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1927年春,正当北伐战争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长江下游,直抵沪宁的大好形势下,隐藏在革命阵营中的资产阶级右翼代表蒋介石,公然叛变了革命,使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由胜利走向了失败。对于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以往史学界是从“四·一二”政变与帝国主义、“四·一二”政变与江浙财阀、“四·一二”政变与上海青洪帮流氓势力、“四·一二”政变与新桂系等不同角度来探讨蒋介石叛变革命的种种因素的。固然,帝国主义对蒋介石叛变革命予以支持,怂恿;江浙财阀予以资助;上海青洪帮流氓势力充当打手;以及新桂系与蒋介石的合谋等等,都为蒋介石叛变革命提供了重要的外部条件与力量。然而,“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①。因此蒋介石的叛变从根本上说,还是由于他利用总司令职权,在北伐战争中,竭力保全并扩充自己的军事实力,同时费尽心机抢占地盘,进而藉其武力而发动了的。  相似文献   

2.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全国性的反革命政变,导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从胜利走向失败。每当论及这一历史事件,人们总以为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之后,随之在东南各省举行“清党”大屠杀,最后在南京建立反动政权。但历史的真相,却是蒋介石最早在福州发动“四·三”政变。当时的国民党报刊也公开认为,“此次清党运动以闽省为最早发动”,是所谓“中  相似文献   

3.
黄郛字膺白,浙江杭县人。人们熟知他在1933年5月任行政院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长期间,与日本侵略者达成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的史实。但是对他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所扮演的角色鲜为人知。事实上他不仅参于了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密谋过程,而且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运用自已在北洋军阀政府中任职的社会关  相似文献   

4.
汪精卫在“四·一二”政变后 ,曾一度采取“联共反蒋”政策。但从 5月底到 6月初 ,汪精卫对国共合作的态度却发生了急剧转变 ,并最终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背叛了国民革命。那么 ,是什么原因促使汪精卫叛变革命的呢 ?对此 ,史学界大都认为大革命时期的汪精卫本身就是一个“冒牌的左派”,亦即“假左派 ,真右派”,他的阶级性决定了他最终必然叛变革命。笔者认为导致汪精卫叛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作一个较为全面的分析。一、武汉国民政府面临的种种困难对汪精卫叛变的影响“四·一二”后 ,国内局势急转直下。由于蒋…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史上,学生运动风起云涌,累年不断,特别是著名的“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一二·一”运动,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更具划时代的意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纵观中国现代史上历次学生运动与特点有四个。①中国现代史上大规模的学生运动,每次都是在民族危急、国家存亡的紧要关头爆发;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反对勾结帝国主义出卖民族利益、压迫人民的反动政府是其一贯斗争目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从事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波澜壮阔,跌荡起伏。其中既有革命风暴席卷全国的顺利发展,也经历过几次严重危难。中国革命和建设正是度过重重危难后,才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这样的严重危难共有七次: (一)“四·一二”政变,大革命失败。1926年7月,国共合作发动北伐。1927年3月,北伐军迫近上海。上海工人在周恩来、赵世炎领导下发动第三次武装起义,22日解放了上海。3月26日,蒋介石抵达上海。在日本帝国主义和江浙买办资产阶级的支持下,4月12日蒋介石发动政变,收缴了工人纠察队的全部武器,打死打伤300多人。4月15日,广  相似文献   

7.
1935年天津学生为支援北平学生“一二·九”“一二·一六”的学运,于12月18日也冲出校门走上社会。反对国民它“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要求国民党军枪口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但遭到了当局的破坏,强  相似文献   

8.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这次会议,是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在党内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召开的。由于当时情况复杂,加之党仍处于幼年期,这次会议没能担负起在危急关头挽救革命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的设立: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共中央于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汉召开了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没有解决任何问题,没有能够在紧急关头担负起挽救革命的重任.大会仍选犯有严重右倾错误的陈独秀担任中央总书记.直到7月12日,共产国际才指令改组中共中央领导,由五大选举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张国焘、中央政治局委员李维汉、周恩来、李立三以及  相似文献   

10.
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落难上海前后刘益涛一、与父母生离死别毛岸英1922年10月24日出生于长沙清水塘,毛岸青1923年11月13日出生于长沙东乡板仓,毛岸龙1927年4月4日出生于武汉。毛岸龙出生后第8天,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这...  相似文献   

11.
一九二七年,正当北伐战争胜利发展之际,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右翼的蒋介石,经过一系列的阴谋布置,在取得帝国主义的支持和买办资产阶级的经济援助之后,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月十五日,武汉汪精卫集团也发动了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第一次国内革命  相似文献   

12.
与毛泽东离别 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是毛泽东与杨开慧的3个儿子。长子毛岸英出生于1922年10月24日长沙清水塘,次子毛岸青出生于1923年11月13日长沙东乡板仓,幼子毛岸龙出生于1927年4月4日武汉。毛岸龙出生后第八天,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这时期毛泽东、杨开慧带着3个孩子住在武昌都府堤41号,同他们住在一起的还有保姆陈  相似文献   

13.
国共合作与大革命时期,工农革命运动与反革命势力的斗争十分尖锐激烈和紧张复杂。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根据当时的形势和任务,我党在广东省海陆丰地区成立了“中共东江特别委员会”。在中共东江特委的组织策划领导下,海陆丰地  相似文献   

14.
“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这是毛泽东同志1930年7月在《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一词中对赣西南革命斗争的高度赞誉。词中所提到的黄公略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农红军的著名将领。 黄公略,原名汉魂,字家杞,1898年1月24日生于湖南湘乡县。1916年底,投奔湘军,开始了一生的戎马生涯。在北伐过程中,黄公略接触了马列主义,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黄公略认清形势,于12月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至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动分为三个阶段,通过对这三个阶段内英、美、日三国破坏中国革命策略手段的探讨,说明帝国主义在极力保持其在华权益的总政策之下,所采取的破坏中国革命的策略是灵活多变的;并且说明蒋介石之所以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除了他个人的阶级本性所决定之外,帝国主义列强的武力威胁和分化拉拢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一段时间里,其主要成员是一批知识分子,总书记陈独秀曾在北大担任文科学长的职务,李大钊曾是北大图书馆馆长,张国焘是北大的学生,周恩来是南开学校的学生后又留法勤工俭学。1927年“四·一二”政变及“七·一五”政变后,蒋汪合流共同屠杀中共,危急时刻共产国际开始着手改造中共,1927年7月中旬,把原中共中央政治局由11人缩小至5人。1927年八七会议上,共产国际又照搬苏联成功的经验,吸收工人进中共最高决策层,会议成立的临时中央政治局中吸收了工人代表向忠发、顾顺章等人,1928年在莫斯科…  相似文献   

17.
江董琴,中国国民党左派人物,孙中山先生的忠实信徒,“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忠实而坚定的执行者,从辛亥革命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都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不满于专制独裁,与邓演达一起创立中华革命党(第三党),并成为该党的主要领导人。1933年11月29日,为策应蒋光  相似文献   

18.
“左联”,全称“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年3月成立,1936年初解散,前后历时6年,但其筹创及影响,远胜于此,称“左联十年”.“左联”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化革命步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即开始对中共的全面清洗和血腥屠杀;  相似文献   

19.
《湘潮》1985,(4)
一九二七年三月二十一日,周恩来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亲临前线指挥进攻北站,一颗炮弹在他身边爆炸,溅了他满身沙土。“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他又被叛军二十六军二师师长斯烈扣押,幸罗亦农通过二十六军党代表赵舒找到斯烈要人,他才得以虎口脱险。长征中他曾发烧至三十九度以上,昏迷不醒。当时缺医少药,警卫员只好用冰水给他冷敷。几天后他竞从死亡线上挣扎出来。  相似文献   

20.
13.南昌起义———蒋介石叛变革命南昌城义旗高举正当北伐军胜利进军,国民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功的时候,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向共产党人和革命者举起了屠刀。无数的民族精华———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工农群众遭到蒋介石反动派的杀害,革命烈士的鲜血洒流在广大的国土上。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买办阶级以蒋介石新军阀集团为工具建立了南京反革命政府,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大革命失败了,革命从此转入低潮。但是,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倒,他们擦干身上的血渍,掩埋好战友的尸体,又坚强地站了起来,以百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