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适是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精神领袖,五四时期他就投身于日益兴起的自由主义运动,并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由于当时社会环境的无序、其理论自身的缺陷等,使其自由主义思想在实践中陷入困境,就注定了他所从事的自由主义的事业必然走向失败。随着时间的推移,胡适的自由主义思想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更加凸显。  相似文献   

2.
以赛亚·伯林自由主义宪政思想批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伯林试图解答的主要政治难题为“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这两种自由概念;伯林强调了在现代社会里首先应当维护消极自由的理由以及无节制消极自由也会导致不良后果的现实,伯林还论证了人类价值多样性和冲突必然性;伯林自由主义宪政思想的遗产在于提出,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宪政文明,宪政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根据具体社会历史条件变迁不断修订和完善现有基本社会制度,基本制度设置的核心理论依据或指导思想将完成从一元论到多元论的转向,基本制度设置的重心将完成从维护制度利益或公共权力到维护公民利益或个人权利的转向,从而为后人探索进一步完善社会基本制度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3.
宪政是一种通过制定宪法划分政府和个人行为的界域,以实现保障人权为终极价值的制度。胡适、罗隆基、张君劢、萧公权等民国时期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是中国宪政思想史上的积极倡导者,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和历史资源。他们对与宪政建设紧密相关的人权、法治、公民素质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考察并反思民国时期的宪政思想为当前的宪政建设仍具有一定启示或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的宪政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它涉及了强调依宪办事,维护宪法权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制约权力,构建中国特色的权力制约机制;以及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方面的内涵。它明确了当代中国宪政建设的模式,阐明了当代中国宪政建设的核心问题,指明了当代中国宪政建设的道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李大钊宪政思想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李大钊同志诞辰120年之际,学习和研究李大钊同志的宪政思想对共和国的发展仍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学术界对李大钊同志宪政思想的研究成果已经很多,但在他对马克思主义宪政学说的影响,以及他是马克思主义立宪思想的奠基者方面的文章较少。文章以李大钊同志的宪政思想为视角,从1907—1913李大钊在校期间的宪政思想到李大钊对新民主主义法治学说的贡献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介绍,以期继承烈士的遗志,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6.
严复因其特殊的个人经历及知识结构,提出较为系统的宪政思想。同时,严复又认为中国国民素质尚未达到实行宪政的要求,主张缓行宪政,并将实现宪政之希望寄托于“权威”政治,其宪政理想最终在现实面前破灭。  相似文献   

7.
浅析陈独秀民主宪政思想之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独秀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和中国共产党的一位主要创始人。他的民主宪政思想十分丰富,且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这些演变大致可分三个阶段:早期的惟民主义的宪政思想,中年的社会主义的宪政思想,晚年的“大众民主”的宪政思想。他的民主宪政思想在近代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并且影响了以后中国宪政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8.
梁启超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获得了基本养料,既而受到康有为的启蒙,并在流亡日本期间接受大量西方政治法律思想的熏陶,从而形成自身独特的宪政观。梁启超对中国宪政制度模式的设计,历经从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再回归君主立宪,走向开明专制,最后拥护共和这样一个过程,体现了他对近代中国宪政道路的理性思考。梁启超宪政思想的精髓,为当下中国宪政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宝贵启示。  相似文献   

9.
新自由主义对我国大学生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国内学者对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进行影响的原因和造成的消极后果进行了研究。围绕新自由主义对大学生影响的国际、国内原因、新自由主义对大学生发生影响的作用机制以及新自由主义对大学生政治信仰、价值观、行为的消极影响,理论界、学术界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0.
以宪法为核心不断发展完善的宪政是美国所作出的最成功的制度创新,是其一切发展的制度基础。要探询美国宪政成功的奥秘,必须首先分析美国党政的思想基础。总的来说,美国宪法产生的重要思想基础可以归纳为新教思想、法治思想、人民主权思想和分权政府等几大方面。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独特的美国宪政模式。  相似文献   

11.
民主科学、自由主义、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四者紧密相连构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流话语。引用胡适在文章中曾说的那样":自由主义有许多种",那么在对于"自由主义"和"胡适的自由主义"的研究中,我们是否循着一条真实的道路在前进呢?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在探索和追  相似文献   

12.
贡斯当作为近代自由主义的奠基者之一,其政治思想在二战以后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探讨贡斯当的宪政自由主义思想,包括其宪政自由主义思想的主要内涵———个人自由和宪政体制,并简要探讨他的宪政自由主义思想能否回答他自己所提出的问题———通过制度建设把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宪政文化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中心主义和"富强为体、宪政为用"的实用理性主义使近代中国的宪政建设多了几分曲折与坎坷。宪政的先声———自由主义的有效性在进入中国之初就潜伏着问题,这些问题消解了它的真正内涵,导致了一种文化上的误读。中国只有传统文化与宪政文化有机结合,才能结出幸福之果。  相似文献   

14.
宪政思想传入中国已有将近一百年的时间,但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未能完全领会宪政思想的精髓,中国实现宪政的道路还十分漫长。文章将从法理的角度出发,从宪政的内涵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分析宪政思想的发展在中国受到阻碍的原因,探索实现宪政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胡适关于民主宪政的系列时评构成了《独立评论》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胡适批评国民党名不副实的“训政”,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阐释宪政在中国实行的重要性、可行性和阶段性,对反对宪政的观点进行了商榷和反驳。与《新月》时期相比,胡适批评的对象有所调整,批评的锋芒有所缓和,但他反专制的精神没变,爱国立场和独立人格依旧,他始终把实行民主政治确定为刊物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6.
宪政是一种以宪法为依据的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的宪政制度不仅受当时当地经济基础的影响,而且与其所有制、经济体制、民主制度等因素息息相关。童之伟的宪政理论研究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揭示了所有制、经济体制、民主制度与宪政制度的内在逻辑关系。他的创新思维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他的宪政思想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迪,为我们研究民主宪政问题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学界对李大钊的宪政思想不乏关注,而对其宪政思想中的调和观念却从未有人论述.李大钊认为制宪时必须遵循“调和”与“抵抗”二律,这样才能形成保障国民的人权与自由、具有民主精神、具有包容性、稳定性和权威性的宪法.李大钊的宪政调和思想充满智慧,具有唯物辩证法的高度,对和谐社会的宪法修正、宪法实施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和方法上的指导,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政治法律思想史中,社会契约理论源远流长。自伊壁鸠鲁开始,从格劳修斯到霍布斯,从洛克到卢梭,再到康德,他们以自然状态、自然权利、自然法为逻辑起点,演绎出天赋人权、人民主权、分权制衡、宪法至上等理论。这些理论提倡主权在民,在公法领域还探寻了宪政问题,进而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创立宪政制度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对这些理论的深度发掘及有鉴别地吸收运用必将有助于促进我国的宪政建设。  相似文献   

19.
五四宪法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这部宪法从酝酿起血,集中体现了毛泽东的宪政思想.本文试图从回顾五四宪法的诞生历程入手,窥一斑见全貌,客观地剖析毛泽东的宪政思想,揭示其指导下的立宪价值.  相似文献   

20.
民主宪政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尽管宪政的文化基础具有共同的文化基因,但各国宪政模式的选择与确立无不建基于各国的本土文化传统之上。因此,不同的各国本土文化传统影响着不同宪政模式的选择,造就了今天比较典型的三种宪政模式:英国的议会主导宪政模式、美国的司法主导宪政模式、法国的行政主导宪政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