助别人,归根结底就是关注和帮助我们自己;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才能最终让我们自己获得珍惜。  相似文献   

8.
微分享     
陶灵 《公民导刊》2013,(4):53-53
@思想聚焦: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能让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  相似文献   

9.
留言板     
生命中不可能都是晴天。每个人都可能经历过失败和苦难,对于奋斗者来说,是一种财富,是一块垫脚石;对于懦弱者来说,则可能是深不可测的沼泽。虽然我们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是挫折之后我们可以重整旗鼓。尽管我们所能改变的只能是自己,而我们恰恰可以改变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道路,只要认准方向,就必须义无反顾地走下去,绝不能轻易地回头,更不能在乎别人的闲言碎语而放弃。一味感叹是怯懦的习气,永远搏击才是奋斗的性格。相信,只要你坚定地走下去,泥泞坎坷之路也许会变成康庄大道,不毛之地也许会开花结果。深圳市宝安区保安服务公司陈广付…  相似文献   

10.
常常会无端地想念一些人。 想起一些人时。总感觉自己的生命是切成一段段的,每一段都和一些人联在一起。没有这些人,生命似乎也就苍白贫乏,没有着落。但也不单是朋友,一些不是朋友而不得不与他们发生联系的人,甚至一些憎恨的人,也常常要想起他们,所以,生命便可以分解成这样:一些被你所爱的人分去了;一些被你恨的人分去了;一些被你无所谓爱或恨的人分去了。你的生命被这三种人分解去了。你在漫长的岁月里想念他们,因此你觉得自己的生命实在而丰足。  相似文献   

11.
张彬 《人民公安》2006,(12):22-23
透过吴荣六进六出戒毒所这样艰难的戒毒历程,不难总结出:戒毒其实就是一个自醒和心理的转变过程,只要自己能够真正从毒品中醒悟过来,那么心理的转变过程就会快一些,戒毒的路就会在自己的脚下展开和延伸,只要你坚持着去走,就一定能成功。  相似文献   

12.
心雨集     
<正>每个人能为自己做的最好的三件事:第一是简单,第二是清醒,第三是自己的步调——朱德庸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各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路遥无论何时,每个人都确实需要配备一定份额  相似文献   

13.
经常被人邀去讲古典诗歌,开场大抵会说一些今天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读古诗的理由,说得最多的,是读古诗会让我们更喜欢自己。一细细想起来,人要很有把握地喜欢自己也是蛮难的。人性的根底、人生的现实没有那么美好;人们的欲望彼此冲突,相互窥测,暗中计较,生活因此变得紧张不安。这令我们看自己有时不那么愉快,庸俗、贪婪、虚饰、委琐、焦躁,凡此种种,常常会浮露出来给我们一个恶意的嘲笑。  相似文献   

14.
“我们正处在一个风起云涌的改革新时代。就像自然环境中的各种生物都有其特定的生态位,保持着和谐、有序、平衡的关系一样,人类也有自己的生态位。你是像大树那样独领群山风骚,还是像小草那样装点天涯海角?其实,生活是一棵永远常青的大树,无论做什么,只要你不懈地追求,辛勤地耕耘,真诚地生活,就会收获甘美的果实,那么,每个人都会在这个改革时代找到自己的生态位”。这是河南省妇联在编写优秀女性集锦前言的一段话。的确,不论你是大树,还是小草,只要找到自己的生态位,就会活出价值,活出风采。播种·耕耘·收获当我们刚到河南省新乡丰源稻业…  相似文献   

15.
《青年探索》2006,(3):82-82
想唱歌的人总能找到一首歌。有些东西经过分享味道才最佳。爱是其中之一。我可以爱你。你可以爱我。但是我们彼此相爱时才能体会最多的爱。好点子也最适合分享。如果两个人告诉对方自己的好点子,那么每个人就有了两个。快乐也一样。越是和别人分享,我们越是快乐。我们应该可以学到很多获得快乐的方法。我们要学习如何珍惜自己,以及自己所做的和所拥有的。我们要学习凡事向前看,克服恐惧。我们击败了压力,与乐观的人为伍。我们积攒了这么多快乐,等待分享。快乐就像肥料,你地里的庄稼长得不错,但是如果你不施肥,这块地早晚会失去肥力。同样,你…  相似文献   

16.
《今日广西》2010,(5):130-130
去越南之前曾听很多人说,越南就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如果你曾经经历过那个年代,那么走在越南街头的时候,或许会恍若隔世,一幕幕街头的景象一下子涌到你的记忆里。  相似文献   

17.
为官掌权者,既是领导干部,又是人民公仆,权力大,责任重,诱惑也多,稍微把持不住自己,就可能出轨犯错误。但是,如果平时能算清五笔账,从比较中看得失,从得失中看轻重,择优而从,趋利避害,就能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洁身自好。一是算清生命账。生命是最珍贵的,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那么,假定你要受贿100万元,按律治罪,就要准备以你的生命为代价,划算不划算?如果你要受贿50万  相似文献   

18.
2003年的春天将永远铭刻在我们每个人心里。这个春季,北京没有沙尘暴,却迎来了令人心悸的SARS。肆虐的“非典”打乱了我们正常的生活与工作,破坏了我们在这个春天的兴致,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沉重的思考:关于生命、健康、亲情、奉献……凡事都应两面看,被渲染得有些可怕的SARS其实给了我们一个警示:人类以往对环境和资源索取得太多,迟早会收到大自然出示的黄牌;同时它也是对人类多年来积累下的生活陋习的一种惩罚;但,它更给了我们这样基本健康的年轻人一个难能可贵的机会,把自己推到生命的边缘来考虑自己的一切。有人说,非典时期,人与人之间…  相似文献   

19.
培育思想     
思想是可以培育的。最近美国盲人吉姆·史都瓦在他的一本书中表述了如下观点:所有曾经存在于我们心中的思想,就像是种子,若我们愿意浇水、施肥、培育它们,它们就会日渐茁壮地成长,成熟在我们的真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思想的种子,这是人类的本能。但是,拥有种子并不稀奇,能将自己的思想当成种子,全力培育它们的人就弥足珍贵了。吉姆真正地悟出了这一人生真谛,他坚信“成功是一种态度”,努力地用他心灵的视力点燃生命的光亮。培育思想离不开大的社会环境和人文背景,需要社会实践的锤炼和理论体系的完善。在一九六三年,毛泽东同志…  相似文献   

20.
<正>我是一名法学院的学生,我的每一门课的教授都曾经在他的课堂上讲过这么一句话,他们常常说"法律是这么规定的,但是现实生活中……"现实生活是一种很神奇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尊重规则的老实人往往一辈子都默默无闻,反倒是那些弄虚作假的人到最后会名利双收,于是乎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就经常有那些看着很有经验的前辈过来拍拍你的肩膀跟你说:"年轻人你还不懂。"我想问的是,我们年轻人,你能为这个世界做什么?总有一天银行行长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