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争年代,毛泽东和林彪两人都以擅长兵法谋略而著称,但二人在平津战役中却有两次鲜为人知的分歧。平津战役前,毛泽东主张打太原,而林彪却主张"暂不攻太原,以稳住傅作义";平津战役第二阶段,毛泽东主张"先攻塘沽后攻天津",林彪则根据实情主张"先攻天津后打塘沽"。这两次分歧,毛泽东都从实际情况的战略大局出发,听取了林彪的建议。后来,平津战役的胜利表明,胜利不仅需要战士的英勇奋战,还需要上下沟通,将帅协谋,齐心协力。  相似文献   

2.
王子君 《湘潮》2018,(1):27-31
正天津解放在即,毛泽东点名黄克诚接管天津1948年11月18日,辽沈战役刚刚结束16天,中央军委就决定发起平津战役。11月20日,中共中央指示东北局:"……请黄克诚以尽快速度结束工作,率干部随东北野战军南下,黄并准备担任天津军管会主任兼天津市委书记。"此时,中共冀察热辽分局书  相似文献   

3.
平津战役过去六十多年了,每当回忆起这段历史,我就会由衷地产生对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军事家的敬佩之情,敬佩他们高超的战争指导艺术。重温当时的电报、文献,就能获得更多的启迪和智慧。下面,根据我学习平津战役文电的体会.谈谈中央军委指挥平津战役的高超艺术。  相似文献   

4.
<正>平津战役是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领导下,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华北军区部队百万余人,于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在东起唐山、西至张家口长达500公里的战线上,对华北国民党军队进行的大规模战略决战。这次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52万余人,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平津战役连同辽沈、淮海等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全国胜利的巩固基础。平津战役中产生的"天津方式""北平方式"和随后产生的"绥远方式",成为解决残存国民党军队的基  相似文献   

5.
1948年12月中旬,在平津战役中快速推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石景山地区,也解放了当时北平市唯一能供电的电源——石景山发电厂。北平城内停电停水,市民生活极不方便。在毛泽东的关心和指示下,解放后的石景山发电厂于12月  相似文献   

6.
1964年,国外某军事代表团访华时,要求我军介绍平津战役。中央军委指定国防部副部长、空军司令员刘亚楼负责介绍,因为刘亚楼参与指挥了平津战役的全过程。当时平津前委由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组成,统一指挥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参战部队,同时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刘亚楼为司令部参谋长和天津前线司令部司令员。根据我的回忆和记录,将刘亚楼的谈话整理如下: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指  相似文献   

7.
徐宁 《党史博览》2017,(12):34-38
正天津战役是解放军在战略决战阶段进行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次关键性的大规模的城市攻坚战。它的胜利创造出一个"天津方式"(即使用战争的方法,在短时间内彻底消灭反动派军队,完整地解放大城市),促进北平的和平解放以及整个华北地区的解放。战役于1949年1月14日10时发起,至1月15日15时结束,历时29个小时,全歼国民党守军13万余人。刘亚楼指挥的天津攻坚战创造了在最短的时  相似文献   

8.
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运筹决策并亲自指挥的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的最后一个战役。此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五十二万余人,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地区。平津战役的巨大胜利,不仅在我军历史上,而且在中外战争史上,都是指挥艺术的典范。本文试图通过历史事实对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作一分析和研究,以就教于此役的亲历者和史学界的同志们。一、抓住决战时机,是制定作战方针的根本依据。  相似文献   

9.
平津战役前后的杨成武将军叶运均有勇有谋战张垣就在对归绥开展总攻的前夕,三兵团司令员杨成武接到军委主席毛泽东的指示:“缓攻归绥,撤围归绥,到集宁、丰镇地区集结待命。”11月24日,杨成武又接到毛泽东电令:“率主力于25日出发,六天之内赶到张家口附近。然...  相似文献   

10.
徐畅 《党史博览》2023,(1):55-58
<正>渡江战役,是继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后,解放战争中对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追击的第一场战役,也是人民解放军战争史上规模空前的强渡江河的进攻战役。在香山革命纪念馆“红色电波中的领袖风范——毛泽东同志香山时期发布电报手稿”专题展览中,展示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香山期间运筹帷幄、指挥渡江战役时发出的珍贵电报手稿。这些手稿再现了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香山运筹帷幄、  相似文献   

11.
平津战役是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战,它的伟大胜利,对于推进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加速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灭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回顾平津战役的基本历史,总结其宝贵经验,从而深刻体会以毛泽东代表的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  相似文献   

12.
1961年,英国陆军元帅、二战名将蒙哥马利来华访问,他对毛泽东说:“您指挥的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可与世界上任何伟大的战役相媲美。”毛泽东却出人意料地回答说:“三大战役没有什么,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笔。”四渡赤水战役是中国工农红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范例。  相似文献   

13.
"天塌下来,有罗长子顶着哩!"这是在平津战役进行到最紧张的时刻毛泽东说的话."罗长子"就是指罗瑞卿.其实毛泽东与罗瑞卿的身高相差无几,他这句话更多的是表明他对罗瑞卿的信任.在考虑新中国第一任公安部部长人选时,毛泽东亲点了这名南征北战、几经生死的骁将.罗瑞卿才卸戎装,又穿警服,走马上任,成为新中国第一任公安部部长.  相似文献   

14.
1948年12月上旬,在天津地下党学校工作委员会的一次会议上,学委书记沈尔琳向身为学委委员的我和廉促传达:解放军几十万大军已进关,解放平津唐等大城市和全华北的战役即将展开。为迎接解放,华北局工部决定,把我们这个学委和原由南方局领导的在天津的工厂、医院、机关中工作的党组织以及原由南方局领导的天津的党组织合并起来,成立迎接天津解放行动委员会,统一领导,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天津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平津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继辽沈、淮海战役之后.在华北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决战。这一战役自1948年11月29日发起,至1949年1月31日结束,历时64天。战役中我军对华北之敌实施战略、战役分割包围,分别歼灭新保安、张家口、天津之敌;北平守敌接受和平改编;绥远国民党军举行起义。华北地区基本上获得解放。战役结束不久,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届二中全会,  相似文献   

16.
王悦 《党史纵览》2019,(2):8-10
正2019年1月15日是天津解放70周年纪念日,作为一名从事天津战役史料征集与研究的工作者,笔者有幸采访了一些当年亲历天津解放的参战将士和普通市民,深切感受到天津人民为迎接这座城市新生做出的历史性贡献。智取城防图始末天津战役是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之一——平津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次关键的城市攻坚  相似文献   

17.
《湘潮》2017,(10)
<正>登步岛,隶属舟山群岛,面积为14.5平方公里,现为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登步乡政府所在地。1949年10月,遵照毛泽东的指示,我军第三野战军发起舟山战役,在相继攻克大榭、金塘、六横、桃花等岛屿后,在登步之战中由于登岛部队不足等原因攻岛受挫。此后,毛泽东继续给予第三野战军和舟山战役极大关注,多次发来指示,并与中央其他领导开会讨论沿海局势,最终保证我军取得了舟山战役的胜利。主动撤离的登步之战  相似文献   

18.
正平津战役纪念馆是中共中央决定在天津修建的、全面展现平津战役伟大胜利的专题纪念馆。1995年11月29日工程奠基,1997年7月23日建成开馆。聂荣臻元帅为纪念馆题写馆名。平津战役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华北军区部队百万余人,于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在东起唐山、西至张家口长达500公里  相似文献   

19.
王峰  宋湛 《北京党史》2009,(1):48-50
1948年冬,辽沈战役结束,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于淮海战役推进之际,抓住有利战机,毅然决定发起平津战役.并迅速完成了军事部署。解放北平、天津等地指日可待.接管城市的工作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20.
<正>众所周知,在平津战役中,北平是和平解放的,天津是武装解放的,并因此产生了解放战争中著名的"北平方式"和"天津方式"。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天津解放前夕,中国共产党也曾为和平解放天津尽了最大努力,并同当时的国民党天津市参议会代表进行了单独的和平谈判。一、努力寻求一揽子和平解决平津问题解放前,天津是华北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仅次于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