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芳 《小康》2008,(12):44-48
“郡县治,则天下安”。 集中了全国70%以上人口的县域治理.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曾经一个叫作”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的榜单给了人们深入观察中国县域发展的机会。“全国走一步.强县走两步”。在数字上,”百强县”无疑是全国县域经济的领跑者。  相似文献   

2.
白晋虎 《前进》2014,(4):41-42
<正>"郡县治,天下安"。县域是中国大部分人口生活的地方,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连接城乡、沟通条块的纽带,是宏观和微观、城市和农村的结合部。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载体,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是增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县的现实需要。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通过发展民营经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跨越已成为主流趋势。  相似文献   

3.
郡县治,则天下安。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发展县域经济,十一五规划中提出:扶持县域经济发展,注重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壮大县域经济。  相似文献   

4.
徐家存  闵毅飞 《思想战线》2013,(Z1):129-131
县域经济作为中国经济的基本单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的全面认识县域经济,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通过对我国县域经济现有研究成果和研究理论的整理和分析,综合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农业主导、工业主导、服务业主导等模式,提出切实的措施促进县域经济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把县域经济作为经济发展模式,县域经济发展自此从自发行为转向集体自觉行为,中国县级行政体制设置制度的特性决定了县域经济所具有的特殊性,县域经济发展应走包容性增长"双向三化一体"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江毅 《桂海论丛》2007,23(1):58-61
随着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县域政治发展对社会全面发展的影响日益显著。因此,加强县域政治发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阐述了县域政治发展研究缘起的理由,同时对县域政治的含义和特征进行了界定,并在此基础上对县域政治发展内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如何对县域经济进行科学评价意义重大中央提出"壮大县域经济"以来,各地对县域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视,县市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如何全面、综合、科学地反映县域发展的真实状况呢?过去在县域竞争力的实证性  相似文献   

8.
县域经济是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和重要支撑。"十一五"时期,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一主三化"的方针,坚持不懈做好打基础、管长远工作,加大对县域发展的政策支持和扶持力度,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强力高位推进,全省县域经济整体实力跨上新  相似文献   

9.
课题组将"中国县域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第二稿)"提交专家评审委员会专家组,8月6日,在北京组织召开第三次"中国县域科学发展评价体系构建"专家座谈会。来自国家行政学院、中共中央党  相似文献   

10.
根据"县域科学发展评价体系课题调研"阶段划分,6月到7月为第一阶段,主要围绕"县域科学发展如何评价"进行大讨论,目的在于深入探索县域科学发展规律,为课题调研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引起全社会对县域经济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发展县域经济,特别是解决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落脚点和关键点.欠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经济要深入分析各县域的要素禀赋,发挥比较优势;要深刻把握县域工业发展的内涵;要不断推进制度创新,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竹立家 《传承》2011,(13):25
中国目前有7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县域社会,传统社会的"县治则国治"的国家治理经验仍然具有现实意义。近些年来,中国社会出现的一些社会主要矛盾和不稳定因素大多发生在县域社会。由于我国现代化进程向县域社会的发展,因土地纠纷、房屋拆迁、利益矛盾、官员腐败、司法不公、决策失误、官商官黑勾结、民意表达不畅等引起的官民矛盾甚至官民对立现象在一些地方表现得较为突出,这种状况不但极大地妨碍了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正因为如此,2009年3月中纪委、中组部确定在江苏睢宁  相似文献   

13.
郡县治,则天下安。如何在中国县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基础薄弱、县政主导型体制背景下,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将县域经济社会导向科学发展,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一个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近年来,湖南省岳阳县在全县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开展绩效评估,初步探索出一套适合县域县情、特  相似文献   

14.
蒋廷春 《当代广西》2005,(22):47-48
县域经济举足轻重 (一)县域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从古至今,县域始终是中国政治经济体系和社会系统中最基础的层次和最基本的单元。“县积而郡,郡积而天下。郡县治, 天下无不治。”中国历朝历代有作为的政治家,都始终把县郡的发展与治理作为治国安邦最根本的工作。县域是目前我国城市和农村的结合点,是城乡联动的关节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载体。只有县域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综合国力,也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和加快现代化建设。县域经济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运行单元,是国家政策最主要、最直接  相似文献   

15.
李治国 《前进》2003,(4):13-15
话说: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主体,是国民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讲,县域兴,则国家兴;县域富,则人民富。县域经济尤其是中西部县区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跨越式发展呢?一要依托优势谋发展。优势就是一个地区的发展之长,是一个地区长期以来资源、历史和人文环境的积淀,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条件,也是产业结构定位的主要依据。地域有贫富之分,优势有先后之别。有些优势是先天存在、与生俱来的,譬如资源、区位…  相似文献   

16.
陈栋生 《政策》2003,(11):25-26
郡县制在我国历史悠久,萌芽于周、发韧于春秋、发展于战国、定制于秦。县作为行政管理和行政区划的基层层次,处于安民、富民的第一线,"郡县治、天下安"这一古训至今仍然适用。如果说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经济是国家经济的支柱,那么县域经济则是国民经济的基石。 我国现有县和县级市2000多个,县域  相似文献   

17.
创新广西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泽民 《桂海论丛》2003,19(4):70-72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任务。研究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路 ,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 ,意义重大。文章着重分析广西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存在的问题 ,阐述创新广西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必须树立的正确指导思想 ,进而提出创新广西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8.
湖北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世界各国发展经验,如果没有农村的现代化,也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实施富民强国战略的客观要求.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总体看来整体经济实力不强;社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经济发展缺乏特色和个性;经济效益不高.发展和壮大湖北县域经济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实施"一主三化"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特色经济;营造优质环境,加大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9.
陈云龙 《湖湘论坛》2007,20(3):37-39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壮大县域经济已成为拉动衡阳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点.通过对衡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找出了衡阳市县域经济存在的差距,并提出了衡阳市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文章阐示了县域经济概念的含义及基本特征,简述了县域经济发展应遵循的几项原则,同时也提出了发展县域经济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