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妇运》2008,(3):22-24
积极推动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具体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江苏省妇联大力实施“百万妇女大学习”、“百万妇女大转移”、“百万妇女大创业”三大行动,坚持“一手抓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一手抓进城务工妇女文明程度的提高”,采取系列措施,扎实推进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工作。  相似文献   

2.
《中国妇运》2004,(12):12-13
2001年以来,江苏省各级妇联采取系列措施,扎实推进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工作。去年以来,她们坚持“一手抓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一手抓进城务工妇女文明程度的提高”。据统计,目前已直接地有组织地转移农村妇女劳动力近50万人,帮助200多万进城务工妇女提高综合素质,推动了农村妇女的全面进步与发展。一、构建联动机制,促进农村妇女劳动力有序转移构建上下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妇联系统网络健全的组织优势。把层层建立工作责任制作为开展转移工作的重要环节。江苏省各级妇联将组织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作为“一把手”工程,切实加强领导,集中力量推进。…  相似文献   

3.
2000年是新旧世纪的交替之年,也是完成“九五”计划和本世纪奋斗目标的最后一年。2000年妇联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大局,突出重点,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的工作方针,继续配合政府推动“两法“、“两纲”的实施,继续深化三项主体活动,全面推进“巾帼社区服务工程”、“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女性素质工程”、“家庭文明工程”,在做好农村妇女工作的同时,着重研究城市妇女工作,以创新、创业、创造…  相似文献   

4.
妇联组织是党领导下的各族各界妇女的群众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近年来,青海省妇联在青海省委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我省“消除贫困、富民强省”和“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两大历史任务,继续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的工作方针和“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工作定位,积极引导广大妇女在投身西部大开发和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创造新岗位、创造新业绩、创造新生活”,在全省妇女中,实施妇女创业致富行动、妇女美德建设行动、妇女维权行动、妇女学习成才行动、妇女内引外联行动,为青海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省妇联积极争取国内外项目,加大项目帮扶的力度,团结、带领广大妇女全面参与我省小康社会建设,帮助广大农牧区妇女加快脱贫致富的发展步伐。通过在贫困地区开展的“母亲健康快车”、“春蕾计划”、全国“三八”林示范基地、农牧区小学扩建、妇女科技培训等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牧区妇女儿童的生产生活状况和学习环境。近年来,累计办春蕾女童班310个班(次),资助贫困女童1.098万人(次),修建“春蕾学校”6所,在全省48个县区建立“安康教室”100个。以竞赛为载体,通过在城镇各行各业开展“巾帼建功”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竞赛活动,展示巾帼女性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立业的新风采。还广泛开展了“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美德在农家”、“家庭文化在社区”、“不让毒品进我家”、“绿色家庭”、“双合格”、“家庭助廉”教育等活动,为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和谐青海做出了贡献。开展“三八妇女维权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两纲”、“两规”宣传月活动,在全社会普及宣传了维权法律知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两纲”、“两规”知识,营造了女性发展的良好空间;通过信访服务工作、妇女维权热线——1603838等,积极为求助妇女求法律帮助。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为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男女两性和谐发展,维护和促进社会的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妇运》2008,(3):24-26
近年来,吉林省妇联按照省委、省政府全民创业促就业工作总体部署,提出了“岗上岗下齐抓,创业就业并举”的工作思路,在全省实施了“巾帼创业小额借款项目”,为下岗失业妇女提供创业资金支持,使她们实现了创业就业。迄今为止,“巾帼创业小额借款项目”在全省9个市州全面铺开,借出资金总额已达2308.92万元,直接扶持4495名下岗失业妇女创业,并带动11412名下岗失业妇女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6.
《世纪行》2008,(2):26-26
近年来,我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突破性发展态势。据统计,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累计达1020万人。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推进了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进程,为农民增收致富探索了一条有效途径,同时,也催生了农村留守妇女这一特殊群体。为全面了解我省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发展状况,省妇联与省统计局联合对我省万名农村留守妇女的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7.
妇女占人口的半数,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妇联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党的群众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各级妇联组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全局,抢抓机遇,注重创新,努力贯彻“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的方针,积极推动妇女儿童发展两个规划的全面实施,以“双学双比”、“巾帼建功”、“五好文明家庭”三项主体活动为有效载体,卓有成效地促进了妇女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妇运》2007,(10):6-9
近年来,江苏省妇联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坚持以"一手抓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一手抓进城务工妇女文明程度的提高"为指针,促进她们的生存和发展。一方面建立上下联动、南北联动、城乡联动的全方位联动机制,促进农村妇女劳动力有序转移;  相似文献   

9.
几年来,市妇联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的工作方针,全方位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实现了“四无”,即无一起女性群体越级上访事件;无一起妇女恶性民事纠纷案件;无一起女性涉油案件;无一起女性“法轮功”练习者非法聚集等有不良影响的案件。  相似文献   

10.
《中国妇运》2002,(8):16-17
妇女权益保障法颁布实施十年来,我省各级妇联组织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的工作方针,坚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从可持续发展的维权观出发,确定了新的维权工作思路。这就是:以人为本,着眼发展,加强整体维权、动态维权、多元维权和实效维权,服务妇女需要,坚持促进男女平等参与,均等受益,促进两性和谐发展。依据这一维权工作思路,结合我省实际,我们主要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中国妇运》2006,(7):9-10
“巾帼建功”活动之所以经久不衰,且生命力旺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巾帼文明岗”的创评。“巾帼文明岗”作为“巾帼建功”活动的品牌,在江西已大大发挥了示范效应,其中于去年推出的“岗区联创”活动就是我省的一大亮点。1、“岗区联创”反映了“统”的必然性。“岗区联创”意在“统”。所谓“岗区联创”,就是行业系统的“巾帼文明岗”与城市社区和农村村落社区结对联动创文明。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妇女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这是我们开展“巾帼建功”活动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因此,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眼于城乡妇女发展统筹,着…  相似文献   

12.
康健 《中国妇运》2001,(2):11-11
“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是妇联工作的一贯方针,多年来的妇女维权实践使坊子区妇联的干部们深深认识到:妇女维权绝不是妇联一家所能包揽的事情,必须建立社会化妇女维权机制,要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资源共享,形成合力。去年,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妇联把维权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完善机制上,采取借台唱戏、借兵打仗、借梯上楼的办法,利用区“148”法律协调指挥中心和法律援助中心及区法院技术鉴定中心的设施和人员,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坊子区“148”妇女维权法律服务中心、妇女法律援助中心和家庭暴力致伤鉴定中心,使妇女维权找到了实实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妇运》2009,(12):18-20
十年来,市妇联积极围绕市委、市政府“以旅游为龙头、建设世界旅游精品”的战略目标,把农村妇女“双学双比”与扶贫攻坚引导妇女发展旅游相关产业结合起来,开展了以农村妇女为主体的“万户家庭致富工程”和“百千万计划”,为“双学双比”和“巾帼科技扶贫行动”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提高农村妇女实用技能、综合素质以及拓宽就业渠道,实现妇女致富增收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常州市农村进城入镇的务工人员和外来民工日益增多,他们已成为我市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但由于各种客观原因,他们在文化基础、劳动技能、言语行为、法制意识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在求职就业、社会保障和子女上学等方面有时也得不到公平对待,侵害新市民妇女合法权益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为贯彻落实省妇联提出的实施“百万妇女大学习”、“百万妇女大创业”和“百万妇女大转移”三大行动,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和广大妇女在服务大局中的积极作用,尽一切可能在提高新市民的综合素质、竞争能力及创业…  相似文献   

15.
农村进城务工妇女融入城市文明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进城务工妇女作为打工队伍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为城市经济和社会建设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她们目前的生存发展状况怎样,对城市的适应程度如何呢,笔者采取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了专题调查。访谈通过召开座谈会和个别走访进行。问卷调查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在江苏南通全市三区六县(市)进行,重点放在市区。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90份,回收率为98.3%。一、农村妇女进城务工的现状分析据南通市公安局统计,截至2003年底,南通市暂住人口总量达38.37万,其中女性为17.1万,占总暂住人口比例的44.6%。调查显示:南通进…  相似文献   

16.
《中国妇运》2011,(10):29-31
为促进农村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山东省各级妇联实施“巾帼增收倍增行动”,即以促进农村妇女发展、实现增收为目标,扶持一批妇字号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妇女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一批巾帼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7.
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部署和党中央对妇女工作的新要求,全面落实中国妇女十一大实施巾帼建功、维权、关爱、成才“四大行动”工作部署,结合山东工作实际,深入思考谋划妇女工作创新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妇运》2001,(9):1-1
21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迅速发展,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纪;是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世纪;也必将是中华女性以巾帼创新业的精神,更加有力地撑起现代化建设“半边天”的世纪。科技竞争、人才竞争、教育竞争是新世纪的显著特征。在新的世纪,妇女能否取得进一步解放与发展的主动权,越来越取决于其接受教育的程度,取决于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妇女教育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题中之意。“十五”计划作出了实施“人才开发”的战略部署;江总书记的“七…  相似文献   

19.
《中国妇运》2007,(1):39-42
为深入了解农村进城务工妇女的生存发展状况,分析进城务工妇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及需求,推动全社会进一步关注务工妇女群体,同时为政府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为妇联组织有效开展工作提供依据,全国妇联开展了专题问卷调查。以下是对问卷数据的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0.
梁惠玲 《政策》2009,(9):45-4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近几年来,我省各级妇联组织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巾帼建功新农村”为主题,以“巾帼致富促进行动”、“净化家园文明行动”、“关爱女性维权行动”、“妇代会整建行动”等四大行动为载体,团结带领广大妇女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几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深切体会到,开展“巾帼建功新农村”活动是新形势下农村妇女工作有机融入中心、实现创新发展的有效载体。妇联参与新农村建设,必须融入党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