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葛兰西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在说明“实践一元论”的过程中提出了“绝对历史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他的“绝对历史主义”思想过分强调人的主体性,把自然仅仅看作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忽视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是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一种再现。因此,重新认识葛兰西的”绝对历史主义”,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之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资本主义先进地区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产物。匈牙利共产党人卢卡奇、德国共产党人科尔施和意大利共产党人葛兰西,一般被认为是这个学派的创始人。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以及葛兰西的《狱中笔记》被认为是这股思潮的理论基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发  相似文献   

3.
刘莘 《探索》2007,(2):143-147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是在西欧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贯穿着葛兰西对东方与西方、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文化战略与政治战略及其关系的深刻思考,构成了葛兰西总体性革命战略的核心内容。在20世纪后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和西方左翼的文化主义转向中,“文化领导权”这个源自葛兰西的话题偏离了葛兰西的本意,它把话语等同于实践,对葛兰西思想进行文化主义的诠释。从这个角度看,历史地、客观地理解葛兰西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而且是法治经济郭道晖最近指出,现在有的学者认为“市场经济的本质是自由经济而不是法制经济”。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但这里所说的“自由”是相对于政府的经济垄断而言,而不是绝对的自由,市场经济需要法律来保持。因此,自由经济与法制经济并不...  相似文献   

5.
意大利中小企业的“集体效率”希腊学者乔治·佩特拉科斯在美国《东欧经济学》双月刊1996年3-4月号上发表研究报告《小企业的发展与区域政策:比较分析及对中东欧国家的意义》,其中用不少篇幅介绍了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发展中小企业的成功经验。作者认为,意大利中...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侵权法的“归责原则”有三种定义:有的学者认为它是规定侵权的构成要件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律制度;有的学者认为它是侵权法所规定的指导思想;有的学者认为它是在侵权的各个构成要件中发挥评价作用的要件。上述第一种定义是妥当的,后两种定义不完全科学。全国人大法工委民法室所称的“归责原则”其实是在追随第一种学说。《侵权责任法》规定了四类“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各国反腐倡廉运动的深入开展,“腐败”一词越来越频繁地见诸各国报端。然而,或许人们还不知道,促使全球掀起这场反腐倡廉浪潮的发源地,竟是曾被舆论称为“道义之都”的意大利北部工业重镇———米兰。10年前,由米兰检察院检察官安东尼奥·迪彼得罗等人发起的肃贪反腐的“净手运动”,揭开了意大利权钱交易的神秘面纱,给意大利政治、社会等各方面带来了历史性变革。一石击起千层浪意大利并不是最早产生腐败的温床,但却是第一个对体制弊端进行反思的国家。“净手运动”发端于1992年2月17日。这一天,米兰一家养老…  相似文献   

8.
1953年开始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是我国当时五亿农民由个体经济、社会主义萌芽的互助组到半社会主义初级社,最后转变到全社会主义的高级社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对于这个农业社会主义的转变问题,从合作化运动开始至今,一直在争论。毛泽东认为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发展是健康的,正常的。但有的同志则认为,是“过快了,过急了”,是急于求成的“左”倾经济路线的尝试。具体地说:有的同志认为,1953年过渡时期总线的提出,在1952年土地改革刚结束就开始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就是急躁冒进的表  相似文献   

9.
朱岩 《求贤》2010,(10):1-1
时下,富有鲜明个性的干部越来越多地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引发社会的关注和热议。有的认为他们“有魅力”;也有的认为他们爱“出风头”、“不合群”,甚至是“另类”;还有的觉得他们做领导不大好应付、做同事不大好相处、做下属不大好管理,等等。诸如此类的不同看法。使不少个性鲜明的优秀干部出现了“下面赞扬声、中间争议声、上面不吱声”的现象,而有的则被敬而远之、冷而藏之、抑而弃之,淡出人们的视线。  相似文献   

10.
一近几年关于五四运动史研究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作用提出新的评价。如有的论者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由于全面否定传统文化,造成了中国文化的断层;有的更把五四新文化运动说成是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极左思想的源头。这类评价所着眼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出现过的形式主义的缺点,而最早对此提出批评,并把它同中共党内“左”的思想相联系的是毛泽东。 1942年毛泽东在《党八股》中说:“五四运动时期,一班新人物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教条,提倡科学和民主,这些都是对的。……但是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这种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方法,就影响了后来这个运动的发展。”所谓“影  相似文献   

11.
奉献与索取     
人的价值,确切地说人的生命价值何在?这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课题。有的人认为:人生在世,离不开“吃穿”二字;有的人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扬名谋利,所谓“雁过留声,人死留名”,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如此等等;还有人认为,人生如梦,万事皆空,因而今朝有酒今朝醉,得行乐时且行乐;但却也有的人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好”。雷锋就具备了这样的人生观。现在虽然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与雷锋生活的年代有所不同,但根本的东西并没有改变,我们提倡的仍然是共产主义理想与道德。…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在中国经历了一个“提出宣传、隐匿消失、再提出大宣传”的历史命运,熟悉这一段中共党史的研究者已经撰长文给予了客观的考察,但是有的研究者并未注意到历史主义逻辑,仍就毛泽东本人将“中国化”改为“具体化”的字面意义立论,认为“具体化”就等于“中国化”.本文吸收他们的研究成果,再予以补充说明.  相似文献   

13.
1989年 ,一场举世瞩目的剧变 ,使东欧国家的原政权相继倒台。当时 ,东欧不少人对剧变后的前景期望值很高 ,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有的西方学者甚至欢呼 :这是“历史的终结” ,从此东方和西方将是“一个模样”。也有学者冷静地认为 ,在东欧“所发生的这些事件正逐渐展开 ,其前景尚难预料”。10年来发生的事实证明 ,东欧在其体制转型的过程中 ,确实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 ,甚至失败。富人富得流油穷人一贫如洗东欧剧变10年来的情况并不像西方国家人士想象的那样 ,这里不但没有出现令人鼓舞的“习惯性自由” ,而是前景堪忧 ,特别…  相似文献   

14.
在葛兰西那里,无产阶级政党是一个“有机党”,其“有机性”源于运动作为历史现实呈现出来的有机方式.不仅无产阶级政党的文化领导权是在持续的舆论“运动”或舆论趋势中确立的,包括政治心理、政党意识形态、政党行为作风、政党规范等在内的无产阶级政党文化建设也处于“运动的平衡”中.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在不断建构并维持自身同其他从属阶级、群众之间利益关系的“动态平衡”中,实现包括无产阶级政党文化建设在内的有机党的自身建设.葛兰西的上述思想,不仅在理论上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在实践中对于我们的政党文化建设也不乏启迪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13,(18):124-124
意大利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数据显示,意大利贫困人口攀升至956.3万,占全国总人口的15.8%。其中绝对贫困人口约481.4万,每12.5个意大利人中就有1人处于绝对贫困状态中。据统计,2012年意大利绝对贫困人口比例由2011年的5.7%上升至8%,  相似文献   

16.
潘西华 《新视野》2017,(4):39-43
作为意大利共产党的领袖和创始人,安东尼奥·葛兰西在探索意大利社会主义道路、反法西斯斗争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自1937年4月27日葛兰西离世以来,国内外学者先后就葛兰西思想展开研究。国内研究呈现阶段性特征,且争议不断。国外研究起步较早,形式较广,研究较深入。回顾国内外葛兰西思想研究历程,不难发现"总体性"研究方法的缺乏与国际共运研究视角的缺失。这正是今后葛兰西思想研究需要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新历史主义是本世纪七十年代在英美文化界和文学界逐渐形成,八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的文化诗学流派,是一种不同于旧历史主义和形式主义批评的“新”的文学批评方法。旧历史主义是研究历史(包括文化史、文学史和思想史)的历史哲学方法,其基本内涵是强调历史的总体性发展观,坚持任何对社会生活的深刻理解必须建立在关于人类历史的深思熟虑之上。然而,在本世纪初,这种“总体发展”的历史观遭到形式主义的攻击,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和法国结构主义认为旧历史主义诗学只重视文学的外部规律,即只注重文学与社会环境、文学与政…  相似文献   

18.
《天津支部生活》2006,(7):55-55
有的同志认为,共产党是执政党,入党以后能够得到好工作、好岗住,干得好还可以晋升。总之,能够得到一些“实惠”和“好处”。于是乎,“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怀着这样的动机申请加入共产党,是与我党的性质和宗旨相违背的,是绝对错误的入党动机。  相似文献   

19.
1997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中国现代史学会与西南师范大学等单位在重庆联合发起召开了“20世纪中国社会史及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近百位与会者围绕“20世纪中国社会史及社会变迁”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社会史研究的基本内容及其与中国现代史的关系有的学者认为,社会史是从社会学的视角来观察历史社会的一门专门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社会基本构成与社会运行两大部分。有的学者则将之分为7个方面,即社会环境与生活条件、社会构成、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社会意识、社会问题、社会变迁。还有的学者强调,…  相似文献   

20.
纵观1993年;全球许多国家掀起了以惩治贪污贿赂为主要内容的反腐败浪潮.正如一家外报所指出的:“今天.腐败变成了各种政治制度国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有的舆论认为,腐败已成为冷战结束后的最大的政治问题.据联合国反贪组织公布的资料,1993年以来,全世界至少有96个国家相继展开了规模不等的反腐败行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1993年将作为国际反腐年而被载入史册.观察家认为,其中对世界震动最大的当首推意大利.在意大利开展的这场名为“廉洁行动”的反腐败斗争范围之广,牵涉的人数之多,影响之大.不仅在意大利共和国历史上.就是在本世纪世界各国的历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西方新闻媒介因此称之为“世纪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