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伯良 《新东方》2007,(7):43-45
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心即理也"的见解,否认心外有理。他认为朱熹"格物穷理"是把心理截然分开,是错误的。"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而必曰穷天下之理……是犹析心与理为二也"。[1]"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邪?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2]这就是说天理就在人的心中,抛  相似文献   

2.
妙语录     
李国弟 《现代领导》2009,(10):40-40
常言道: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是啊,山以青为责,水以秀为责,月以圆为贵。美以雅为贵,富以劳为贵,人以正为贵.友以挚为贵,心以诚为责,情以真为责,脸以笑为贵。  相似文献   

3.
汪宁 《群众》2011,(10):87-87
温家宝总理说过:“事不避难,勇于担当。”知责,就是要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解决好精神状态问题,做到用心做事。知责是一种勇于担当、舍我其谁的坚定,是服从职守、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是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的实际行动。知责说到底是个觉悟问题,也是个党性问题。有了知责意识,即使暂时能力差一些,也会一步步赶上来。相反,满足于“推一推动一动,不推不动”、“抽一鞭子才动、不抽不动”的状态,即使能力素质再高,也干不好工作。党员干部知责就要对工作用心,始终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敬畏之心、感恩之心,努力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利。  相似文献   

4.
沂水县国税局将尽责守廉文化建设作为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抓手,秉承"爱岗尽责、履职守廉、依法履责、文明执法"的机关文化理念,从四个方面入手,全力推进廉洁国税建设。一是强化尽责守廉意识,内化于心。该局将"爱岗守责护廉"活动列入年初春训学习计划,举办"岗位就是责任"主题演讲,使全体干部职工对"我的岗位是什么"、"自己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当代广西》第16期刊登的《让失责必问成为常态》一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对失职失责行为作出"制度化问责"要求,加大了问责力度,给官员戴上终身"金箍圈"。对党员实行终身问责,不仅进一步在党员干部中增强了终身问责的效应,以敬畏之心消除侥幸之心,不敢越雷池半步。同时,在实行的终身问责中,必须做到无论谁都要大责小责必问,不存在例外,不存在禁区,让问责切实落到实处。常言道"法不明则不治,令不行则不严",就是以  相似文献   

6.
责任总是与"祛责挑战"相伴而行。责任伦理如何回击"祛责挑战"?文章认为,有三种进路。通过对超验罪责论的现代转化应对"祛责挑战"是第一种进路,属于现代道德哲学的基本进路,从中分出第二、第三两种具体的"经验的责任论"的进路。通过对行为归责之界定应对"祛责挑战"是第二种进路,属于归责伦理学的进路。通过倡导一种远距离的责任伦理学应对"祛责挑战"是第三种进路,属于反思的责任伦理学的进路。反思的责任伦理学与日常的归责伦理学之间的张力,是责任的现代禀性的具体体现,是现代道德哲学应对"祛责挑战"的双重视野。  相似文献   

7.
领导干部必须严于律己、率先垂范,禀持为政之德、恪守担当之责、善谋履职之策、保持谦抑之心、规避贪欲之险,把强自身作为领导干部的履职根本古人说:"善禁者,先禁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领导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骨干,是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谋求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必须严于律己、率先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时代,需要广大干部担当作为、积极干事创业。然而面对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及风险社会的到来,部分干部甚至出现"为官不为"和"避责行为"等现象。其中,"反向避责"作为下级向上级发起的避责行为,值得关注。"反向避责"的产生有多方面原因,其行为逻辑也存在"甩锅"和"精进"两个面向。对"反向避责"现象,需要辩证地看待,充分激发其优势,主动规避其劣势,以实现对"反向避责"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9.
容错是党组织为党员干部个体的行为担责,可容之错有着严格的范围界定,具体包括程序及规范类错误、创新及探索类错误、抢抓机遇及应对突发事件类错误等情形。容错不是放任错误,必有纠错相对应。依据致错原因分类纠错,是增强党组织战斗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民政局干部职工发扬"俯首甘为孺子牛"精神,深怀爱民之心,恪尽为民之责,善谋为民之策,广办利民之事,为广大弱势群体解决实际困难,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徐玉营 《前进》2017,(7):59-60
<正>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并将"敢于担当"作为好干部"五条标准"之一。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既是共产党人所必须具备的政治品格,也是各级领导干部尽职履责、提高执政能力所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关于担当的讲话精神,铭记于心,自觉行动,积极作为。担当的意思是承担并负责任,语出南宋《朱子语类》卷八十七:"岂不可  相似文献   

12.
刘东升 《前进》2012,(11):48-49
范仲淹有以天下苍生安危为己任的大爱胸怀,才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诸葛亮以恢复中原为毕生责任,六出祁山,两朝开济老臣心的赤胆忠心尽显无疑,才发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警世之言.古人超越世俗,超越私欲,表观出的是一种大爱、大责,为现代人很好地诠释了责任心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3.
在刑事审判中,对被告人能否进行道德减责的关键不在于犯罪主体本身的行为,而在于被告人的行为主观动机是否具有道德减责要素,也就是是否以"他人是目的"为判断标准。只有具备了道德上规定的有利于平衡自身与他人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要素,才会在某种程度上得到道德上的宽恕,在刑事审判中对被告人进行道德减责的命题才成立。一般地说,刑事审判中的道德减责,包括生命减责、自由减责以及利益减责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刘云 《政协天地》2008,(1):28-28
我是政和县政协委员,在感受光荣同时,也为如何尽到委员之责而时常焦虑。这份焦虑不仅出于对履责能力的担心,更多时还因自己乃身患重残之人,连行走都靠双拐,又如何去履委员之责呢?在多方思考后,我结合自身特长选择了一条独特  相似文献   

15.
同样是领导干部下基层调查研究,心态不同,收获迥异。很多领导干部满载而归,收获颇多,受益不浅。而有的则两手空空,所得无几,充其量只是应景而已。出现这种反差,反映的还是一个工作态度问题,对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在深入基层时,怀着对工作的满腔热情,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既做到"身入",更做到"心入",群众愿说真心话,因而能获得真知灼见。但是,也有一些人,也到了基层,做到了"身入",而未做到"心入",他们人在基层,心在机关,人下去了,心未下去,因而工作起来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抓不到"活鱼",  相似文献   

16.
康子荣 《山西政报》2016,(4):41-42,2
左权县教科局坚持把落实"两个责任"作为纵深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牛鼻子",坚持问题导向,坚定履责挺纪,精心构建主体责任工作体系,着力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落实,收到了明显的成效。一、抓责任细化,健全"落实机制",将责任扛在肩上(一)明确责任,主动适应新常态。只有知责认责,才能更好地担责履责。一是学习提升。先后召开"两个责任"专题会、座谈会,学习落实"两个责任"的新精神、新要求,转变观念,适应形势,切实将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二是落实推动。出台《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实施意见》,将"两个责任"纳入目标责任制管理。根据"一岗双责"  相似文献   

17.
正最近,笔者碰上一位在机关工作的朋友,闲聊中得知他近期在外地挂职。朋友说,他在外地挂职很舒服,既不用尽职、担责,又可以自由上班,中途想回来休息几天也没关系,挂职实在是个大美差"。笔者心中疑虑:难道挂职就不用"尽职"和"担责"了吗?众所周知,各地选派干部到下级或上级机关或单位挂职,不仅是干部交流、学习、锻炼的一种好形式,也是优化干部队伍结  相似文献   

18.
刘月科 《群众》2009,(12):18-19
《易经》云: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只有常怀忧患之心,才能永葆清醒的头脑和奋进的心志。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鉴取国内国际治党治国的经验和教训.向全党提出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对民族、  相似文献   

19.
《创造》2014,(6):4-4
正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很少去"批评"人了,大家开会讲话都习惯说好话、唱赞歌,尤其对上级、对领导更是"礼遇"有加。新参加工作的年轻人看到这一些,以为机关就是这样的,也三缄其口,哪怕明明知道是错的也如此。天长日久,看不见一点"天生牛犊不怕虎"的朝气,倒是机关里的圆滑和官僚主义的市侩沾染了不少。但这都不是年轻人的错,而是风  相似文献   

20.
《政策》2012,(1):67-67
近年来,省水利厅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不断加强公务员能力席位标准建设,着力健全以"确责、履责、问责"为核心内容的机关责任体系,厅机关队伍建设和管理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为推进湖北水利事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一、以"确责"为基础,认真做好公务员能力席位标准的制定工作。一是形成思想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