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月的阳光像母亲宽厚的手掌,温柔地抚摸着人们的脸。早春的午后。我与友人熊先慧一道由城郊五里碑出发,踏上寻访程马氏殷家田坝的旅程。  相似文献   

2.
他连村民小组长也不是,却有很高的威信;他不拿一分俸禄,却一心为群众谋利益。"群众选我当代表,我就一定要当好代表。群众的信任就是我的最高俸禄。"他就是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腰界乡大田坝村组(香田坝)古稀老人、乡人大代表冉隆成。  相似文献   

3.
距台江县城南约五百米处,有个苗语叫做Zangt Niongl(意即绿色的田坝)的苗族村寨,村前是一片平坦的、面积约三百亩的弧形田坝,清可见底的翁你河像一条深绿色的绸带,绕着田坝,缓缓流向西北,村后背依巍峨葱郁之岭——Vangx Niongl。惟三十多年来,由于森林过伐,河水锐减,原来鱼类很多的河流,变成了淤浅的、鱼类几乎绝迹的河流;原来松涛呼啸的葱郁之岭已变成了光山秃岭。  相似文献   

4.
搬家的记忆     
从记事起,我们一家八口人——外公外婆、父母和我们姐弟四个,就住在磨子街那又深又长、阴暗潮湿、拥挤不堪的老房子里。屋子由一条窄窄的过道串联,开门便是大街,屋后是宽宽的田坝,田坝尽头是小河。我家当年在磨子街算得上是大户人家,能住这样的房子觉得已经很不错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外公外婆仍住老房子,我们全家则搬到父亲工作的县财政局。新房子  相似文献   

5.
饱经千年风霜的凤羽古镇,并没有因为岁月的侵蚀而呈现出备受摧残的容颜,相反,时光给这篇土地留下的是安逸祥和、欣欣向荣。爬到松涛滚滚的鸟吊山向东俯瞰,一片广袤的田坝尽收眼底,这是一个由东面只长野草不长树木的红土高坡和西面巍峨翠绿的鸟吊山包围而成的南宽北窄,如葫芦形的巨坝,就是那个传  相似文献   

6.
元旦前夕,在甘肃省地震灾区受灾最为严重的陇南市文县碧口镇碧峰村大田坝居民安置点,记者看到400间保暖板房整齐地排列成行,随行的碧口镇镇长朱林告诉记者.这些板房都是带有夹层的.既保暖又安全。  相似文献   

7.
一堆普通的泥巴,在刀奶奶的手下,一会儿工夫,就变成了质朴实用的陶器,而刀奶奶使用的工具,不过是简单的木板、木棍和卵石———这就是花腰傣著名的原始手工土陶制品。刀奶奶是云南新平县嘎洒镇土锅寨人,寨子只有17户人家,却因祖祖辈辈制作土陶制品而远近闻名。土锅寨位于一片缓坡上,傣家人的土掌房掩映在果树林荫中,四周的亚热带风景十分好看,田坝阡陌纵横,放了水的梯田层层倒映着劳作者的身影。土锅寨地处的哀牢山、嘎洒江地区,由于交通封闭,使生活在这里的民族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传统文化习俗。善良和对外来人的不戒备…  相似文献   

8.
遵义县田坝仡佬语的否定副词和发语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冬天,我第3次去遵义地区调查了解仡佬语的情况,在地区和县民委的大力协助下,在遵义县平正仡佬族乡的田坝村寻访到83岁高龄的李朝品老人,记录了一份难得的、全地区唯一的仡佬语材料。虽然我在《贵州遵义地区仡佬语概述》(《贵州民族研究》1993年第3期)一文中作了粗略的介绍,但由于篇幅的限制,还有几个语法方面较重要的问题没有提及。加之拙著《仡佬语研究》一书已经付印,不可能再增入这方面的内容。为了使行将消亡的仡佬语中哪怕是点滴的原始材料不至于散失,故有必要补此短文,供有关学科的研究人员参考、对比。 田坝仡佬语虽属仡佬语黔中北方言第一土语,但它在方言内部独具若干特点。如最突出的是保留了由塞音P、K和鼻音m与边音l组成复辅音pl、kl、ml等,这是本方言中其他土语所没有的语音现象。在复辅音分化的规律上,它与黔中方言区安顺县弯子寨的话相近似;在人称代词的“双轨制”现象方面,它与黔中方言区平坝县大狗场的话相近似;在发语词的使用和功能方面,它又与黔西南方言区六枝特区居都寨的话相近似。这就说明遵义县田坝仡佬语对研究仡佬语内部方言、土语的划分和对比以及与同语群语言对比研究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下面简略地谈谈田坝仡佬语否定副词的使用以及发语词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贵州政报》2013,(7):22-23
黔府函[2013]104号毕节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撤销织金县部分镇设置街道办事处的请示》(毕府呈[2013]25号)及附件收悉。现批复如下:一、同意撤销织金县城关镇,设置金凤、双堰、文腾3个街道办事处。以原城关镇白岩、克蚂、新寨、独店、田坝、岩脚、化垮、冷坝、平寨、鱼塘等10个村地域为金凤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办事处驻冷坝村;以原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夏季的一天,南川区东城街道田坝社区前的院坝里坐满了人,大家都在等人大代表来讲课。当天讲课的是区人大代表、东城街道灌坝社区党委书记杨勇,题目是"讲孝道"。杨勇用三个故事阐述"孝道",一个是大学生应聘中,被问及是否替父母洗过脚;一个是一名孝子一心为家付出,最终成就事业;一个是邓小平同志孝敬长辈的故事。"孝就是善,孝就是财,先行孝道是一个人成就大事的基本品质。"杨勇的话引来阵阵掌声。而区人大代表、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邓科曾  相似文献   

11.
浩荡的东风吹过金色的田坝,北京传来了华国锋同志担任我党领袖和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的特大喜讯。澜沧江沸腾了,竹楼欢笑了!我们吹响金竹琵,敲起象脚鼓,欢呼我们党又有了英明的领袖,贫下中农又有了自己的带路人。金色的孔雀向着北京飞,我们和华主席心连心,毛主席对华主席无限信任,我们对华主席一万个放心!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反党集团,清除了花园里的害虫,在关键时刻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使我们社会主义祖国避免了一次大倒退,使各  相似文献   

12.
在民族地区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是各级民族工作部门贯彻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回族聚居的村寨如何搞好建设活动?确实值得认真思考。笔者前不久到了大理市喜洲镇上兴庄回族村,亲眼目睹了该村干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的情况,感到他们的一些做法对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很有启发。一、集全村之力修通村内道路上兴庄地处苍山脚下,地势西高东低,离214国道仅一公里。一直以来,进村道路弯弯扭扭,要进村,只能绕田埂,走田坝,交通十分不便。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后,新上任的村主任马立基及时召集…  相似文献   

13.
苗寨访绣     
身为苗族,我自然对苗族充满了感情,一年一度的苗族“花山节”是必去无疑的。只要一走入花山场,我就会被身穿五彩斑斓衣裙的同胞姐妹们深深吸引,禁不住地与她们融为一体。看着她们绣满各种花纹图案的衣裙,自然忍不住想去寻访各种花纹图案的来龙去脉,去了解苗族服装制作的整套工序,渐渐地对苗族服饰文化热爱有加。秋末初冬的一天,为了了解云南苗族服装制作的整套工艺,我只身来到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马关县都龙镇保良街田坝心岩头村的姑妈家。岩头村距离都龙镇约有30公里,坐落在半山腰,下了汽车还得爬上1小时的山路。当我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步…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0,(11):88-89
<正>林园位于重庆西郊歌乐山南麓峡谷中,后倚青山,溪水环绕;前临成渝公路,背侧有古庙新开寺,山岩峻秀,林木葱茏。1938年11月,蒋介石来此闲游,颇觉中意,遂以双河桥为中心,将邻近的和尚坡、石岗子、大田坝等规划在内,动工修建官邸。1939年夏,建成的官邸主楼(即今林园4号楼),遂成为战时重庆一座洋洋大观的花园别墅。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前往祝贺,对官邸赞不绝口。蒋介石即将此园赠送林森,林园也由此得名。1943年8月,林森因车祸而逝,葬于园中之丘。此后蒋介石收回林园,加以扩建,新建大楼三幢,编号为1号、2号、3号,林森原住大楼编  相似文献   

15.
吴沛峰 《传承》2012,(23):62-63
精神是维持生命活力的阳光,如果只有生命而没有了活力,人的精神也就死了,而精神死了,生命的阳光也就灭了。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精神,也便没了灵魂。而一个没有了精神、没了灵魂的人,一个没有了精神、没了灵魂的团队,一个没有了精神、没了灵魂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精神是支撑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前进的动力,是人类历史不断前进的源泉。  相似文献   

16.
解读理想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一个政党乃至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一个人倘若没有理想信念,就没有生活的价值和意义;一个政党、一个民族倘若没有理想信念,就失去奋斗的目标和前进的动力。邓小平说,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始终坚持为国家图富强,为人民谋幸福的崇高理想。  相似文献   

17.
住大观园蘅芜苑的薛宝钗跟林黛玉相比,从外貌到性格,以至才情,是两种不同的美:一个丰满如太真,一个苗条如西子;一个端庄凝重,一个天真孤傲;一个雍容典雅,一个俏丽明洁。  相似文献   

18.
孙永平 《政策》2002,(9):33-33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兴。信用,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对一个地区、一个团体,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而言,良好的信用环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9.
势利眼儿     
西汉时的翟方进,在任廷尉的时候,宾客盈门,等到罢官回家,就门可罗雀了。后来,翟方进再次被起用,宾客们又都想回来,翟方进就在大门上写道:“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见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大意是:一个死了,一个活着,才知结交的亲情;一个穷苦,一个富裕,才知结交的可贵;一个尊贵,一个卑贱,才能显现结交的真情。这事儿,说的就是势利。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江泽民总书记高屋建瓴的论断,充分揭示了创新在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发展中的巨大力量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