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承》2006,(Z1)
在旧中国,农民有一句顺口溜:我是娘养的,命是保长的。这些农民不仅缺乏土地,生活无着,而且国民党保长随时以各种方法征收苛捐杂税相要挟,农民无法承担,导致一户户农民家破人亡。新中国建国初期,城市人口五千多万,农村人口是三亿八千多万。毛主席说过“:中国的革命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广大新解放区尚未进行土地改革,完成这些地区的土地改革,是建国初期的一个重大的革命任务。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和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宣布在全国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法》公…  相似文献   

2.
叶慧  甘剑勇 《今日浙江》2011,(11):56-58
耕者有其田,以安身立命,这是两千多年来中国农民的热望。 1946年,我党领导的土地改革运动在解放区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开始了触及“农之根本”,乃至“国之根本”的大动作。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以暴风骤雨的气势分期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全国约3亿无地和少地农民分得7亿亩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彻底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3.
《桂海论丛》2021,37(3)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广西解放之初,农村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土地占有情况极不均衡,广大农民人多地少、生活极度困苦。中国共产党抓住贫困农民最根本、最迫切的利益诉求,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广西省委、省政府因地制宜,在汉、壮聚居地区和瑶、苗、侗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按批分期进行土地改革。经过4年左右的时间,广西的土地改革运动胜利结束。土地改革使广大农民获得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地及其他生产生活资源,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土地改革运动的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时至今日仍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建国前后土地改革,“耕者有其田”建国前后,即从1947年到1950年,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彻底废除了几千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广大农民实现了祖祖辈辈所盼望的“耕者有其田”的愿望,真正成了土地的主人。经过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彻底翻身得解放,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这是解放初期能够迅速战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来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即土地改革阶段、农业合作化阶段、人民公社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阶段。我国农村1950年进行了土地改革 ,依据“耕者有其田” ,农民无偿获得了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等完整产权 ,实现了农民和土地的直接结合 ,此举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农村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1953~1957年这一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互助组-初级合作社 -高级合作社”的演变过程。土地等生产资料由农民私有改变为集体所有 ,集中劳动 ,共同经营 ,统一分配 ,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1958~1978年在“左”…  相似文献   

6.
王祖强 《今日浙江》2009,(10):54-55
嘉兴高照乡率先试点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是农民祖祖辈辈的渴望,是新解放区农民最为关心的一件大事。改革封建的土地制度,是中国农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由之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土改工作以乡为单位进行。浙江解放初期,浙江省委就十分重视此项工作。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回顾与瞻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了解和研究现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农村的发展 ,对农村土地制度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纲要形式回顾了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 ,并探讨了它的前景 ,为将来进一步研究做一些基础工作。一、从土地改革到人民公社化的农村土地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农村进行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法》是当时的一部基本法律 ,规定了“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土地改革废除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 ,没收了地主及富农多余的土地 ,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 ,并颁发了土地证。除确…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改革进入深水区,在保持三权分置的基础上,还应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和更多制度创新,从而保障农民土地收益的最大化。因此,在推动农村土地改革进一步深化过程中,应充分解决好农民与土地的问题和土地经营的问题,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规模经营,建立职业农民制度,从而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使农民生活走向美好富裕。  相似文献   

9.
刘艳  杜仕辉 《传承》2010,(3):18-19
农民问题是中国一切问题的总根源,而土地问题又是农民问题的关键之所在。对土地改革的研究作为国内学术界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今年来出现了大量成果,但在研究模式和方法上也存在不足。只有打破模式上的限制,才能促进土地改革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从而开启土地改革研究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50年代前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农民向封建势力进行斗争,开展了一场伟大的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笔者在此,试图对广西土地改革运动的历史背景、发展进程、作用和意义以及实践中的历史经验与教训,作一研究性的概述。 一、广西土地改革的历史背景 广西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及历史的必然性。 首先,土地改革是新中国发展农业生产的需要,是广大农民翻身作主的强烈愿望。封建的土地剥削制度,是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中国的社会基础,是广大农村贫困落后的根源。土改前,广西的土地占有制度是极不合…  相似文献   

11.
我生于1921年,于1944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机械系,毕业后应征担任美军翻译官,在国民党航空委员会工作。1947年征调译员三年期满,我即调到浙赣铁路局机务处工作。1950年解放后,我又调到湖南大学机械系任讲师。1951年秋,我随湖大师生到湘南道县参加土地改革,与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与农民一起批斗地主和恶霸,取得了胜利果实。使我受到了最深刻的阶级教育。1952年春,我回校参加三反五反及思想改造运动,批判了在教师中的资产阶级思想,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教育。1954年,高等学校开展了院系调整的改革运动。我于1954年7月调到华中工学院机…  相似文献   

12.
农民问题是中国一切问题的总根源,而土地问题又是农民问题的关键之所在.对土地改革的研究作为国内学术界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今年来出现了大量成果,但在研究模式和方法上也存在不足.只有打破模式上的限制,才能促进土地改革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从而开启土地改革研究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3.
五十年代初期,台湾当局为实施土地改革,解决农民土地问题,重新接受并实践了孙中山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并把它作为土地改革的理论基础。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在其一生革命生涯中,十分重视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他早年游历欧美时,考察了当时欧美各国正在进行的土地改革运动,如美国亨利乔  相似文献   

14.
唐欣瑜 《新东方》2015,(2):20-23
中国的改革始于农村,政府与农民是农村土地改革中的重要参与力量,有必要对地方政府的服务职能与农民自身的组织建设进行相关完善。应从发挥乡镇政府的基层服务职能、发挥区县级政府协调服务职能、发挥省级政府的政策服务职能以及培育农民维权组织与发展农民的土地中介组织几个方面予以具体完善。  相似文献   

15.
30年前,安徽小岗村18户村民冒着风险按下红手印的土地改革掀起了新中国改革的风潮。30年后,又一场与土地制度有关的探索正悄然起步。“十一”前夕,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小岗村考察时指出,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6.
<正> 建立健全规范化、法律化的土地管理制度,才能理顺农村经济关系,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一、土地制度的变革及其表层问题解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三次重大变革:一是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五二年,经过土地改革废除了地主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了农民个体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使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对当时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起了极大作用。二是一九五三年到一九六二年,经过农业合作化的人民公社化的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主要依靠力量,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权的基础。因此,我们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农村税费改革是建国50多年来我国农村继土地改革、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之后的又一重大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农业发展新阶段为解决好“三农”问题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关系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一、农村税费改革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一个重大步骤解放初期,我国农村进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关系,在全国范围内无偿没收和征收了地主和富农占有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耕种,使农民拥有了…  相似文献   

18.
蒋廷黻主张实行耕者有其地,一是为了恢复与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的生存境遇;再则是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可以如同中国共产党那样,通过土地改革集聚起蕴藏在民众身上的力量,纾解国难。蒋廷黻深刻认识到近代中国农民——也即人民力量的强大,因此将土地、农民与国家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土地所有权思想。  相似文献   

19.
我被抽调参加广东省雷州市理顺农村基层管理体制工作。几个月来,我经常下乡进行社情调查和信访调查,农民群众维护法律尊严的行为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常常被他们那种执著精神所感动……  相似文献   

20.
1947年8月,印度获得了政治独立。为促进本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独立后的印度政府随即对原有的土地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的内容有三项,一是废除中间人即柴明达尔制度;二是改革租佃制度,即限制地租的数量,保障佃农的土地耕种权,最终使佃农获得土地所有权;三是实施土地最高限额法,防止土地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这三项改革的绝大部分任务是在80年代以前完成的。本文拟对这场改革的成败作出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对印度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土地改革的成败 在学术界,有的学者对印度的土地改革持一种基本否定的态度,认为这场改革不彻底,是失败的。但我们认为,不能简单地以土地改革进行得是否彻底,当时的成效是否显著来作为衡量印度的土地改革成败的标准,要客观地评价印度土地改革的成败。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