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段立生 《东南亚研究》2001,(4):54-61,67
泰国素有“黄袍佛国”的称呼 ,全国人口的 95 %以上信仰佛教 ,全国共有佛寺 32 ,0 0 0所 ,僧侣 30万人。泰国宪法规定 :“泰国国王 ,必须是佛教徒及佛教的护持者 ,才可以登基为王。”佛教在泰国社会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可以说 ,不了解佛教 ,便不能真正了解泰国。笔者利用在泰国任教的机会 ,跑遍泰国 73府 ,考察了重要的文物遗址 ,再参阅、参证中、泰文史籍 ,为各历史时期佛教在泰国的传播和发展勾勒出一个大致的轮廓。  相似文献   

2.
段颖 《东南亚研究》2012,(5):99-105
众所周知,佛教为泰国民族国家的三大支柱之一,同时也是现代泰国社会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立足于人类学视野,认为泰国佛教是一个意涵丰富的文化体系。本文通过对泰国佛教观念和实践的考察,以及对佛教与泰民族国家、日常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相互关系的叙述与分析,阐述以"业"为实践核心的佛教如何渗透至泰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当中,并成为现代泰国国家社会重要的文化特质,以及泰民族持久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3.
缅甸佛教的现状李晨阳上座部佛教传入缅甸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封建社会,佛教一直长盛不衰;在佛教受压制的殖民统治时期,佛教民族主义是缅甸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思想旗帜。1948年缅甸独立以后,在吴努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佛教又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缅甸和泰国...  相似文献   

4.
从古至今,泰国不断有佛教介入政治冲突的事件,佛教积极介入政治的方式是僧人干政,消极介入的方式是以接纳政客出家的方式为其提供庇护。从政客角度来看,是为了获取宗教庇护、积累功德以及保护自身名誉;从佛门人士来看,是为了在政治斗争中利用宗教身份为自己迅速树立权威;从佛教教义和佛教在泰国的本土化特征来看,佛教论证了国王的政治权威的合法性,从根本上与政治相连。泰国的佛教在历史舞台中展现出功能性和世俗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为佛教介入政治冲突事件提供了土壤。泰国佛教观念留出的阐释空间为佛教赢得了强大的生命力,它不断被人们用来建构泰国社会的象征权威,这是催生出政教乱象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本世纪初,泰国佛教曾经达到鼎盛时期。但在本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之后,泰国佛教开始出现下坡趋势。特别是近十几年来,随着泰国社会的发展与变化,泰国佛教正在起着令人瞩目的变化,佛界的衰落现象日益突出,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韩国人的宗教信仰蒙托韩国的宪法充分保障国民的信仰自由,因而宗教活动很活跃。宗教信仰是韩国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韩国人的传统宗教是佛教,现在有各种佛寺7000多座,有和尚、尼姑数万人。在东南部的庆州有著名的佛国寺,在釜山有梵鱼寺。西南部有光州的无等...  相似文献   

7.
泰国有着悠久的民间艺术传统,并具有自己民族的色彩。 泰国民间戏剧起源于民间庆典和宗教儀式及祭祀。随着印度人移入泰国,印度佛教对泰国民间戏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印度宗教剧《卡塔卡利》就  相似文献   

8.
佛教对缅甸独立以来经济发展的影响缅甸是一个信仰上座部佛教,历史悠久的东南亚国家。其国土面积约67万平方公里,人D4233万(据1992/93年统计)。缅甸发展经济,其自然条件十分优越:缅甸全国可耕地面积为1061.1万公顷,不仅人均耕地多,而且土地肥...  相似文献   

9.
中化禅宗在泰国的传播段立生禅是梵语“禅那”的音译,意为“静虑”,即通过静坐思维,以期大彻大悟。广义的禅指禅定,在达磨祖师东来以前,印度已有。但成为佛教一种宗派的禅宗,则是公元五世纪以后,由印度传入的佛教与中国世俗文化相融合的产物。禅宗是完全中国化了的...  相似文献   

10.
泰国的阿卡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卡人是泰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在泰国北部地区。作为泰国的一个山地民族,阿卡人有它自己独特的语言习俗和历史文化。本文拟对此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1.
泰国商业银行的动作以及盘谷银行的案例刘晓东一、泰国商业银行发展的起源泰国的商业银行的发展,可以追朔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战前,泰国的商业银行多属欧洲人经营的外资银行,在当时仅有的12家商业银行中,外资银行就占了7家,而第一家泰国商业银行自1888年成...  相似文献   

12.
日本与东盟的安全论东盟与周边大国的战略关系(中)曹云华东盟对日本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在历史上,除了泰国外,所有的东盟国家都遭受过日本皇军的铁蹄的蹂躏,提起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段历史,每一个东盟国家的政府和人民都会义愤膺、同仇敌忾。然而,最近几十年来,东盟...  相似文献   

13.
东盟在大国战略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盟在大国战略中的地位柳艳译1967年8月8日,东南亚五个国家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在曼谷成立一个泛东南亚的组织———东盟,到今年8月8日恰是东盟成立30周年的日子。东盟地域广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战略位置重要,经济发展迅速。会员国至...  相似文献   

14.
从宗教信仰的视角审视,泰、中民间故事《鬼妻》和《白蛇传》都是讲述人与异类结合,因与民间信仰不符而遭到阻挠,最后异类被佛法制伏的故事。两个故事有许多相同之处,均揭示了佛教在传播过程中和民间信仰之间的较量,最终佛教占据上风并包容、吸纳了地方原有的信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佛教传播过程中民间故事成为宣扬佛教的一种工具。二者的比较也揭示了泰中两国宗教信仰文化的差异,使我们加深了对泰国地方传统信仰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泰国人民对国王的崇拜源自于泰国的原始地神崇拜,而外来婆罗门教与佛教思想的渗透及其最终与本土原始信仰的融合,则进一步巩固了人民对国王的崇拜。  相似文献   

16.
泰国是东南亚地区最早实行文官制度的国家之一。据泰国内政部人口统计,1987年泰国总人口约为5,100万人,但各类文官总数却达799,491人(不包括在国营企业内任职的271,075名正式和临时雇员),平均约64个泰国公民中就有一个文官。  相似文献   

17.
近一个时期,国内新闻界和学术界颇有一阵“泰国热”,认为泰国已经“成龙”或即将“成龙”。当然也有不同看法。其实,泰国人自己就有异议。前不久,泰国一位老学者在广东就直言不讳地指出,泰国“成龙”热盖由新闻界吹起来的。去年,泰国学者瓦拉帕·多塔纳甲盛博士就比曾为《沙炎叻报》特刊撰文,提出比较客观的看法。他认为: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南半岛次区域合作呈现多层次、多领域交叉重叠的复杂特性。以往对中南半岛次区域合作的研究侧重区域外大国分析视角,本文从次区域内中小国家视角,以泰国为分析对象梳理泰国区域主义的演进历程及其主导次区域合作的尝试。受历史认知、经济实力等因素影响,泰国一直抱有成为中南半岛次区域中心的诉求。总体来看,泰国的区域合作政策存在参与和主导两种不同的路径。“黄金四角”机制和三河流域合作机制是泰国试图将自身打造成区域中心的重要载体,并且,泰国以中南半岛次区域为中心的区域合作机制呈现出一种“曼陀罗”结构。泰国在区域合作中的角色及对主导地位的追求,揭示了中南半岛次区域合作层次互动的复杂性,也使得中国在推进“澜湄合作机制”进程中需注意泰国在中南半岛地区的地位诉求。  相似文献   

19.
从《鬼妻》到《鬼夫》的近15年中,泰国恐怖片经历了一个从感官心理性惊悚到喜闹式惊悚的转变。区别于经典泰国恐怖片的文化母题与佛教背景,喜闹剧式恐怖片成为目前广受观众认可、票房号召力巨大的泰国电影类型,但其拼贴性的叙事指向和稍显冗长的叙事节奏都有碍于这一类型电影叙事风格的稳定。对于异国恐怖喜剧经典范式的一味模仿以及自身民族元素的"奇观化"展现,均使得恐怖喜闹剧成为泰国本文文化危机的一种潜在表现。  相似文献   

20.
泰国他信政府"进取性"外交政策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信政府上台执政三年多来,围绕恢复和发展经济这个中心任务,推行"进取性"外交政策.泰国外交关系全面发展,为国内经济恢复与发展创造了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开拓了国际市场,同时也使泰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得以全面提高,引起东南亚各国以及世界主要大国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