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各族人民除了公历新年元旦外,还常常爱过农历年的“春节”,即农历的元旦(一般在公历一月末至二月中旬之间),民间也习惯把它叫“过年”,汉族和通用农历的一些少数民族都这样。但是由于各族人民风俗和历法不一,有些少数民族元旦的日期和过节的风俗也不完全相同。例如,藏族的藏历年和傣族的年节“泼水节”,本刊曾分别有过报道,这里再介绍几个少数民族过年的风俗。  相似文献   

2.
试析突厥丧葬风俗汉化的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化是突厥丧葬风俗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其兴起后的数百年中 ,突厥与中原地区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先进的汉族文化对其长期的影响促使突厥 (特别是阿史那和阿史德两个核心部族 )在丧葬风俗的发展变化上走过一条汉化的轨迹。本文主要从时代的角度 ,以东西突厥相比较的方式 ,试图分析论证突厥丧葬风俗在中原汉族文化影响下逐步演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3.
藏族的山神被称为“细达”,意为“大地之主”,也称为“域拉”,意为“地方神”、“一方之神”。山神,是藏族最重要的传统神灵之一,藏族由于自古生活在雪山草岭中,山岭与其生活息息相关,雪峰、山梁成了人们尊崇的对象,成了故土的象征,山神也是维系一方之神,是部落、村落和个人的保护神。山神中有一部分成员被称为念神,尤其是大山神往往都是念神,如著名的雅拉香波、念青唐拉、玛沁奔热等山神都被称为“念”,也有一部分大山神被称为赞神,如云南的绒赞喀哇嘎波山神,印度大吉岭的赞郭多杰山神是赞神,但念神和赞神的成员不全限于山…  相似文献   

4.
对藏族和回族的传统习惯法进行比较研究,可以看出,这两个少数民族的传统习惯法都深受宗教的影响、都包含大量的道德规范、都注重调解.但是,藏族传统习惯法包含较多维护等级制度的内容,回族传统习惯法有较多强调主体地位平等的内容;藏族传统习惯法比较轻视商业,回族传统习惯法比较重视商业;藏族传统习惯法具有浓厚的神判色彩,而回族传统习惯法神判色彩很淡薄;藏族传统习惯法注重物质赔偿,而回族传统习惯法更注重人身惩罚.  相似文献   

5.
十月     
刘乾坤 《台声》2005,(9):70-71
十月金秋,秋高气爽,农作物纷纷收获入仓,正是喜庆丰收的时节。这个月的节气是寒露和霜降。寒露,气温有了寒意,夜间露水很凉;霜降,更显然已是深秋,露水开始结霜了。11重阳节重阳节汉族传统节日,在农历九月九日。《易经》以单数为阳数,而“九”为阳数之极,两阳相重,故名为“重阳”。重阳节有很多风俗,表达人们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怀。1国庆国庆节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同年10月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规定10月1日为国庆日,是时红旗飘扬,举国同庆。14十二祭成陵蒙古族纪念成吉思汗的祭祀活动,每年农历三…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昆明市和楚雄彝族自治州北部的金沙江大峡谷里,生活着彝族、苗族、壮族、傣族、傈僳族、汉族等各民族居民。在这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风情。但“甩磨秋”和“磨秋赛”,却是这些民族共有的传统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7.
郭六官是清朝时期的一位印尼华侨商人,由于他的英雄事迹,被乾隆皇帝敕封为“泽海真人”,并在爪哇地区被奉祀为贸易和渔民的主要保护神,成为华人和爪哇人共同崇拜的神明。对于这个外来者成为本地神的案例,文章试图通过定性描述和民族志研究方法,从中找出这种神明崇祀本土化与在地化发展之间的联系。结论是:自古以来,爪哇人与华人在神明崇祀的哲学思维和具体实践中具有相似之处。通过华人的努力,来自于中国的本土神,获得了在地神的身份,并成为在地的保护神,神明崇祀出现了一种文化糅合的形态。  相似文献   

8.
存文学 《今日民族》2001,(11):32-35
故乡、森林、童话我的故乡在普洱,我出生在一个叫南腊的小寨子,离县城不远,我们的寨子杂居着哈尼、彝和汉族,各民族的风俗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火把节”,彝族过,哈尼族过,汉族也过,只是我们哈尼族尊树为神,彝族则在家里设了神堂,每年都要跳神,但现在已渐渐淡化。小时候,家乡的山上树林很密,大风一刮就掀起无边的林涛,把一条牛放到林子里去,走出来时,身上少不了划拉出几道深浅不一的血口子,所以,放牛的只能选些林边的空地和布满了灌木的山梁。站在家门前,每天清早,可以听到野鸡在林子里嘹亮地鸣唱,若是秋天,稻谷黄熟…  相似文献   

9.
隋唐汉族风俗演进的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建中 《思想战线》2003,29(1):72-76
隋唐时期生产力的空前发展、对外交流的频繁、文化的昌盛以及社会风气的开放 ,致使当时汉族地区的民间风俗呈现明显的时代特征。胡汉风俗的融合给了汉族风俗重构和更新的机遇 ;大一统的皇权促使风俗向着更为规范、一致的方向演进 ,一些风俗上升为礼仪并逐渐固定了下来 ;富足的物产提供了时人充分享受生活的条件 ,享乐、挥霍的风气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10.
有些民族对某些颜色特别崇尚,譬如,彝族视黑色为高贵,汉族以红色为喜庆,而藏族则特别喜欢白色。藏族姑娘出嫁,新娘乘骑的马一般是白色;过藏历年,藏民喜欢在堂屋的板壁上用白色粉末涂抹一行行圆点;大喇嘛出门,要在门口用白粉撒出吉详图案;邻里友人有了添丁之喜,所送礼物是塞满白羊毛的细瓷碗;新楼落成后,石墙上要用白浆勾画出多种图案;恭贺乔迁之喜,通常送一碗白色细盐或大米。这些现象都表明,藏族是如何重视白色的,把它看成是吉祥的标志。  相似文献   

11.
港澳台快报     
《小康》2015,(4)
<正>港澳台的春节新春佳节无疑是中国人辛勤工作一年后重要的节日。过年,一家人团圆在一起,分享传统佳节的热闹,即使世易时移依然恪守着、传承着。但随着时代的进步,除了细膩地保存了众多传统节庆风俗外,春节更注入新鲜的国际元素,散发出别具特色的地道风情。每到春节,香港的大街小巷总是喜气洋洋,许多适合一家大小齐齐去体验的春日特备节目和活动也陆续推出,无论是主题乐园还是商场,都能找到新鲜有趣的玩法,一家大小都能乐在其中。你可以到主题公园、逛迎春花市、参拜天坛大佛、看花车巡演、  相似文献   

12.
藏族的龙     
藏族的龙有两种,一种叫“祝”,一种叫“鲁”。“祝”是一种动物龙,从不以人神的面目出现,或以具人格的面目出现,形状与汉族的龙相仿,多为绿鬃青鳞,一般被称为“玉祝”,即“玉龙”或“绿松石龙”,在神话传说及宗教画中常作神灵的座骑。这种龙主要与雷电相关,被认为住在天上的云里,它发出的声音是雷声,吐出的舌头是闪电,为雷电龙(藏族十二生肖中的龙即为此种龙)。“鲁”则是具人格的龙,也就是人们一般所说的龙神。这是藏族苯教的一种重要神灵,在苯教的天上、中空、地下或水下三界空间划分中,龙被视为下界的主宰,即从地面到地…  相似文献   

13.
(一)中华民族的形成及其特点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都属蒙古利亚种或黄种,远古时代分为北三系和南三系:北三系中的第一系为通古斯族或满族,居于东北;第二系为蒙古族,居于正北;第三系为突厥族,居于西北。南三系中的第一系为越族,居于东南和正南;第二系为汉族,居于中原;第三系为藏族和彝族,居于西南。北三系诸族居地,  相似文献   

14.
<正>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部,总人口21.6万,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4.9%,境内有白族、普米族、傈僳族、怒族、藏族、汉族等14个世居民族,是全国唯一的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也是全省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和受益人口数较多的县份之一。  相似文献   

15.
苗族巫教是一种原始多神教,它以信鬼尚巫、多神崇拜为内容。许多史书都有记载:《国语·楚语下》说:“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揉,不可方物,家为巫史……”《汉书·地理志》云:楚人“信巫鬼,重淫祠”,元人《赠医氏汤伯高序》亦云:“楚俗信巫不信医……凡疾,不计久近深浅,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至于巫,反复十数不效,不悔。” “苗人崇信神巫,尤其于古”“婚丧建造,悉以巫言决之,甚至  相似文献   

16.
北京天坛     
《统一论坛》2004,(1):56-57
北京天坛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天坛位于北京城南端,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它的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结构,瑰丽的建筑装饰,被认为是我国现存的一组最精致,最美丽的古建筑群,天坛不仅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相似文献   

17.
盘古开天辟地在中国是尽人皆知的神话,据《艺文类聚》卷一引《三五历纪》曰: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相似文献   

18.
李兴力 《今日民族》2012,(10):19-21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仑镇城子村依山傍水,村民主要为傣族,有少许哈尼族和汉族。城子村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并保持对原始宗教的信仰。村里建有缅寺,有2个佛爷,7个和尚。在原始宗教中主要的是对家神、寨神、勐神的祭  相似文献   

19.
位于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距县城七公里的泾河北岸的完颜村,生活着一支女真人的后裔,为宋代金国完颜宗弼(金兀术)后裔,为女真族。完颜后裔因汉族女神皇甫圣母与其祖先白花公主的美丽传说,而信奉汉族女神皇甫圣母娘娘,把她作为金国女真完颜宗弼(金兀术)后裔保存族人,八百年来忍辱负重隐瞒身份的精神支柱。每年农历七月十九是祭祀圣母的盛大庙会,大戏必唱,娱神娱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完颜氏祭祖大典,按萨满教传统,祭神必打鼓调神。届时一定进行农民十分看重的保护庄稼的“祭虫”祭祀。全村人到九顶梅花山上的堡子山,在圣母墓前调神,虔诚的祭奠圣母。他们开创了少数民族信奉汉族女神之先例。  相似文献   

20.
我国秋季有两大传统节日,一是中秋节(本刊第九期已作介绍),另一个便是重阳节(今年的重阳节是公历十月六日)。我国古代九为阳数,故将农历九月九日称为“重阳”,又叫“重九”。重阳节在我国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重阳之日正是秋高气爽之时,因此我国古代诗人都喜欢在这一天登高赋诗,吟咏重阳风俗。唐代大诗人杜甫(七一二——七七○年)有多首重阳述怀或书赠友人的诗,其中《九日》一首的头四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