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理论系统化和广泛应用的一个时期。在这期间,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入社会,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为制定党的方针政策提供决策依据。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的缘起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施的调查研究是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非常重视调查研究,如1927年,毛泽东同志专程到湖南做了32天的考察,形成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通过调查研究,准确把握中国农村的发展脉络,找到了中国革命的规律,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22)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后,总结实践经验,对中国革命的实践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但是由于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缺乏执政经验,也由于当时的特殊社会背景以及历史背景,致使在延安时期的执政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文化困境。本文通过三个大方面,一是延安期间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二是延安期间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三是延安期间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意义及现实启示来全面论述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文化策略,以及这些策略对日后中国发展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制定并执行了一系列与当时客观要求相适应的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政策和策略,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延安时期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及相应的政策策略,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具有深远的影响。 延安时期党的政策策略变通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产物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体现。抗日战争爆发后,整个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中日民族矛盾上…  相似文献   

4.
赖聪聪 《学理论》2022,(7):60-63
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此后的延安13年里,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从初创走向成熟、从弱小走向强大、从局部执政走向全面执政的历史性变革。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与最广大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中,不断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为人民服务思想对中国共产党谋求人民群众幸福生活、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强化自身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试论毛泽东对党外人士政策的贡献李忠全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与民主人士合作共事,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巩固抗日民主政权、实现民主政治的一项重要政策,而“三三制”政权为党与党外人士合作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在当时,一大批爱国民主人士,特别是开明绅士选入边区...  相似文献   

6.
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和国内战争时期列宁围绕着战胜饥荒而形成的思想有下述内容:俄共(布)必须领导人民战胜饥荒,努力完成"维持人类社会生存的基本任务";必须使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得到国家的生活救助;必须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居住条件和卫生条件;必须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和改善她们的劳动保护;必须改善劳动人民的文化生活条件。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围绕着消除战时非常措施负面影响、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巩固工农联盟形成了重要思想。列宁的思想在当代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6,(6)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强调要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从而将建设学习型政党提到了一个历史的新高度。研究建设学习型政党可以追溯到延安时期,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而且,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建设学习型政党也做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尝试和探索。经过学习运动、延安整风运动以及七大,学习型政党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与经验,这对于新时期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也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与解放区进行土地革命和社会改革时,因时因地制宜,围绕社会救济、社会优抚、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四个方面实施了大量的社会保障项目与措施,建立起了内嵌于社会经济政策的社会保障体系。延安时期的社会保障工作具有一切服从抗战,多主体、多途径、低水平、广覆盖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22,(1)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十三年的伟大革命实践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延安革命文化。延安革命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样态,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斗争中长期积淀的精神成果,是中国革命实践的结晶,是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实践过程中的文化凝结,是党的独特精神标识,也是中华民族整体的革命记忆,彰显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和陕甘宁边区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社会的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继承和弘扬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充分发挥革命文化强大的鼓舞作用,对中国人民重拾文化自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延安被誉为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时期被称为中国革命史上最辉煌的时期,这不仅是因为在这片黄土地和土窑洞里,铭刻着一代开拓者的业绩,而且在于造就了具有伟大时代特征的延安精神。中国共产党创造了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培育了中国共产党。因此,延安精神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宝贵财富,永远不会过时。  相似文献   

11.
李亮 《学理论》2013,(9):134-135
延安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和各根据地开展的一次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它也是党的先进性建设在延安时期的集中体现,基于整风运动的开展,大大加深了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理论化,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水平,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对如今共产党的先进性建设产生了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美国的关系付小青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美国的交往,不仅和双方对日作战的战略意图联系在一起,而且与各自对待中国革命的立场以及对前途的看法密切相关。因此,既有“欢迎美国观察组的战友们”的热烈,又有“别了,司徒雷登”的冷清收场。一、愿与美...  相似文献   

13.
党的作风,是全党包括党的组织和党员在思想、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它体现着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党的世界观在党的行动中的客观表现和形象反映。在八十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进行了曲折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革命时期的作风建设1.建党初期第一次大革命时期的作风建设中国共产党从一成立开始,就深入到工人中去传播马克思主义、开展群众运动,促进了工人运动的高潮。党的二大指出:“我们既然是为无产群众奋斗的政党,我们便要到群众…  相似文献   

14.
关于延安时期毛泽东对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合作社性质的理论认识王占阳1.一般认为,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已经确认,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合作社,就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这种观点的史料根据是:(1)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说:"这种社会主义因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钟宜 《党政论坛》2008,(5):10-1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努力追求的政治目标。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在党的二大上就明确宣布要以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国”为已任,因此在民主革命时期,特别是在延安时期,民主政治建设卓有成效。新中国成立后,延续延安民主政治的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建了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和政治制度,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努力追求的政治目标。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在党的二大上就明确宣布要以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国"为已任,因此在民主革命时期,特别是在延安时期,民主政治建设卓有成效。新中国成立后,延续延安民主政治的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建了人民  相似文献   

17.
梁星亮 《理论导刊》2005,2(7):62-63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局部执政,是在江西时期局部执政之后的成功实践。其执政的社会基础、执政方式、执政的能力和效力,都有了更大的变化,同时也表现出许多历史特点。根据这些特点,中国共产党在执政的实践中,把陕甘宁边区作为“实验区”,创设了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制度,并推向其他抗日民主根据地,从而赢得了人民群众对抗日民主政权的公信力和向心力,为党由局部执政到全国范围执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高莉 《理论导刊》2013,(1):86-88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中最辉煌的时期之一,也是全党发奋学习的最重要时期之一。特别是从1938年至1945年的大学习运动,全面提高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增强了全党用科学理论解决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党的建设等重大问题的能力。延安时期的全党学习运动对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建设学习型政党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实践中,成功地开发理论资源、权力资源、组织资源和历史资源,确保了党履行好自己局部执政的使命,为在全国范围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奠定了坚实基础。总结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中开发、维护和整合执政资源的经验教训,对于新时期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陈妹  李杏余 《学理论》2013,(9):132-133
伟大的时代必将产生伟大的精神。延安是革命的圣地,是各地青年向往的民主殿堂。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不仅领导了抗日战争,而且还开展了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些工作改善了当时军民的精神风貌,思想品德以及工作作风等,形成了延安的一大特色,铸就了令人赞叹的延安精神,这也对当下我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活动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