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广西》2012,(4):16-17
“全国文明城市”是综合评价城市现代化建设水平的最高荣誉,是城市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每3年复评一次。在2011年12月举行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中央文明委隆重表彰了第三批全国文明城市(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在获得保留“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23个城市(区)当中,南宁市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2.
2011年年终盘点,南宁市喜获丰收,一年连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三个沉甸甸的国家级大奖。这是南宁市提升城市品质,塑造城市品牌取得的骄人成绩,是南宁市的骄傲,也是广西的骄傲。回望来路,从1994年决定开始“创城”,一路走来,南宁市“创城”的建设者们感悟良多。  相似文献   

3.
《当代广西》2007,(23):14-14
作为广西的首府,南宁市委、市政府一直努力于把南宁建设成为广西的首善之区和区域性国际城市。自“城乡清洁工程”全面实施以来,南宁市以此为契机,全面、广泛、深入地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一年来,首府南宁社会更加和谐,开放南宁、和谐南宁的形象进一步树立。城市魅力更加显现,吸引了国内外一批批客商到南宁观光、旅游、投资:今年10月,南宁市荣获了2007年“联合国人居奖”,这是国家建设部、联合国人居署对南宁市政府及南宁市全体人民致力于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提高人民居住和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所取得的成绩的充分肯定和鼓励。  相似文献   

4.
《当代广西》2010,(20):29-29
走进南宁市粮食局大院,你会看到公示栏里,南宁市文明单位、自治区文明单位、全国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先进单位、全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30多项市、自治区、国家级的各种荣誉。这些荣誉,凝聚了南宁市粮食系统“和谐建设”的辛勤汗水。在“和谐建设”工作中,南宁市粮食局走过了一段不寻常的历程。  相似文献   

5.
《传承》2002,(1)
南宁市4日南宁市行政审批办证大厅正式对外挂牌办公。首批进驻有厅的有南宁市计划委员会等37个政府部门。7日南宁市荣获首届“中国人居环境奖”,成为全国首次荣获该奖的五个城市之一。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瑞贤代表南宁市在北京参加2002年全国建设工作会议并领奖。10日零时南宁市正式停止摩托车入户。14日全国首次药品稽查工作会议在南宁举行。会议的主题是加强药品市场的督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行为,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31个省(区、市)负责药品稽查工作的近百名代表参加会议。柳州市12日“中国第九届国…  相似文献   

6.
南岸  王海波 《当代广西》2007,(23):35-35
近年来,随着南宁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南宁市城区面积不断扩大,一些新建的社区、居民小区和居民密集区大都离农贸市场较远,市民上街买菜极不方便。自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以来,南宁市把便民、利民与城市建设相结合,从细微处着手,以关系千家万户的菜篮子为切人点,在小区居民相对集中,但离农贸市场较远的街道铺面建立了宽敞、干净、方便的便民菜店。  相似文献   

7.
东盟博览会最大的机遇。2004年11月,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市隆重举行。建成面向东盟的区域化国际化城市,是南宁市列于首位的城市发展目标,是南宁市对外开放的重大课题,同时,又是东盟对国际化南宁的城市服务水平提出的崭新挑战。历史给了南宁前所未有的机遇,南宁市要开足马力向前发展。从2002年起,南宁市先后投资200多亿美元,启动了“一年小变化、三年大变化,六年大变化”的城市建设“136”目标工程,建成国际会展中心、民歌广场等400多个项目。2004年,南宁市又实施“城建美市百亿投资工程”、“工业强市百亿投资工程”、“商贸活市百亿…  相似文献   

8.
2005年,绿城南宁传来喜讯:全市财政收入突破百亿,成为我区历史上第一个实现财政收入超百亿的城市!财政收入超百亿体现了南宁市“十五”时期的重大成就,这标志着南宁市综合实力迈上了新台阶,是南宁市也是我区经济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历史的新跨越。,当前,南宁市已进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的关键时期。日前,本刊记者就南宁市“十一五”期间要建设一个“大开放大发展的南宁”采访了自治区党委常委、南宁市委书记马飚。  相似文献   

9.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加强社区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千年、新世纪涌现众多新事物。自从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下发第23号文件要在全国推进社区建设以来,各个城市的社区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在神州大地崛起。如何加强社区建设,这是当今全国党政干部关注的一个重要热门话题。党的十六大报告论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主题,其中有四处提到社区建设问题。一处是讲到经济建设时说:要“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生活环境,发展社区服务,方便群众生活。”另一处是讲到政治建设时说:要“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讲到文化建设时又说:要“加强和改…  相似文献   

10.
南宁市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近年来,凭借着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毗邻粤港澳的区位优势,积极实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战略,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全面发展。它先后获得了“中国卫生城市”、“中国园林城市”、联合国“2000年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城市”、首届“中国人居环境奖”等一系列殊荣。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快速发展。从2001年开始,南宁市全面启动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试点工作。根据试点改革精神,南宁市人事局会同市政管理局按照“依法管理、提高素质、文明执法”的要求,对南宁市城市管…  相似文献   

11.
《当代广西》2012,(4):20-21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南宁市在上世纪90年代就制定了“打造绿色经济、营造绿色环境、培育绿色文化和造就绿色文明”的发展路线,确立了“绿色城市、生态城市、园林城市和宜居城市”的工作目标。2005年,南宁市正式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  相似文献   

12.
《精神文明导刊》2004,(5):44-46
江阴市是长江下游新兴的工业港口城市和交通枢纽城市,素有“江海门户”、“锁航要塞”之称。改革开放以来,该市在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上,以全国千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超过全国二百五十分之一的国内生产总值。特别是1999年该市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荣誉称号以来,文明  相似文献   

13.
本溪精神     
《时事报告》2014,(8):F0003-F0003
本溪处于辽东中一心地带,具有近海近中一心城市的双重属性,下辖两县四区和一个国家级高新区。本溪历史悠久,是“东此第一人故乡”、建州女真肇兴之地;本溪山川秀美,是全国唯一以行政区划命名的国家地质公园,本溪水洞、“中国枫叶之都”享誉世界?“十一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围绕建设“三都五城”新本溪的目标(钢都、药都、枫叶之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南望 《当代广西》2004,(23):7-8
2004年,是南宁市“136”工程中“三年中变化”的决战年,也是服务中国—东盟博览会的第一年。这一年,服务博览会的36项工程如期竣工;这一年,南宁的城市建设达到最高潮,总投资122.7亿元,近200个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15.
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也是地震监测的重点地区,每年都不同程度地发生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较大损失。南宁市始终把加强社区综合减灾作为防灾减灾的重要内容来抓,以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为契机,采取强有力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自2008年以来,南宁市先后有15个社区被国家减灾委员会、民政部命名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相似文献   

16.
从2002年起,南宁市以“十二大工程”为重点, 深入实施“干部教育年”活动,并以此为载体推进在职干部全员培训。该市首先围绕推进城市建设管理“136”目标,开展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营为主题的干部培训。 2002年“干部教育年”活动中,南宁市特别突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经营这一主题,下大力气强化对城市管理建设人才的培训,邀请建设部领导、中国工程院  相似文献   

17.
自从大连市提出把城市作为国有资产进行整体经营以来,全国大小城市也都树立了“经营城市”的理念,随着经营城市实践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新的亮点不断涌现,城市发展更富活力。可以说,经营城市已基本上形成了中国各类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新模式,这种新模式不仅激活了城市建设,对现代城市管理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为现代城市管理改革与创新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重庆行政》2011,(6):I0022-I0023
2009年以来,南岸区紧扣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窗口、全国宜居环境的典范”的发展定位,以“打造民生精品”为目标,投入资金约7.2亿元,实施7个居住区综合整治和4条主干道建筑立面整治363栋、242万平方米,惠及群众2.8万户、近10万人。  相似文献   

19.
很长时间以来,贵阳是我国西南版图上一座不起眼的省会城市。然而,从2007年起,这座城市越来越多地吸引着外界的目光。这一年,贵阳做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战略决策,掀开了绿色崛起攻坚战,从“洼地”上奋力崛起。五年来,贵阳被列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首批低碳试点城市、首批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成立全国第一家环保法庭,  相似文献   

20.
2005年,绿城南宁传来喜讯:全市财政收入突破百亿,成为我区历史上第一个实现财政收入超百亿的城市!财政收入超百亿体现了南宁市“十五”时期的重大成就,这标志着南宁市综合实力迈上了新台阶,是南宁市也是我区经济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历史的新跨越。当前,南宁市已进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的关键时期。日前,本刊记者就南宁市“十一五”期间要建设一个“大开放大发展的南宁”采访了自治区党委常委、南宁市委书记马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