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粹  张志刚 《工会论坛》2011,17(1):101-10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核心内容,对高校社团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指针,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动力,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道德基础,加强高校社团的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一般是18—25岁的青年,其自我意识正处于成熟、定型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的发展促使学生社团大量产生,实现学生社团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应该坚持四个原则。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一般是18~25岁的青年,其自我意识正处于成熟、定型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的发展促使学生社团大量产生,实现学生社团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应该坚持四个原则。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社团是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近年来,我国的大学生社团有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成才的有效载体。新形势下,大学生社团的基本发展趋向主要表现在:突出专业优势、与特色文化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促进个人成才就业。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社团参与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好地做好高校社团工作,文章以宁波某高校的大学生为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分析大学生参与社团的情况、大学生加入社团和退出社团的原因的基础上,对今后高校社团建设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下,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不仅体现在对大学生个体的关注上,还应关注大学生社团组织的发展。文章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大学生社团归属感的现状、原因,并提出对社团建设的一些相关建议,以促进大学生社团归属感的养成。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社会阶层利用日益丰富的社会资源表达和维护自己的利益,不断推动民间社会的联合和组织化,社团的兴起和发展成为一种必然。作为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大学生社团组织的特点、作用及其发展与建设问题将会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社团工作是高校教育和管理活动的内容之一,长久以来也作为德育工作的组织方式之一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学生社团以兴趣为导向自主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很容易凝聚广大学生,无形中对参与者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等产生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虽然近年来以"9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社团表现出了更加活跃与个性化的特点,但其仍然处在高校各级党团组织的主导下,这就使得新形势下德育工作者仍然能够将学生社团作为德育工作的载体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9.
合群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自然本能,也是人的社会本质的必然要求。大学生合群意识教育就是通过匡正大学生对合群的认识、增强大学生对合群的向往,进而深化大学生的合群意识、提高大学生向善合群的自觉主动性。大学生合群意识教育主要包括协作意识教育、互利意识教、奉献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0.
高校中大学生社团的存在,对未参加社团的大学生来说,不仅作为一种文化环境而发生作用,而且还构成一种具体的参照,在此参照下,他们能更好地判断自己,促进自己;对参加社团的大学生来说,在发展特长、学习知识技术、满足交友需要、锻炼身体等方面,都起到了相当的作用,其价值是突出的。  相似文献   

11.
高校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熟起着引导方向、提升修养、学习规范、指导社会化等多种作用。研究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发挥的作用,有利于培育优秀的校园文化,从而使大学生成为先进文化的载体。  相似文献   

12.
大众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即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如何对大众文化进行管理和引导,去其糟粕,发挥其极积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是我们亟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浅谈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程度较西方发达国家相距甚远。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在进行社会实践时往往集中在暑期,志愿对象往往选择在偏远、经济落后的地区,而忽略了学校周围社区的志愿服务,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建立相应的志愿服务项目。文章从项目建设入手,探索社区志愿服务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当今时代条件下,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与针对性,必须结合当代大学生特点,将工作与大学生社区建设结合起来。学者们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出发,研究分析如何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主要从社区建设氛围、社区建设模式、社区建设方法以及社区建设途径等方面进行探讨。当前学界对此话题的研究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着问题与不足,有待于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15.
从公安院校学员亚规范行为产生的现象入手,通过对某公安院校部分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学员亚规范行为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如何克服学员亚规范行为的具体措施,使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更加科学规范,使学员真正养成作风优良、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警察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6.
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资源,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应坚持唯物辩证的方法,实现思维方式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超越传统文化中偏重感性思维忽视理性思维的思维方式,把培养大学生思维中的科学理性意识作为目标取向;超越传统文化中偏重封闭性思维忽视创新性思维的思维方式,把培养大学生思维中的开拓创新意识作为目标取向;超越传统文化中过分强调等级忽视民主的思维方式,把培养大学生思维中的民主独立意识作为目标取向;超越传统文化中“大一统思维”的方式,把培养大学生思维方式的个性化作为目标取向。  相似文献   

17.
学院图书馆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应该与学院教学改革要求同步,为素质教育做好服务工作。学院图书馆在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恶搞”门类繁多,主要有影视“恶搞”、歌曲“恶搞”、图片“恶搞”、文字“恶搞”、校园地标“恶搞”五大类。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大学生的文化消费心理需求、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及现行教育模式是大学生“恶搞”盛行的原因。善意的“恶搞”可以适当缓解大学生的焦虑情绪,培养创新思维,但是恶意的“恶搞”却会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产生诸多负面影响,所以有必要对过度的“恶搞”施以正确引导,建设健康的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用之不竭的重要资源。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等。中国传统文化中消极、腐朽的思想观念对当代大学生的民主法制观念、权利意识、竞争意识及心理健康等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发挥大众传媒作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构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