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者信箱     
山西读者张先生来信询问:我是一家印科厂的工人,工作已经十几年了。前不久因病住院,在医疗费用的报销问题上和厂里发生了纠纷。在调解未果的情况下,我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他们说我的劳动合同好几年前就过期了。请问:我从工作至今一直在印刷厂上班,怎么突然和印刷厂就没有劳动关系了呢?根据张先生来信作如下回复:劳动合同期满后,你一直在厂里工作并领取工资,已与印刷厂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厂方应及时与你续订劳动合同。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7条规定:用人  相似文献   

2.
郝汉 《工会博览》2005,(4):22-22
内蒙古的读者王某原是某厂的一名职工,来该厂工作3年后,由于该厂不执行劳动法,长期延长劳动时间.不签订劳动合同.王某便提出与其解除劳动关系。经厂方同意后,双方办理了相关手续。王某在信中询问虽然是自己提出解除合同的,但是厂方该不该支付经济补偿呢?  相似文献   

3.
《劳动法》第23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  相似文献   

4.
读者信箱     
河南读者王女士来信询问:我是一名已怀孕3个月的打工妹,因所在企业准备转产,恰恰我与老板签的劳动合同也已到期,老板便以我的合同期满为由终止劳动关系。请问:遇到这个情况我该怎么办?根据王女士来信作如下回复:《劳动法》在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中,对“三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女职工给予了特殊保护,即:对“三期”内的女工,企业不得在女工无主观过错的情况下,与其解除劳动合  相似文献   

5.
怀柔区社会和劳动保障局辖区的企业劳动合同签订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在去年区政府召开“依法规范劳动合同工作会议”,之后,各企业积极提高管理水平,以签订劳动合同为龙头,促进劳动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劳动法》第4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第17条第2款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  相似文献   

7.
王一敏 《法制博览》2013,(11):230+229
《劳动合同法》实施前,法律未规定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将向劳动者支付两倍工资的法律责任。即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双方解除劳动关系的,还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相似文献   

8.
外卖骑手作为“自由职业”,不签订劳动合同的现象很普遍。那么,骑手是否符合劳动关系,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具体分析,有的骑手符合劳动关系的特征,但在现实生活中也很少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本文结合相关案例,对于骑手在符合劳动关系情形时,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进行分析。从保障骑手作为劳动者权益的角度出发,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构想,分析骑手作为劳动者与用工企业存在矛盾激化时,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权,以保护骑手作为劳动者时的权益不受侵犯。  相似文献   

9.
案情回放 夏某于2005年5月30日入职某公司,任厨师之岗位,某公司没有安排其休息带薪年休假,双方在2008年之后已连续二次签订了劳动合同,最后一次签订的书面劳动合同至2011年3月15日到期终止,合同终止后但某公司没有与其续签劳动合同,并且单方调动夏某的工作岗位,后申请劳动仲裁,要求:1、确认与某公司存在劳动关系;2、某公司与其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岗位、工资待遇与2009年3月14日签订的劳动合同相同.  相似文献   

10.
霍健  张宁宁 《法制博览》2013,(1):157-158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中明确规定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对劳动合同的单方解除权,这对于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力的流通和社会资源的配置起着重大的意义。然而,由于立法规定的弹性化,现在的法律法规中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两个方面对此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当前劳动合同单方解除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黄鹂鹂做了一年销售员,用人单位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她离职后要求单位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赔偿.这本是一起普通的劳动争议案件,单位却坚称不认识黄鹂鹂,否认与她存在劳动关系,拒绝工会调解,从仲裁走到一审、二审,近日法院终审判决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单位支付2.5万元未签订劳动合同赔偿金.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网约车驾驶员与平台之间的法律关系问题成为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的热点话题。国务院《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北京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规定"平台公司应当与驾驶员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协议"。该规定认可平台与驾驶员之间可以是劳动关系,也可以是民事关系。法律关系不明确,各方争议不断为什么没有强制规定必须是劳动关系?主要是考虑到驾驶员带车加入的情况,对这种情况下驾驶  相似文献   

13.
工会宝典     
劳动合同定义及其对保障劳动者权益的作用劳动合同也称劳动契约,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确立劳动关系,依法协商达成的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的法律形式。按照劳动合同的规定,劳动者加入企业、个体劳动组织、  相似文献   

14.
案情回放 郑某于1999年12月入职A公司,双方于2005年4月18日签订了劳动合同,后A公司出资成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B公司,此后A、B公司业务合并,但郑某的劳动关系和人事关系均转到B公司,由B公司发放工资,缴纳社会保险.2008年11月5日郑某诉至顺义区劳动仲裁委,主张与B公司未签订劳动合同,现要求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B公司认为郑某在A公司工作期间的劳动关系和人事关系均转至B公司,并且两公司经营业务合并,共同管理,因此应当视为企业合并,劳动关系继续履行,故B公司不同意支付郑某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  相似文献   

15.
案情回放舒先生2003年与北京某公司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工作岗位为财务经理,约定岗位工资3000元/月。2006年6月合同到期后,双方均没有提出续订劳动合同,但是一直保持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6.
正一、离职员工未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能以此为由拒绝支付劳动报酬吗?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不得随意拖欠劳动者工资。双方解除劳动关系时,用人单位应当一次性付清劳动者工资。《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相似文献   

17.
《工会博览》2004,(12):19-19
《劳动法》第31条: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32条:按照劳动法第31条的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  相似文献   

18.
范鹏 《法制博览》2015,(2):225-226
我国一直没有对劳动合同与劳动规章的关系加以明确,尤其是对二者效力高低的判断一直存在巨大争议,这一问题严重影响着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维护,鉴于此种情况,通过对二者关系的研究,尤其是二者的效力高低做出分析,以求解决现实应用之困境。  相似文献   

19.
正"这里不是什么用人单位,我就是一个体户。"胡德明说:"刘忻是我雇的会计,不管她怀没怀二胎,我有权辞退她!"胡德明不知道的是,《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均规定,"个体经济组织系本法所称之用人单位并适用本法规定。"个体经济组织是指经工商部门批准登记注册,并领取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雇有女工的个体工商户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在女工处于孕期、产期、哺乳期期间,若其劳动合同期满,单位须自动续延其合同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期间,单位不得依照《劳动合同法》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解除其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20.
又到岁末,农民工欠薪问题再度成为焦点.一项覆盖京、渝、沪、深四地的调查发现,75%的建筑工人竞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这成为"讨薪难"的一个重要因素.劳动合同是依法保障农民工维护权益、获得报酬的重要依据.一些用工企业执意不签合同,意图就在于模糊甚至否认劳动关系,为拖欠、少付、不付农民工薪水埋下伏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