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知行为疗法在具体运用中存在治疗风格上的差异。对心理学取向的认知行为疗法进行适当调整,在整合合理情绪治疗和认知治疗风格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理念,能够纠正认知行为治疗的操纵倾向。通过对大学生焦虑症个案辅导的研究,发现调整后的认知行为治疗模式能够有效减轻案主的焦虑体验、纠正其认知偏差,进而改善其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在此基础上可归纳出调整后的认知行为疗法在个案辅导中应用的原则及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服刑人员心理矫治是监狱改造的重点,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关注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治工作,有了相关的研究。但是,大多数研究都集中于探讨影响服刑人员心理矫治的外部因素,从服刑人员心理矫治方法本身入手的研究不足。认知行为主义假设服刑人员的错误认知模式是其做出犯罪行为的直接驱动。因此,认知行为疗法通过帮助服刑人员识别错误思维,进而改变其错误认知,以达到改善服刑人员人格、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认知行为疗法中的认知疗法和理性情绪疗法在服刑人员心理矫治中的具体应用,以期能够改变服刑人员自身存在的错误认知、提高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降低服刑人员的重新犯罪率。  相似文献   

3.
科学思维方法辅导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应有之意。辩证思维辅导组与认知矫正组的对比研究表明,目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只注重具体的认知矫正和行为训练,对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重视不够。本实验通过对比研究证实了辩证思维辅导在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中的重要作用,进而说明培养辩证的思维方法是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中存在着适应不良、人际关系障碍、性情焦虑、经济忧虑、认知失调、耐挫折能力弱等心理问题.应通过开设心理学课程、加强心理咨询专题讲座、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等途径,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构建和改善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最有效途径,它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情感上的支持、认知性支持和人际交往支持等。将讲授式团体心理辅导和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结合进行教学,更能充分发挥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能起到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就应该努力强化大学生应对社会压力的心理弹性。端正大学生的情感定向、规范大学生的情绪发生的标准、提高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是治理大学生的心理疾病,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网络化教育是一个系统化教育工程。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观念。网络技术的普及,网络信息的传递,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认知,网络信息中不健康的东西,严重地腐蚀着大学生的心理成长。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实际需要。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网络化教育,关键是要在网上为大学生提供切合实际的、使他们喜闻乐见并易于接受的、丰富健康的心理学知识;在网上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是对课堂教育的丰富和补充,通过网上普及心理健康教育,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逐步普及走向完善。  相似文献   

8.
刚入校的大学生常会受到来自环境、学习、人际交往、情感和前途等问题的困扰,这主要与大学生自我意识不健全、认知偏差、能力欠缺、期望值过高和人格缺陷等心理因素有关,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可采取调整学生认知、改善心理咨询工作、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心理与能力训练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的重要保证。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是:学业问题、情绪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精神问题、自我认知问题等。通过对大学生在不同阶段所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达到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0.
对大学生犯罪心理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呈上升趋势,且恶性程度越来越高。这主要是由于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和社会认知存在着偏差,强烈的自卑心理、矛盾的失衡心理、冷漠心理及追求刺激的心理都是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心理特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管理;建立心理咨询机制及重视心理素质的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心理缺失现象,是社会转型期部分大学生心理失衡的一种外在表现。其形成原因复杂,既有缘于主观认知的心理偏差,又有来自外部环境的消极干扰。其负面影响阻碍大学生完美人格的生成,延缓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为此,高校与社会都应充分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共同努力,积极防治,消除大学生心理缺失产生的内外根源,使大学生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2.
元认知的实质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心理健康有经典的十大元认知标准,可以概括为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等几大维度。追溯“元认知”理论,深入分析元认知的本质,建立元认知与心理健康维度的关系,可以进一步探讨元认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及它们之间的关联,从而丰富元认知与心理健康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密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受到大学生人格特征、自尊、性别、年级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培养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需要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共同努力,可以从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入手,在了解大学生情绪、情感特点及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和高尚的情操,并要预防大学生高度焦虑等不良心理。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保障,大学生公寓是当代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及思想情感交流的重要场所,在学生公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提出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进公寓为载体、以心理健康辅导老师进公寓为媒介、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进公寓为抓手的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三进”工程,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在通过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从近年来中外发生的有关大学生心理问题事件着手,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动因,提出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是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逢径.  相似文献   

16.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变迁、学业期望、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生活事件、家庭环境、网络因素等。我们要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7.
内容空泛、方法僵化、形式主义、实效性差是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四个突出问题。由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成为高校管理人员和心理科研人员关注的热点。笔者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研究入手,探索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科学方法,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从而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提供可行性指导。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完善的情况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不容乐观。相较于此,美国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起源国家有着最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借鉴美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有益之处,为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启示如下:在受众对象上不能仅仅局限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从娃娃抓起;转变观念,正视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现状;抓紧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制定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人才培养计划与方案。  相似文献   

19.
内容空泛、方法僵化、形式主义、实效性差是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四个突出问题。由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成为高校管理人员和心理科研人员关注的热点。笔者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研究入手,探索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科学方法,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从而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提供可行性指导。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陕西经济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量。结果表明,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部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个体差异显著,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多样,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显著,且面临的困扰也表现为不同内容;大学生心理问题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