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闰土进城记     
绍兴县湖塘街道夏泽村的老汉俞仁根有一条磨得光溜溜的扁担,前些天与一双箩筐同时"下岗".这是因为一条新开的水泥公路经过了家门口.  相似文献   

2.
黄忠群 《当代广西》2011,(16):40-40
沿着一条崎岖的山村公路,穿过一座座大石山,就来到田阳县那坡镇义安村龙云屯。村头村尾,漫山遍野的是大片大片竹林,山脚下是一幢幢错落有致的楼房。村口的大梨树下,几个老人一边乘凉一边忙着编竹筐。“到月底,我得要编够200对箩筐,不然没法交货!”“我编的竹丝是老竹子,好材料哦!”“老板说了,大筐每对30元。”他们满怀喜悦,谈笑风生。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呢。  相似文献   

3.
绍兴县是全国10强县,县域面积1130平方公里,户籍人71咒骂万,现辖有4个街道,15个镇,359个行政村。2002年,绍兴县率先在全省实现“镇镇通公交”。为了把宽阔的马路修到农民家门口,让农民群众出行更方便,根据省政府的总体部署,绍兴县坚持城乡统筹的理念,把乡村康庄工程作为民亲民的“连心工程”和重占实事工程来抓。绍兴县乡村康庄工程在省、市交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两年的努力,在2004年底已全部实施完成并通过验收,累计建造通村公路 38条,建设里程96.1公里,总投和资金7700余万元,涉及13个镇街的42个行政村,直接受益人口7.5万人,率先…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交通是崇左发展的瓶颈,5年来随着路网建设的完善,崇左的交通越来越便利。我所在的扶绥县距南宁和崇左分别为52公里、67公里,属于两座中心城市的半小时经济圈,从南宁出发走南友高速公路来扶绥不到一个小时,扶绥和南宁之间每10分钟就有一趟班车。扶绥人最近都在议论着将于年底竣工通车的扶绥至南宁二级公路,期盼这条路通车后会给扶绥带来新的一轮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5.
驱车出绍兴西去,不多时便可见一座规模宏大的超级轻纺市场。这就是建设中的绍兴“中国轻纺城”。绍兴县是轻纺工业十分发达的地区。自公元10世纪开始就有“日出万丈绸”的美誉。发展到今天,绍兴县的轻纺业规模已相当庞大。目前,全县年产各种布匹8亿多米。地处绍兴县柯桥镇的超级轻纺市场,正是在绍兴发达的纺织业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80年代初,作为轻纺商品的主要集散地,绍兴柯桥镇上自发形成了一条“布街”,买卖各种纺织品。随着当地纺织业的发展,绍兴人已不能满足于仅仅依靠推销员外出推销轻纺织品的传统做法了,他们迫切要求建设自己的轻纺市场。为此,绍兴县有关部门从1985年开始便在柯桥建立起了3000多平方米的简易“轻纺市  相似文献   

6.
“我实在想不出凤凰是一只怎样美艳的鸟,只是有那么多的人喜欢变成凤凰,我想凤凰一定是最出类拔萃的鸟了。这一天,一个叫崔睿的女孩在她的小店里亲自告诉我她喜欢凤凰而且喜欢宋词,她的声音轻柔得就像一片片的羽毛飘浮在小店的整个环境下……”  相似文献   

7.
一年前.我从厦门某部机关到漳州某部任教导员。随军的妻女仍然留在厦门,厦、漳两个城市毗邻接壤.间隔也就七八十公里。但因我所在的部队比较偏僻.来回一趟要转好几次车.单程下来也要花上两小时。  相似文献   

8.
齐贤镇因齐集群贤而名,地处绍兴县城柯桥、绍兴市区镜湖和杭州萧山之间,杭甬高速、柯袍线、绍齐公路和规划中的杭州湾萧山通道穿境而过,杭甬客运专线绍兴柯桥站依镇而建。现辖7个村、11个居委会和2个社区,镇域面积31.4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3万,外来流动人口超过5万。这几年,齐贤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科技转型,促进社会和谐工作主题,致力推进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先后成功创建成为绍兴市经济强镇、浙江省  相似文献   

9.
声音     
〔二选一] "妈妈听到我很难成为一个好的篮球手时并没有失望。如果我想成为职业篮球手,他们不会反对,但他们希望我另有所长。妈妈最大的期望是我念大学。在中国要成为职业运动员十二三岁就得开始训练,每周只去学校3次.每次三四个小时。  相似文献   

10.
岳父评上了高级职称,岳母才“农转非”在镇上落了户。刚到镇上前几年,做惯了农活困不住的她,靠着一把镐一把锹,在镇外一废弃瓦厂的碎碴里,硬是开垦出个近半亩面积的菜地来,种上白菜、韭菜、辣椒等。就是这块菜地,除了保证一家四季时鲜菜蔬外,岳母还将吃不了的菜卖给厂矿机关食堂,一年中也还有三二千元的收入。去年青天,目不识丁的岳母忽然提出要开一个百货小店。岳父当即反对:“都一把年纪了,还开啥子店!再说要常去外地进货,你能行吗?”最终,脾性倔犟的岳母还是把小店给开了起来。店址旁边是一所学校,岳母便侧重卖些墨水、…  相似文献   

11.
柯桥作为一个闻名全国的轻纺市场所在地,近年来受市场的直接影响,其犯罪活动深具“市场”特色:一是流氓恶势力危害严重;二是毒品犯罪泛滥;三是卖淫嫖娼、赌博等社会丑恶现象蔓延;四是盗窃、抢劫等侵财型犯罪十分突出。针对这种情况,绍兴县公安机关“学枫桥治柯桥”,一是敢于正视问题,真正把柯桥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二是抓住打击这一手,重拳出击;三是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和安全防范管理;四是充分运用市场经济手段,依法规范市场行为,实行有序竞争。从而实现了柯桥治安由乱到治,有效地促进了柯桥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媛 《今日民族》2016,(12):23-25
正天刚蒙蒙亮,家住西双版纳的岩纳就早早起床,开着刚买的面包车赶去县城进货。近几年,他不仅做起了小本生意,家里还重新修盖了房子,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我都没想到,自己居然能贷下款。"岩纳高兴地说,像他一样的傣族人家中,不少人通过"借鸡生蛋",走上了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3.
乐在乡间     
周慧 《今日浙江》2010,(8):55-55
年前被分到江山农村合作银行长台支行塘源口分理处上班。塘源口是一个山区小村,从江山市区到单位每半个小时才一班车,还得经过40多分钟山路颠簸和绕过几十道弯才能到达,来回一趟十分不便。以前一提山区,就会联想到山峦连绵、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生活单调等令人心乱的词语来,但这是工作需要,必须服从调配,于是我怀着对城市的无限眷恋和对山区的忐忑不安去塘源口上班。  相似文献   

14.
汉正街以其市场的繁荣号称“天下第一街”,人民日报曾于1982年8月28日发表专题社论《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经验值得重视》,使汉正街成为商品市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浙江义乌市,原本是一个小县城,因得市场繁荣之势,兴商建市;柯桥,几年前也不过是个小镇,在市场发展的带动下为绍兴县所在地。而今,义乌、柯桥两大市场呈现产销一体化、营销品牌化、贸易国际化的特征,正建设成为国际性(小商品/纺织品)流通中心、展示中心、制造中心、研发中心,直取全球最大的小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经济热土”绍兴柯桥的经济呈现跨越式发展,人员大区域流动频繁。本着平安促进经济发展的信念,绍兴县公安机关在大力推进情报信息主导打防控体系建设的同时,坚持科技强警、加强专业防控、优化资源配置、争取党政支持,使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并呈逐年下降趋势的和谐社会形态。2005年,柯桥刑事发案率同比下降9.7%,其中“两抢”案件下降33.19%,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使得绍兴柯桥变治安“荒漠”为“绿洲”,当地公安机关用实际行动演绎出一幕“柯桥现象”。  相似文献   

16.
无奈的谎言     
由于办公条件的关系,我的办公桌设在交警大队。这使我有机会了解他们工作的甘苦,同时我难免看到他们在工作与人情之间难堪的辗转。我与车管所的小林是好朋友,她经常找到我诉苦:脏不怕,忙不怕,就怕有人找。前天我姨打电话来,说摩托车让交警给扣了;昨天同学又让我给弄个好牌号。我说,你得给他们解释。小林用一声叹息回答了我,我深知这叹息里包含了多少苦衷与委屈。“以法治国”的口号我们毕竟才喊了几年,法被亲情践踏的实例我们随手可得。小林他们就处在这样一个矛盾的漩涡之中,搅着、转着、翻滚着。整箩筐的好话说尽,弄不好还得…  相似文献   

17.
桃园     
胡蝶 《小康》2018,(20)
正"啪"的一声,父母屋里的灯,亮了。不一会儿,外面传来父亲拿扁担的叮当声和箩筐的碰撞声,母亲也在前前后后跑着,准备东西。我听见大门被门栓轻轻挂住,由于铁锈,传出了一声"吱嘎"。我努力睁开眼睛,摸过手机一看:凌晨两点十分。屋里的动静渐渐小了起来,父母在大半夜出去了。院子里静悄悄的,我一个人躺在床上,再也睡不着。我跟着起来,轻轻拿掉门栓,把门拨开一条缝,向四周看看。从家门口可一眼望见我家的地,因为当时太黑,  相似文献   

18.
世界制造业大转移的浪潮拍击着中国的海岸,在杭州湾畔的古越大地掀起了冲天巨浪。记者日前来到绍兴市,处处感受到这里为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而奋力拼搏的热气腾腾的景象。在绍兴县的新县城柯桥,建设“国际纺织品制造中心,国际纺织品贸易中心”的巨幅路牌映入眼帘。在一片围垦海涂规划兴建的“滨海工业区”彩旗飘扬,机声隆隆,前来投资的外商  相似文献   

19.
九月里的一天上午,我来到村里的小卖部买红糖。“对不起,孃孃?焯嵌悸敉炅耍傲教炀吐袅?0个。这两天家家户户都在做纳西月饼。我丈夫已经去进货了,他今天下午就回来。你下午再来买好吗?”小卖部的女主人跟我作了一番解释,“我还得去帮吾耀妈从烤箱里把月饼拿出来。”她边说边打开紧挨小卖部的厨房门,一阵诱人的甜香味从里面飘出来。我跟着女主人进了厨房。吾丽英妈坐在厨房中间的一条凳子上,冲我笑了笑,她旁边放着一个竹篮子,里面放了一摞圆圆的、金黄的饼子。“你在做什么?”我在她旁边的矮凳上坐下。吾丽英妈抬起下巴指指吾耀妈和女主人…  相似文献   

20.
童年时,我跟随爸爸妈妈住在印尼邦加一个偏僻的胡椒园。由于我平时跟爸爸睡,出入又寸步不离,久而久之,爸爸稍走开一步,我都要大哭大嚷:“爸爸!爸爸!”有一次,妈妈“磨刀霍霍”,打趣地对我说磨刀要杀爸爸。我一听“哇”地哭了起来。哪知坐在旁边的爸爸竟笑开了,一把拉我到他的怀里,哄着我说:“傻仔,你妈是给爸爸剃头,剃个靓头,带你去玩!”这样,我才不哭。果然,爸爸剃光了头,就高兴地把我举得高高的,让我坐在他的两个肩膀上,让我的双手攀着他的脑袋。这时,我居高临下,把爸爸刚剃光的头看得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