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征及预防处置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文章分析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基本特征,对群体性突发事件采取事前调控、事发控制和事后处理的策略,以期构筑起适应我国当前形势并行之有效的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处置机制,实现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的美好目标.  相似文献   

2.
妥善处置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对于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首次把“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写进党的重要文献。将其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试着从建设和谐校园的角度.分析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妥善处置的内涵。论述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求贤》2010,(11):38-39
近年来,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给社会和谐造成的障碍逐渐增多,积极预防、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既是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任务。处理不当.还会造成警民关系的对立。本文旨在结合公安部门工作实际,总结处置群体性事件中的经验教训.以期为相关部门处理同类事件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2005年2月,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5.
由于群体性事件是各种社会矛盾纠纷在积累过程中不断尖锐激化的产物,对稳定的冲击最大,因此,构建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社会系统工程,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是各级政府维护稳定工作的重要方面,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维稳工作的重要任务.为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群体性事件维稳工作应重点建立六大机制,即利益公平分配机制、诉求回应解决机制、风险预防预警机制、危机妥善处置机制、舆论正确引导机制和事后责任追究机制.  相似文献   

7.
论文运用政府危机管理理论方法,论证群体性事件的构成,并从治理的理念出发,提出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群体性事件中的弱势群体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而弱势群体与群体性事件具有相关性。对群体性事件进行深入研究应立足于对现阶段我国弱势群体特点的归纳梳理,对弱势群体与群体性事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努力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积极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事件,已成为我国当前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各种不安定因素日益突出。特别是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而且规模扩大,行为趋烈,已严重影响到社会政治的稳定。如何在加快发展、深化改革的过程中,积极预防、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成为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性重大课题。 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有如下几个特点:从人数上看,群体性事件具有聚众性;从形成过程看,群体性事件具有一定的组织性;从行为性质看,群体性事件往往具有违法性;从社会后果看,群体性事件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从表…  相似文献   

10.
丁煌 《先锋队》2010,(2):32-39
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都要“注重增强新形势下依法办事能力和应急管理、舆论引导、新兴媒体运用、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等方面的能力。”和谐社会的建设不仅需要基层社会的长治久安,而且更需要广大民众的同心同德。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群体性事件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已成为新时期各级领导干部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时刻考验各级政府的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