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向明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宪法若干理论问题的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一书,已经和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本著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阐述了我国宪法的一些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在所研究的一些领域里均有创见。它是作者多年来从事宪法教学和科研的成果。它比较正确地阐述了宪法的起源、概念,一直到宪法的监督和保障,基本上抓住了近年来宪法学界所争论或讨论的重要问题,表明了自己的观点。纵观全书,有这样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2.
《法律与宗教》一书是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伯尔曼教授的著作。这本书不仅简要地讨论了历史上法律与宗教的复杂关系,而且在学理上分析了法律与信仰之间的联系。一些精彩的语句,简洁且深刻,深深地影响了人们对法律的看法,法律信仰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了学者们的重视。本文试图从伯尔曼的《法律与宗教》一书入手,从东西方的史实角度出发探讨法律和宗教的关系,进而从理论上对法律如何信仰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3.
就在全中国的法学专家、律师、法官都纷纷走出国门与外国同行就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进行讨论的时候,却有一群人面临着相对尴尬的处境,这就是中国的宪法学者们。英国学者戴雪的《英宪精义》一书,直到现在仍然是宪法学专业研究生们的必读书目,固然,《英宪精义》是传世经典,但这本1885年出版的宪法学著作在中国一再新版,却不能不让人联想些什么。曾经有宪法学教授在上课时这样对自己的学生说:“中国的宪法学者出去跟别人能交流什么?  相似文献   

4.
专横的正义     
杨为乔 《检察风云》2013,(14):82-83
由安吉娜·J·戴维斯所著的《专横的正义:美国检察官的权力》(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10月版)一书,讲述了美国刑事司法制度中存在的检察官权力缺乏监督制衡,甚至有悖于美国宪法精神的问题。显然,这不是一本出于某种纯粹思想而对现实加以无情鞭挞与质问的著作,也不存在更多的价值评判和道德谴责,相反,在书中不经意间常常体现出作者小心翼翼的宽恕精神和脉脉温情。  相似文献   

5.
<正> Ⅰ钱端升(1900—1990)先生是我的前辈。我与他也无甚交往,仅在个别会议上有幸与他得识,讲过一些寒喧的话。但我在抗战时期上大学读书时就已知道他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学家、法学家;那时我学宪法课用的教材就是由王世杰与他合编的《比较宪法》一书。1949年初我在上海复旦大学法律系开过一门“比较宪法”的选修课,也指定上述《比较宪法》作为教材。1954—1957年间我在北京大学法律系主讲《国家与法的理论》课时,有时也将《比较宪法》作为备课参考材料之一。以后我在撰写《美国政治制度》一书(198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时曾参看该书。在我近年来发表的《比较法研究》(1998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在比较法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这一标题下曾讲过,在民国时期,“在有些大专法律学校中,也开设  相似文献   

6.
与大部分讲述专利法的著作不同,Gregory A. Stobbs的《商业方法专利》(以下简称《方法》)一书的最大特点是简洁明快,通俗易懂。作为律师, Stobbs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作为一本厚达800页的书, 《方法》是一本迄今为止美国国内对商业方法专利这一个微观主题讨论最广泛的著作。如果能把一个小问题高倍放大,真理就更易于现身,这就是西方学术的分析精神。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 ,宪法赋予了国际条约与宪法相等的地位 ,在特殊情况下 ,国际条约甚至高于宪法。对于国际条约在国内法院的适用问题 ,美国的实践做法一般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直接适用 ,二是间接适用。我国宪法没有关于国际条约在国内法和法院适用方面的规定 ,只是在《民事诉讼法》和《民法通则》等有关的具体法律中有零散的规定 ,对国际条约与国内法的关系 ,即国际法在国内法中具有什么样的法律地位没有作出明确的宪法性规定。因此 ,借鉴美国关于WTO协议在法院适用上的规定和做法 ,对于我国入世后 ,法院如何适用WTO协议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权利的成本——为什么自由依赖于税》一书,系美国当代著名政治学和宪法学者史蒂芬·霍尔姆斯(Stephen Holmes)和凯斯·桑斯坦(Cass Sunstein)合著,已由毕竞悦女士精心译成中文,自北京大学出版社自2004年首版以来,数次重印,是一本深受欢迎的学术作品。在这本不厚但颇为耐读的书中,两位  相似文献   

9.
复旦大学法律系李昌道教授编著的《美国宪法史稿》一书,最近已由法律出版社出版了。这是国内第一本系统地研究美国宪法及其历史的专著。《美国宪法史稿》共330页,约25万字,全书分为12章。前3章分析了殖民地时期的政治体制,建国初期颁发的独立宣言,1781年邦联条例,这是美国宪法的“来龙”。4、5两章  相似文献   

10.
李琛 《电子知识产权》2005,(6):58-58,64
纪晓岚编了《四库全书》之后,便不想写东西了,因为他发现前人把一切都道尽了。有时抽空读读古人的书,确实会由衷地生出“太阳底下无新事”之感。J.D.贝尔纳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他写过一本科学学著作——《科学的社会功能》,这本写于1938年的书所表达的对知识产权制度的看法,与现代学者所谓的最新反思,竟然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1.
程鹏 《中外法学》1990,(6):23-26,80
<正> 一、清代译介国际法的概况 1839年(道光19年),林则徐主持翻译了瑞士国际法学者瓦泰尔(Emmerich De Vattel,1714—1767)的名著《国际法,或适用于各国和各主权者的行为与事务的自然法原则》一书中的若干章节。这是我国首次引进的西方国际法著作。此后,译介西方国际法著作逐渐增多。1864年(同治3年)美国传教士丁韪良(W.A.P.Martin)把美国学者惠顿(Henry wheato)n,1785—1848)著的《国际法原理》(Elements of International Law,1836年)一书译成中文,经总  相似文献   

12.
现代一些资产阶级宪法学者比较重视宪法的分类研究,把宪法分类科学化、系统化,试图给以理论上的说明,使之成为宪法学中一个专门学科,这就是宪法类型学。著名的学者有联邦德国的卡尔·洛文施泰因,英国的莱斯利·沃尔夫·菲利普斯、肯尼思·C·惠尔,荷兰的亨克·范·马尔赛文和格尔·范·德·唐。他们合著的《成文宪法的比较研究》一书第九章专门探讨了这个问题。现根据这本书和其他材料,把资产阶级的宪法类型学作一简介。资产阶级学者认为,宪法类型学是把宪法系统  相似文献   

13.
美国圣路易华盛顿大学法学院教授威廉·C·琼斯于去年底给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寄来一封信,并附来一篇文章。文中对上海辞书出版社于1980年6月出版的《法学词典》作了评述。现摘译如下: 中国的这本《法学词典》,就我所知,是“文化大革命”以来所出版的第一本最有特殊意义的法学书籍,也是解放后少数重要法律著作之一。因此,这是我们极为难得的一个机会,可以对当前中国人打算建立他们心目中的法制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概念。从《词典》的内容和结构来看,它对法律所表达的很多观点是十分明确的。  相似文献   

14.
妈妈是一本书。书的每一页都记录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也记录了妈妈的过失与不足。这本书,伴随着孩子一天天成长。孩子的一生都在读着这本书,妈妈也在不知不觉中用自己的心灵和行动书写着这本无字的书。那么,本文所记述的这位妈妈又是如何书写她的这本书呢?请看:  相似文献   

15.
韩大元 《法学家》2000,(4):128-封三
由刘向文、宋雅芳两同志撰写的专著《俄罗斯联邦宪政制度》一书已由法律出版社出版。这是迄今为止国内法学界第一部对俄罗斯联邦宪政制度结构与运转过程进行系统论述,综合分析的著作。 宪法学知识体系一般由本国宪法、外国宪法、比较宪法三部分组成。对外国宪法的研究有助于人们认识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各种宪法制度,同时为宪法学进入比较和综合研究领...  相似文献   

16.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白绿铉著《美国民事诉讼法》一书,于1998年10月底由经济日报出版社再版发行。该书第1版是1996年7月由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出版后,受到众多读者的欢迎。《美国民事诉讼法》不应视为只是一本介绍美国民事讼讼法律制度的书,而应特别看到它对我国民事审判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因为作者是在多年系统地比较研究西方各主要市场经济国家的民事诉讼法律制度及其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写作本书的。它是一本揭示反映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的现代民事诉讼普遍规律的理论著作。显然,这对我国民事诉讼适应市场经济的改革具有极大的现实意…  相似文献   

17.
(一)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主要著作。马克思写道:“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本论》第1卷,第8页)又说:“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同上,第11页)因此应该说,《资本论》首先是一部政治经济学的伟大著作。但是我们必须看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研究的问题决不仅仅如此,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它还是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政治学著作、文学著作、历史学著作,以至我们可以这样地说,它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百科全书式的伟大著作。一百多年  相似文献   

18.
<正> 威廉姆.韦德勋爵所著《行政法》已经出了第七版。这本关于英国行政法的权威著作仍是研习英国行政法学的参考书,这对美国行政法学者来说尤其如此。利用这个机会,我再一次想唤起大洋此岸的人们对这一新版本的注意,并想简要地概括一下韦德所强调的最近英国行政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 迄今为止,研究英国宪法的法学专著已经不少。但不论从何种标准去评判鉴别,戴雪的代表作《英宪之法的研究导论》(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the Law of the Co-nstitution)总会被列入最有权威的书目之中。这部著作正如其中译版《英宪精义》所反映的那样,既阐述了英国宪法的理论,也表达了戴雪深邃的法律思想和政治信念。虽然戴雪和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早已消逝,但是他的影响却从未中断。《英宪精义》一直保持着它的旺盛的生命力,深深地影响着后人尤其是治宪法的学者。  相似文献   

20.
目次一、引言二、为什么欧洲不采用美国的宪法司法制度?三、欧洲模式如何区别于美国模式四、两种模式的共同要素五、结论一、引言约翰.亨利.梅利曼(John Henry Merryman)在其经典著作《大陆法系传统》(The Civil Law Tradition)①中揭示了大陆法系国家如何建立一套不同于美国的宪法司法系统。因此,在这本纪念梅利曼教授的文集中重新审视美国宪法司法模式和欧洲宪法司法模式间的区别便显得十分适当②。我将着重介绍欧洲模式,因为美国模式已广为人知,无须赘言。然而,如若拿之与不同的系统相比较,则可能揭示一些从未认知的方面,至少可以提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