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临案法医鉴定过程中,由于诊断水平的不同,对轻、重伤标准的理解以及鉴定时机把握的差异,鉴定思路的正误等诸多因素,往往会导致同一损伤而出现不同的鉴定结论。这势必造成鉴定部门相互之间扯皮,当事人反复缠诉,给审判工作带来许多不应有的压力。笔者从本地区近几年来各类案件鉴定情况统计分析,差异率约在4%左右。  相似文献   

2.
在法医学鉴定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个伤者身上同时有多处损伤或者多种损伤,这时的鉴定就不能仅采取简单相加的办法,而应根据各有关标准规定的原则,区别不同情况,采用累积法进行鉴定。1在损伤程度鉴定中的应用由于各处损伤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我国的有关人体损伤鉴定标准对各部位创伤制定了不同的标准。例如头部、面部、颈部、躯干和肢体的软组织创伤就制定了不同的标准,同样长度的创伤,在不同的部位就可能构成不同等级的损伤。而在实践中又常常见到有的受伤者身上不同部位有多处损伤,有的甚至是不同性质的损伤(指钝器…  相似文献   

3.
在临案法医鉴定过程中 ,由于诊断水平的不同 ,对轻、重伤标准的理解以及鉴定时机把握的差异 ,鉴定思路的正误等诸多因素 ,往往会导致同一损伤而出现不同的鉴定结论。这势必造成鉴定部门相互之间扯皮 ,当事人反复缠诉 ,给审判工作带来许多不应有的压力。笔者从本地区近几年来各类案件鉴定情况统计分析 ,差异率约在 4%左右。一般资料经总结统计 1995年以来复核各类案件共 10 2 2件 ,维持原鉴定结论 974件 ,改变结论 48件 ,其中轻伤改重伤 4件 ,轻微伤改轻伤 8件 ,重伤改轻伤 8件 ,轻伤改为轻微伤10件 ,改变伤残等级鉴定结论 18件 ,见表 1。表 …  相似文献   

4.
人体损伤程度的鉴定结论是伤害案件中的重要证据,其鉴定结论的正确与否,往往涉及到行为人罪与非罪,或罪轻罪重问题,一旦鉴定失误就会造成错案,为了把好伤害案中人体损伤程度鉴定质量关,法医鉴定人在鉴定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眶壁骨折法医学鉴定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部损伤容易造成眶壁骨折,在进行法医学鉴定时,仅就眼部的损伤及视力进行检验,常常会出现漏诊。本文作者检验了16例眶壁骨折的伤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张桂华 《证据科学》2004,11(2):136-138
在法医鉴定和审判实践中经常遇到被鉴定人诈伤,他们或故意夸大伤情,将本不是他人所为的损伤说成是他人所为,或采取不就医而加重病情,或请人作伪证、写假病历来编造较重的伤情,或者采取各种化学的、物理的方法加重伤情,甚至造成新的更大的创伤,来达到获取赔偿或惩治对方的目的,有的还真的如愿以偿。诈伤没有被发现,甚至造成案件实体处理错误,最容易引起人们对法医工作的置疑,为此,笔者对诈伤致错误鉴定案件做些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在相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矛盾和纠纷,这些纠纷常会发生肢体上的冲突,造成人体损伤。在民事纠纷引发的伤害案件中,需要对人体损伤进行认定,从而帮助案件的公正解决。法医损伤鉴定是伤害案件损伤程度的重要判断标准,比临床医学资料更具有严谨性,本文从法医损伤鉴定角度对临床医学资料的缺陷进行探讨,以寻求有效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万佳  王代鑫  谢丹  洪仕君 《法医学杂志》2021,(1):103-106,110
在暴力性损伤过程中,异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并滞留机体内部.存留体内的异物因其物理、化学属性及存留部位不同,可对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轻者对机体无显著影响,重者可致严重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在司法鉴定实践中,鉴定人应该提高体内异物存留的认识,全面分析异物存留对机体的损害并作出科学、客观的鉴定意见.  相似文献   

9.
眼外伤分度及其法医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行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和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标准中都有许多涉及眼损伤分度的问题。但由于标准本身缺乏相应的评定细则,给鉴定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同样的损伤可能因鉴定人对标准的理解和掌握存在分歧而导致同一损伤会出现不同的鉴定结果。本文借鉴临床医学分度原则,对眼外伤损伤程度和伤残鉴定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适用原则,旨在使鉴定工作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
张荣明  徐洪新 《证据科学》2000,7(4):178-179
在人身损害的案件中,由于损伤与疾病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存在,且造成机体结构破坏及功能障碍、死亡等现存后果,损伤或者损伤所致的继发症、并发症在现存后果的因果关系的评定中所起作用的相对比例,就是损伤参与度。换句话说,就是损伤与后果究竟有多大关系。近年来,损伤参与度被法医界同仁广泛研究,并在法医学鉴定中所应用,对法医学鉴定和司法工作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对损伤参与度的评定尚属尝试阶段,无统一标准可循,不同的鉴定人在评定损伤参与度时常用不同的做法而引起争议。笔者试结合实际鉴定工作,谈一谈损伤参与度在评定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供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11.
眶壁爆裂性骨折法医学鉴定相关问题探讨(附21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眶壁爆裂性骨折在眼损伤鉴定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有关其法医学鉴定相关的问题,在法医临床学方面少见分析报告。本文对21例眶部爆裂性骨折案例进行统计分析,对其致伤方式,眼部X光片与头颅CT及眶部CT片比较,眶壁骨折伴有眼球结构的损伤情况,眶壁骨折部位及复视情况,鼻眼相关损伤等问题分别进行了统计分析;进一步阐述了眶壁爆裂性骨折是一种人体保护机制的理由;提出了眶部爆裂性骨折早期易于漏诊、眶部X光片显示率低易造成眼损伤鉴定失误的临床特征,以及鼻眼相关损伤的问题。同时,提出了作者就此类损伤法医学鉴定的一些建议,以资法医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是法医临床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我国的法医临床学而言,其内容是该学科的骨架和脊梁。目前,我国法医学领域对此理论研究较滞后,指导思想和鉴定原则没有统一确立,造成鉴定实践中一定程度上的混乱。本文试图从鉴定标准的角度论述损伤程度鉴定的原则,同时兼与伤残程度评定进行比较。1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人体损伤程度存在社会学、医学和法律上不同的理解和界定。社会日常生活中基于一般的常识,人们通常有损伤重、损伤轻之分。医学主要依据生命体征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等,而且各系统有不同的划分标准,为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鉴于刑事诉讼对被告人权利侵犯的严重程度,其证明标准为“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是,鉴定意见只是鉴定人对专门问题的盖然性判断,且不同种类鉴定其证明力会出现不同,甚至会由于各方面原因导致鉴定人做出错误的意见,从而影响其证明力。这些影响证明力的因素主要包括:司法人员和诉讼参与人对鉴定意见的错误认识、鉴定制度的缺陷、审查的缺陷以及庭审制度的不完善。为充分发挥鉴定意见在刑诉中的作用,正确认定专门性问题.应当从上述方面入手,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4.
刘于跃  朱守超 《法医学杂志》2006,22(2):147-147,149
鼻部突出于面部的中央,极易受到侵害造成损伤导致鼻骨骨折。同时,鼻部周围骨损伤也较为常见,有时易与鼻骨骨折混淆。根据人体损伤程度的鉴定标准,两种损伤在伤情程度鉴定时有较大不同,诊断错误可能导致鉴定结论的错误,有必要加以特别的关注。本文结合我室2001年至2004年检验鉴定的116件案例进行统计探讨,旨在通过探讨鼻骨及其周围骨折的损伤机制、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及检验鉴定工作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为临床法医学鉴定提供帮助和支持。1鼻骨及其周围骨折的临床特点鼻部外形由两侧鼻骨、鼻中隔及结缔组织组成,鼻骨、上颌骨额突、额骨鼻部…  相似文献   

15.
笔者多年从事法医临床鉴定工作,现就损伤分析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与同行探讨。1损伤形态与鉴定在法医临床鉴定中常见的损伤形态是皮肤的创口形态和骨骼骨折的形态。1.1皮肤创口形态创是致伤物或外力作用于皮肤组织造成皮肤及以下组织解剖学结构完整性破坏的结果,其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正笔者多年从事法医临床鉴定工作,现就损伤分析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与同行探讨。1损伤形态与鉴定在法医临床鉴定中常见的损伤形态是皮肤的创口形态和骨骼骨折的形态。1.1皮肤创口形态创是致伤物或外力作用于皮肤组织造成皮肤及以下组织解剖学结构完整性破坏的结果,其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7.
拜荣静  王大进 《证据科学》2006,13(4):300-302
损伤后并发症及后遗症的损伤程度法医学鉴定在司法实践中经常会碰到,但目前《标准》中的条款仅是原则性的规定,并不具体,本文试提出此类法医学鉴定的基本方案,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58例实际案例,报道了B超在法医临床学鉴定中的应用及其价值,着重介绍了B超在泌尿生殖器损伤(包括男子性功能鉴定)、肝胆脾损伤、甲状腺损伤、子宫损伤、体内外伤疤痕的位置及走向等几种特殊案件中的应用,证实B超检测不仅能对损伤的部位、性质和程度等形态学方面加以确定,而且经与多谱勒检测相结合、还能对某些脏器的功能状态加以推测和判断.其对于法医临床学鉴定的客观性及正确性能起到极大的辅助作用,甚至有决定性的作用,亦有利于案件的正确定性和量刑.  相似文献   

19.
李守斌 《证据科学》2007,14(3):I0001-I0002
《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人体轻微伤鉴定标准》、《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规定不同程度的牙齿损伤所应认定的损伤程度,其前提条件应是正常牙齿。而行根管治疗后牙齿的不同结局.成为此类案件鉴定的关键。作者结合具体检案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0.
从科学角度来看,在刑事诉讼的司法鉴定中,正确鉴定结论只有一个。同一事项出现了不同的鉴定结论只能说明鉴定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发生了偏差。现有的鉴定和诉讼体制,造成只有通过重新鉴定,才是纠正错误鉴定结论、获得正确鉴定结论的唯一选择和途径。而同一事项反复鉴定,在诸多。方面也产生大家有目共睹的负面影响,严重影响和制约着诉讼活动正常开展和案件判决后的诉讼效果、社会效果。所以必须对同一事项的鉴定次数进行限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